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诗词大会”激活的文化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闻白 参加讨论


    春节假期,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许多家庭一起围观的节目。舞台上比拼的是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精通程度,屏幕下唤醒的却是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在懵懂学语、尚未识得几个汉字的童年,父母就已经教我们背诵了许多的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几乎成为所有小孩子的本能记忆,更不用说从接受正规的教育开始,诗词曲赋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应该说,这档节目的难度系数并不高,基本上是我们在课本上学过的诗词,我们的父母和孩子甚至觉得稍微复习一下也能对答如流。网友们觉得下次聚会时也可以进行类似“飞花令”的游戏。由学者嘉宾介绍诗词的内涵、诗人的创作背景等也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原来,美好的诗词一直就栖息在我们的世界里。
    类似的诗词大会其实一直是许多卫视颇有人气的传统节目。当然还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异曲同工的设计,播出时都曾引起不小的轰动。由此想起很久之前,也是一个春节,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过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也曾连演数日座无虚席。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词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不但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价值和审美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读着一首首古诗就如同在与历史上最有表达力、最富情怀的中国人对话,你不可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
    通过观看这档节目,很多观众想必也感悟到,多背些诗词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还是要在生活中保有一份诗心。小而言之,我们的春节对联,除了相似的“金鸡报晓福满人间,丹凤来仪春回大地”,可不可以想出一些更有历史积淀的文字?当几乎每个门洞的横批都是“五福临门”时,我们有没有耐心去传统诗词中找到一些更为丰满的表达?同理,当我们在春节拜年时,除了鸡年大吉大利这样直白的抒情体,还能不能翻翻书,找出更美更祥和的祝福诗词?我们在微信一路晒风景时,除了“太美了”“太壮观了”这样的感叹词,能不能也用不同诗人的古诗集结成新的一首诗……“笔落惊风雨”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达观乐天的苏东坡,狂放不羁的辛弃疾,他们在诗词中传达出的人生态度,有没有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初心见贤思齐?大而言之,我们的电影、我们的舞台艺术、我们的建筑、我们的城市设计理念,可不可以试着从诗词曲赋中寻找更多的灵感?
    其实除了寄情山水、感悟人生,在更多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找到一脉相承的东方智慧。中国人信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修齐治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兼济天下等都可以在不同的诗行中找到对应。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大起大落与社会的动荡变迁都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平静;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帝王将相何尝不叹服于历史的宿命?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哪一点大智慧不是从实践而来……
    当然浩如烟海的诗词中还有亘古不变的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等治国大略。或者想得更深更远一些,我们从中国诗词的发展脉络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相融相生,佛教的传入给中国诗词注入了活力,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则有着中国特有的无穷禅意,“葡萄美酒夜光杯”反映出西域文化的影响,……
    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内容之丰富,规划之翔实,令人心动。毕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往前行,愈需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力量。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走得更有底气。
    “诗词大会”的风行,证明着包括中华古诗词在内的经典,不仅生活在古籍中,而且一直涵养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充实着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为大众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提供着参照。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重新正视这份可贵的财富,找到走向未来的自信与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