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有一种创新叫“现代化传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郭文斌 参加讨论


    
    由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宣传新媒体平台“1号线上”制作的七集动画片《六月说过年》播出后,从媒体和社会反响看,这出节目成了鸡年春节文化的热点之一。在中央网信办的推动下,节目迅速在网上传播。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尹志勇在看完节目后,当即表示要生产延伸产品。众多感人的反馈信息,让我渐渐明晰一个问题,在中央已经为我们勾画好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宏伟蓝图后,行动力就成为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行动,只是层层转发文件,层层开会布置,家家热议,户户讨论,一切仍将在原地踏步。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按我以前的做事风格,这套动画片我会建议“1号线上”在一年后播出,因为还有许多改进提高的空间,应该用一年的时间好好打磨,然后再推出。现在这个水平,对原著或多或少有点伤害,但是我知道,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追求完美固然重要,保护原创固然重要,但第一时间为受众提供精神食粮更重要。
    不说别人,就拿我家不到两岁半的小家伙来说,春节期间,别的动画片不看了,就要看《六月说过年》,还有我从网上给他下载的动画片《元日》。不好好喝小米粥时,当我模仿《元日》中先生的口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就端起碗来喝。剧中,前去给先生拜年的学生看着师母准备的贺年羹实在寡淡,纷纷皱起眉头。先生看在眼里,却没有指责他们,而是一边吟诵夫子的名言,一边有滋有味地喝起来,学生们只好作出同样有滋有味的样子,举起碗来。一般情况下,小家伙会先让爷爷吃,自己再吃,但碰到他特别想吃的,手就先过去了。这时我说,小心灶王爷不高兴,他就回头往厨房看一下,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是刚从《六月说过年》第一集《送灶神》里学的。小家伙就克制自己,等爷爷动筷子后再吃。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快乐。看了祭灶,他也来祭;看了做面祭,他也来做;看了《拜大年》,他也给爷爷和妈妈跪在地上磕头。可见这些节目在小孩子陪养教育中的作用。一些照片我上传到微信上,一时间被刷屏,也见家长的关注点所在。除了孩童世界,在成人世界,我特别注意到传统文化圈在以极大的热情推广这出节目,比如在看了《祭财神》后,有一位信友在转发时写道,几十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理解祭财神的意义,也根本不知道财富从何而来,不想被六月讲明白了。还有一位信友写道,没想到一个普通的“转丈人”,其中竟然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天地精神。还有一位信友写道,当人们把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消遣化时,这出节目却让它回到人的心灵安妥意义上来,对人们消除焦虑,获得幸福,找到生命意义,有了实实在在的引导作用。
    我注意到,中宣部领导在就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答记者问中,特别肯定了《记住乡愁》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业中先行一步的工程性举措。而《六月说过年》,在意见出台时正好推出,真是相呼相应,珠联璧合。加上《记住乡愁》剧组把2013年我们合作采拍的八集《中国年俗》在微信平台和年节进行时同步播放,让这个春节有了一种格外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一定要找个词句来形容,就是“现代化传统”吧。是的,我们要全面回到实体传统民俗中,有些不大可能了,但是我们可以在精神层面,享受一种现代化介质提供的传统味儿,这对我们的心灵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滋养。可以预想,终有一天,人们会生活在一种介质生活里,从心灵学意义上讲,这种介质生活,也许和实体生活是同构的。
    回头再说《六月说过年》的诞生过程。2016年初冬,中央电视台“1号线上”主编唐经刚给我来电话说,看过中华书局出版的我的文集,很感动,非常想在春节期间在“1号线上”传播一下,问我有什么好想法,不知为何,我随口说可以考虑做成动画,事实上可选项目还有发布文章、配乐朗诵文章,包括把我原来和宁夏卫视等几家单位合作的“说大年”类节目挑一些碎片化处理等等,但当时脑海里冒出的念头就是做动画。就给唐先生讲了。接着就扎到《记住乡愁》剧组忙起来了,把这事都忘掉了。谁想就在春节前半个多月时,唐先生发来动画文案,说他把动画公司都找好了,这让我非常感动。这些年,有多少团队,不断找我商量传统文化推进项目,但大多都说说而已,谁想他却说干就干,还真要做这件事了。就帮他把文案重新理了一下,好在每集只有七八百字,总共不到一万字。随之,他就一集集发来样片,我也就一一给他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他基本都采纳了。应该说,最后推出的作品,要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制作团队的速度和水平,着实让我惊叹。唐先生曾经说如果推出效果好,将来要把整部《农历》做成动画,让孩子观看,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他们是有实力完成的。
    谁都知道,传统文化要从孩子抓起,但是怎么抓,据我所知,除了背诵经典,大多家庭都让孩子观看内蒙古一家影视公司出品的《德育故事》,那套光盘确实做得不错,但毕竟都是古代的故事,如何把活在当下的传统文化开发给孩子观看,就是一个新课题,对此,“1号线上”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