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从“小人书”到“架上连环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贺绚 参加讨论


    
    远去的马蹄声 沈尧伊 作
    
    红军长征故事——女红军故事 唐鼎华 作        沙飞镜头中的抗战 李 晨 作
    
    走过长征的过山炮 白润祥 作     向北前进——毛主席和小红军的故事 贺 成 作
    
    三人行 吴英俊 周天平 作         雪山小太阳 庞先健 作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小人书,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由于它还具有更加明确的文学依托,在当代世界美术发展中据有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在中国,连环画天然的大众属性使其拥有广泛的受众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连环画在思想性与技巧性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众多优秀艺术家参与创作成就了中国连环画的辉煌时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艺术全球化、视觉艺术多元化,“小人书”单一的传统样式已不适合新时期的审美需求,“连环画”这个概念越来越模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架上连环画”的提出,实属振臂一呼、历史玉成。这个“大连环画”的新概念,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连环画的外延和内涵,从审美境阈的深度与广度探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连环画在语言和图式上的革新与创造,进而呈现出连环画更加丰富的面貌,使连环画既可以作为出版物发行,也能以较之先前的更大尺幅和对表达主题及表现空间的更丰厚的承载,以经典艺术的公众呈现形式走进展厅,以更为清晰的专属坐标刷新视觉经验。
    2016年11月16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博物馆举行,之后赴沈阳校区巡展,并于同年12月举办晋京汇报展。展览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通过连环画特有的“讲故事”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和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展览一经展出,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和业内对“架上连环画”的广泛关注。
    “架上连环画展”是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的全国性展览,更是中国美协艺委会一块引人瞩目的学术品牌。今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更趋于成熟和完整,展览倾向于在对历史的叙述中发掘和表现主体的思辨性。画家们对于“架上连环画”概念的理解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即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审美特质的画种,连环画的创作不仅要面对绘画本身在当代审美情境下的语言更新问题,还要面对在切入社会现实的主题挖掘中,如何构建具有人文意识的创作理念,通过在比其他传统大画种缩小许多的尺幅之内,以精微致广大,讲好中国故事。
    本届展览聚焦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范畴。相对于以大尺幅的大画种革命历史题材主题创作,展览并没有受到连环画这种传统的较小尺幅的局限,反而更加凸显了这个画种的天然优势,以多幅连续的画面呈现宏大的历史画卷。相当一部分作品表现出了创作主体对主题独具视角的感悟,并以感受的真实性与历史的真实性相融合,呈现出直击心魄的动人力量。很多作品不局限于单一的历史再现,而是通过具有现代意识的创作观念凸显出创作主体精神的自觉,是本次展览中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表现形式的自由和文学性的叙事方式是连环画的特质与优势。入选作品中既有《走过长征的过山炮》(白润祥)那样的笔意酣畅刚劲、气势磅礴的宏大叙事,也不乏《红军长征故事——女红军故事》(唐鼎华)一类的轻松灵动、活泼精巧的感人故事;既有《长征——理想与信念的诗篇》(张晓东)利用传统画种的天然属性创造的精神图式,也有《第一骑兵师》(郑万林)融会贯通了外来艺术的个性化表达。画家们以富于时代气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丰富和深化了连环画文学性的内涵。
    从“小人书”到“架上连环画”的转换,是一个从传统单一的叙事图像转向更加立体多元的具有现代形态的叙事图像的过程。这种形态上的转换,既包含了伴随着思想解放而觉醒的画家自身的人本主义,也体现了在当前经济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民族普遍性的审美诉求。展览在追求艺术本身的当代性品质的同时,也比以往有更多角度和方式体现民族的审美理想。“架上连环画”并不疏离于连环画应有的文学性与叙事性,而是在传承与融合中构建了具有中国现代意蕴与文化精神的审美观念。
    从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来看,历史担当和社会功用性始终是连环画创作无法回避的命题,弘扬现实主义精神依然是连环画创作和发展的动力。令人欣慰的是,从参展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创作者在针对现实进行提炼和升华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现实主题进行了艺术处理。展览遴选出的优秀作品不仅仅是作为连环画,即便放在作为表现载体的专属画种之中来看,也依旧出类拔萃、可圈可点,一批连环画新露头角的作者更因此而颇受关注。作为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架上连环画”重新唤起在大众心中沉寂多年的情怀,既是一种和自己生命经历相关的情感,也使这种深入人心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近年来,“架上连环画展览”在全国掀起创作热潮,创作队伍也逐渐壮大并且更趋于专业化、年轻化。创作者们以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主题与语言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连环画独特的审美意趣的追求。
    连环画就是讲故事。作为一套完整的叙事性作品,对于整体节奏的控制能否体现故事的意境与内涵,艺术语言能否反映文学原著的风格特征,依然是“架上连环画展”应有的审评标准。在此应有之义上,我们还要清晰地把推动一个艺术门类或是画种的讨论放在一个既定时代的语境之中去考量。连环画是人民的艺术,是受到大众喜爱的艺术。故事怎么讲,讲什么故事,是连环画作者和研究者值得认真对待的时代命题。举办“架上连环画展”的初衷,并不只是要复兴连环画,再续30年前的辉煌,也不是简单地要通过“架上”的形式和概念来解决连环画在当下所面临的审美经验问题。从最初对于“架上连环画”这一概念的学术论证,到本届展览的成功举办,不得不说 “架上连环画”确实有力地推进了连环画的当代性发展,并在保有文学性与连续性的特质的前提下,使其有了更加丰满的学术建构。通过创作动员和展览交流,我们看到,连环画仍然拥有非常庞大的创作群体和坚实的发展基础。这些群体不仅分布在院校和画院等主流的专业机构,更广泛地散落在民间。如今,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进而继续在培养创作队伍、加强行业出版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这是老中青三代连环画人在新媒体和观念艺术流行的时代,以超越技术层面的眼光和胸襟,探寻当下连环画创作的独特规律,研究连环画本体语言的当代性转向,进而重构连环画的审美价值判断的开放性的新思考和新探索,为新时期连环画的繁荣与发展树立了风向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