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文学奖彰显时代气息”系列报道之十五 打通“学院派”“协会派”壁垒 在山西文学评论圈,高校教师中从事文学评论的大有人在,且成绩斐然。在山西作家队伍中,当过教师的作家更不乏其人,而评论家段崇轩就是其中之一,他年轻时曾是山西大学中文系教师。 在文坛上,文学批评界有“学院派”“协会派”和“媒体派”“三分天下”的说法。提出这个文学评论多元格局观点的,就是段崇轩,一个做过老师,当过编辑,写过小说,而最终选择并钟情于文学评论的作家。 段崇轩用近40年的文学经历,见证了山西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乡村题材小说、当代短篇小说、文学理论与批评等领域,他都有独特而鲜明的观点和丰硕的建树。专心治学,著述庞杂,他先后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理论批评文章500多篇,出版各类著述十多种,达500余万字。 作为山西省作协原副主席、山西作协文学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段崇轩不仅自己潜心创作,提携后辈,更以文学评论为武器,为山西文学乃至全国文学开山辟路,推波助澜。 他的《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一书,60余万字,入选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在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评选中,获文学评论奖,这也是他第二次获此奖项。 “对话批评”有的放矢 祖籍原平的段崇轩,1952年生人,1972年,他在忻县地区(今忻州市)编辑的《文学创作选集》上刊登第一篇短篇小说;1978年,在《山西大学学报》上发表第一篇文学评论,从此踏上了真正的文学之路。1978年从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段崇轩历任山大中文系教师、《五台山》文学杂志编辑、《山西文学》月刊社编辑、主编等职。 不管是当教师,还是做编辑,他始终把写作当作一种追求和爱好,且一直以文学评论为主,兼写其他文体,他自言:“文学评论成为我的安身立命之本”。 1982年春天,为了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同时为了专心创作,段崇轩离开山大讲台,选择回到老家忻州文联工作。 1984年之后,改弦易辙,他从短篇小说的写作到专注文学评论,在内容上一类是评论作家作品的,且主要是山西作家作品;一类是探索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的艺术规律的。这成为段崇轩此后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写作,都要有一定的观念和方法。段崇轩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现实主义的、社会学的,历史主义的、心理分析的、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也有所借鉴和运用。而令他一生受益的,是坚守一种“对话批评”的方法。这是法国当代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倡导的,其核心观念“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上世纪80年代末,段崇轩开始运用这样的方式,先后为山西文学以及作家作品写了二百多篇文章,出版了三四本著作。图文并茂、五十万字的《山西文坛“风景线”》,是他为山西文学历史奉献的一部评论力作。 简而言之,段崇轩的评论可以概括为宏观研究和微观探索两个部分。宏观研究,即探讨山西文学的演变,山西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评述一个时期的文学现状,探索“山药蛋派”的优势与局限,跟踪代表作家的创作状态;微观研究,就是对山西五代作家的代表进行评述,不管是研究哪一类作家,他都奉行着对话批评的态度和方式,把作品作为中介,跟作家平起平坐,耐心细致地对话,深入作家作品,揭示社会、人生、艺术的真理。 作家、学者韩石山如此评价:“段崇轩最可贵的,是有批评的精神。这种批评,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来自于关心与研究。往深里说,是一种热情,也是一种责任。” 2010年,省作协成立了文学评论专业委员会,段崇轩被委任为主任。他认为,评论家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只有摒弃诱惑,潜心学问,方能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有所建树。 迄今为止,段崇轩出版了长篇传记《赵树理传》(合作),评论集《永驻的厚土》《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专著《乡村小说的世纪沉浮》《马烽小说艺术论》,散文随笔集《蓝色的音乐》等。 文学评论“三分天下” 1988年,36岁的段崇轩调入山西作协,经过三年多的苦熬和又一次的两地分居,到1992年,他们全家才在太原安顿下来。 “我出生在农村,毕业留校后就开始研究马烽、赵树理等农村小说作家,最终又研究中国乡村小说创作,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宿命吧。”段崇轩认为,在中国,乡土文学或乡村文学研究是一门显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陆续写了30多位乡村小说作家综论,其中既有山西作家,也有外省作家。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他撰写了10余篇研究乡村小说宏观问题的文章,涉及到乡村小说创作的诸多方面,他的研究受到了文坛和学界的重视。 1995年、2006年中宣部和中国作协,分别在吉林长春和江苏华西村召开过两次全国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会,段崇轩被邀请参加,并在大会上做了发言。2006年,他向中国作协申报了评论专著《大地咏叹调——新时期以来乡村小说论稿》,被列为重点扶持作品。 段崇轩对于山西作家,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坛新人,不遗余力地推举和鼓吹。刘慈欣、葛水平、李骏虎、王保忠、孙频、杨遥等逐一道来,“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他负责的文学评论委员会,第一个会议就是“山西新锐作家创作研讨会”,他主编了《穿越:乡村与城市——“晋军”小说新方阵扫描》,撰写了长篇序言。他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诤友。 2005年,段崇轩提出文学评论“三分天下”的论点,引起评论界的讨论,《文艺报》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在作家协会搞评论,和在高等院校做学问不同的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学科和方向约束你,往往使你的读书、写作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而在高等院校做批评,你必须像“打深井”一样朝着一个地方开掘下去。这就造成了“协会派”批评容易散而活,“学院派”批评容易专而死。 值得庆幸的是,段崇轩对“协会派”批评和“学院派”批评两个路向的当代文学批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思考,他自觉地打通“协会派”和“学院派”之间看不见的壁垒,如其所言:努力熔“协会派”的现实与灵动、“学院派”的严谨与理性为一炉。 思考奉献短篇小说 段崇轩对短篇小说的系统研究,始于2006年,撰写了两篇大部头的文章,一篇对“多元化”时期——1989年之后七八年间短篇小说态势的综论——《消沉中的坚守与新变》,此文获得2004—2006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另一篇是对2006年度短篇小说的综述。一篇是向过去、历史看,一篇是向当下、未来看,显示了他的一种视野和“雄心”,在文坛和读者中颇有反响。 8年时间,段崇轩沉浸在短篇小说当中,从2009年上溯到1949年,分不同时段、不同思潮、不同类型的作家等,进行梳理、论述。文章陆续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理论与创作》等刊物上发表。2009年,他向中国作协申报了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批准资助。 这部完整、详尽的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把60年的短篇小说历史分成四段,每一时段遴选数位代表性作家,共15位,逐个以专章撰写作家综论。“这本书‘补白’了中国短篇小说史,它拥有自觉的本土化个体感知性体验及其话语方式,拥有自觉的本土化现代性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拥有自觉的本土化现代文化价值系统及其逻辑结构。”有评论家这样评价《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一书。著名评论家贺仲明、张志忠、牛学智等纷纷撰写评论,发表在全国报刊上。 “8年时间写一本书,一本关于当代短篇小说的书,一本还从未有人写过的书,值得吗?我觉得值得。它凝聚着我的人生、追求、心血,它蕴含着我对当代文学的思考、奉献、期盼。”他说,今后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用研究带动读书、写作。这两年已完成和正在完成的题目有:文学批评中的“对话”问题,小说文本中的“形而上”世界建构,文学经典的当下困境,小说的人物塑造等。从文学批评向文学理论倾斜,细读作品、深挖广揭,拿出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来。 面对精耕细作的写作劳动和方式,段崇轩从未感到枯燥和焦虑,他自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还当努力!” 周俊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