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张屏瑾:写作艺术与文学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张屏瑾 参加讨论


    
    批评更像是一种个人行为,天然地就与个人的写作能力联系在一起,也更加能凸显出一时一地的精神状况。所以,“个人化”与“当下性”,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最重要的出发点与支撑。
    记得当年作为学生进入大学中文系学习时,老师们很明确地跟我们说,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后面还有一个意思,中文系恐怕也不是培养批评家的。虽然我们那所学校实际上存在很多既是学者也是批评家,或者既是批评家也是作家的老师,但这就给我们一种印象,“学问”的源流化与传承性,与“批评”以及“写作”的风格化与个人性,不尽相同。批评更像是一种个人行为,天然地就与个人的写作能力联系在一起,也更加能凸显出一时一地的精神状况。所以,“个人化”与“当下性”,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最重要的出发点与支撑,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是这么来理解批评家的气质与他的工作的。
    不过,“文学批评”在我看来首先更像是一个历史概念,它诞生于特定的年代——1980年代,今天能够带我们回到1980、1990年代的文学现场的,惟有那些精彩纷呈的文学批评,事实上我们今天对于“文学批评”的理解,其参照系仍然是上一个世纪末的那20年,我们是将那段时期的成就,来比对今天的状态,于是发出今不如昔的感慨。但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学批评”如果作为一个历史概念,那么它的构成、它的成就与得失,就应该重新回到历史语境中去思考,而更重要的是,今天这个历史语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再要谈论文学批评问题,就必须要对我们的当下产生新的理解。
    有人谈到文学批评应不应该包含价值判断的问题。一部小说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的小说,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我觉得这些问题关系到它背后的另外一个总体性的问题,那就是你判断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是当下的,还是历史的?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如果是中国的,是哪个时期的中国?如果是西方,是怎样的一个西方?这是新历史主义的文学研究所设立的一种基本方式,今天我们已经绕不开这种方式来看待我们自身,或者面对一个文本。特别是今天我们原本就身处于一个价值观分歧极大的时代,我们经常直接去讨论一些让我们产生分歧的问题,比如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层面,但一到讨论文学我们就要绕弯子,因为文学有一种形式化的超保护结构,然而1980年代的文学也并非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层面无关,只不过那时社会的整体感比较强,各种层面的分化不如今天这么剧烈,乃至于一种对于纯文学和稳定的文学批评价值观的想象比较容易存在。
    各种各样歧异的立场的存在,使得拣选、判断、宣告,甚至连思考本身都变得不那么容易了,这是今天文学批评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个人也全面地卷入了这种歧异性之中,原来那种仅仅在个体风格意义上的自成一体的想象,也早就破灭了。
    如果说20世纪最后20年那样特殊的历史语境造就了文学批评的繁荣,那么今天我们的责任当然不仅仅限于怀旧,而是重新思考我们自身的条件,让批评再次出发。现在许多人所诟病的学院派写作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生产的方式的改变。我觉得21世纪以来的10多年里,除了文化政治立场的分歧以外,改变最多的另外一个东西就是知识生产的方式,这当然是和学院制度的完善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和世界“接轨”的一个表现,甚至是符合1980年代的某种对于自身的想象的。但是,今天我们很多人却对于这种“接轨”所造成的后果与状态感到不适,因为大量眼花缭乱的知识和话语发明,对于社会乃至美学的核心问题不但没有触动,反而变成了一种粉饰太平,就像韦伯说的“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而这种不适感,恰恰来源于我们的经验,我们曾经有过的不能完全被专业分工、利益分配和话语权力的分割所制约的、有活力的文学批评,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批评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否可以构成一种必需的资源和应有的警示?我希望会是这样。
    “写作艺术与文学批评”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应是20世纪的法国理论,非常熟悉的法国理论家萨特、罗兰·巴特、福柯,今天还健在的巴丢、朗西埃等等,他们创造了近世的一种写作传统,是非常新的,因为它只属于20世纪,与19世纪以及更加先前的哲学很不一样,我们称之为理论、批评,或者就是一种创作。不过,这些人物在今天的学院又被重新经典化了,我们拿这些东西去申报课题、开学术会议或指导论文,这样反而又体会不到这些理论之中的那种文学批评的活力,或者写作的艺术。应该说,法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趋势出现,其实与中国的问题有相通之处,但我们反而对这些反偶像崇拜的理论搞起了偶像崇拜,实在是舍本逐末了。另外想到的是苏珊·桑塔格,比如她写《疾病的隐喻》是在得了乳腺癌之后,疾病一直缠绕着她,她从自身体验出发,也倾听他人的经验,比如得了艾滋病的年轻人的经验,他们极为细小的感受。今天桑塔格被定义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但她的理论是从私人的身体的经验,一种女性的身体的挫败感出发的,最终生发出了一种社会批评,其实这一过程很难归类,究竟是创作还是批评还是哲学社会学,我觉得这一过程中见到的写作活力和阐释力,就是今天我们希望来寻找和探讨的东西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