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谢宗玉《涂满阳光的村事》:在村事里听见生命拔节的声音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刘颋 参加讨论


    
    谢宗玉浸淫散文写作多年,无论是乡土散文还是思想随笔,都有着鲜明的谢氏风格:探查个体精神和生命的所来之处和所去之地,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在自我的不断辩难中构建和守护自己的精神领地。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只能做到自己收手,尽量无为,与山川大地浑然一体,达到忘我的境界。”这句话,也可以是打开他的《涂满阳光的村事》,解读阳光与村事后的精神奥义的钥匙。
    《涂满阳光的村事》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散文集,但我并不想简单地用儿童散文来定义它,因为它只是作者将眼光、心思和情绪集中在少年时代,用相对纯粹率真的文字来表达的一种写作。所以,它有率真纯粹的语言和审美的质地,同时思想上又有经历了时间淬炼之后的直接和力量。集子中的文章,简洁而不简单,优美而有力量,灵动而自然。有一个简单的数据统计,这本集子里的文章,80%以上都曾出现在各种中学语文考试的试卷上。为什么中学老师们“偏爱”谢宗玉的散文?简洁而不简单,也许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简洁中发掘出不简单的内涵,相对于当下更为流行的清浅快乐阅读而言,这是一种有难度的阅读,也是拓展少年儿童阅读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有益于成长的经验的途径。
    全书共分为8辑,分别以动物、植物、成长故事、雨、太阳、雪、民俗传统和乡村生活为主题,以“我”的活动勾画出瑶村的童年生活。在“我”的日常活动里,这些每个人都会面对会经历的日常生活元素,被作者赋予了不一般的意义。写入文字里的豆娘、秧雀、豌豆、棕树、丝瓜、苦瓜、伤疤、沿山雨、尘埃、蜃焰、雪花、碳火、喊魂、扶乩、爆竹、年画……都是瑶村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经由作家的文字再现,它们就有了情感,有了性格,有了温度,有了意义。比如《豆娘》,“豆娘的前身一定是一个绝色女子,受了冤,又思谋不出报复的法子,今世就化作了豆娘。那纤小的身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还含着前世的余冤,让人看了,莫名其妙就生愧疚之情”。豆娘的纤弱唤醒了少年心中的怜爱和温柔,曾玩死过不少小动物的“我”,竟没有伤害过一只豆娘。比如《豌豆》,起笔就写“豌豆是一种伤心的植物”。只因为瑶村的芒荆山顶葬着多年来夭折的孩子,山腰则种着大片大片的豌豆,所以,童年的时候,“只要父亲一打骂我,我出门就会朝芒荆山里跑,绿成一片一片的豌豆会助长我的伤心,我坐在豌豆地里,一个人流泪,抽噎,臆想。”两篇文章里,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稚嫩敏感而脆弱的少年,正在惶恐而孤独的情绪里独自长大。无论是对豆娘的怜惜,还是对豌豆的寄情,抑或是《棕树》里的抒怀,以散文的篇章来记录成长之蜕,是《涂满阳光的村事》的一大主题。
    尽管青春激越、少年如风,但少年时代的成长之痛却是每一个生命必定要经历的。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自然人的生命个体逐步向社会人迈进,自我与社会规约之间的碰撞,必定会给成长中的生命个体留下或疼痛或孤独的记忆。正如“我”在西园里独自守着豆娘,看着豆娘双双飞,不由得失声痛哭。那一刻,少年的孤独又岂是豆娘那柔弱的翅膀所能承载的?又如《尘埃飘浮》,厅屋婆婆家四周没有窗户,只有屋顶上用明瓦开了个天窗,厅屋婆婆每天坐在房间里,守着阳光从西墙滑下,又移上东墙,然后消失,一天就过去了。10岁那年为逃避父亲的打骂我逃进了厅屋婆婆的家,第一次在光柱里看到了浮动的尘埃,第一次看到了厅屋婆婆刀刻般的老脸,“我”的心一颤,跑出去了。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散文,寂静里尘埃的舞蹈,厅屋婆婆寂静的一生,就在从明瓦投下来的光柱里重叠在一起,少年心灵的刹那颤动,是刹那间对生命的感悟。少年努嘴去吹光柱里的尘埃,厅屋婆婆笑了,说她原来看得见时也吹的。一老一少的生命在这个细小的动作里联系了起来。过门三天就守寡的厅屋婆婆的生命,寂静悲伤微渺如尘埃,却也有在光柱里的自在舞蹈,也有努嘴吹动尘埃的生动。一千来字的篇幅里写出了生命难以言说的律动,堪称经典。《蜃焰》一篇里,“我”在暑气里将要昏倒时父亲及时送来了清水,“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父爱,感悟了生命看似柔弱,其实却蕴藏无穷的韧性。少年的成长还表现在介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上。《伤疤情结》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成长之痛。从某一天开始,每一个少年都会比较在意自己的外貌,尤其是身体上的小缺陷,比如一个伤疤。殊不知自己以为了不得的问题,在旁人眼里,也许根本就不曾存在过。正如耳后的伤疤让“我”纠结了很多年,妻子却从来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类似于少年维特的烦恼,不正是典型的成长的烦恼?整本散文集里,作者以细腻而节制的文字,在对日常生活平常物事的描摹中,真实呈现了少年成长中的细微感悟和疼痛。可以说,涂满阳光的村事,其实也是涂满阳光的成长之事。在谢宗玉的笔下,成长之蜕并不是惊天动地、地动山摇的,成长之痛也不一定就是决绝的叛逆和孤独,成长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一饭一粥里,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一花一草里,阳光雨雪中,时刻都有生命的领悟,时刻都有生命拔节的声音。这样的成长,应该是更真实也更能打动人的吧?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成为情语,在于写作者的用情寄情。《涂满阳光的村事》里,作者着笔处都是瑶村的平常事物,因为作者的寄情于景,平常事物就变得不平常了。物与事成了情感的载体,《苦瓜》之苦就不单是味觉上的苦,而有了从生命里感悟到的苦;《苍耳子》不再是简单的为了繁衍后代随处附着的苍耳子,而是童年时代淘气孩子的快乐;《西墙》不是简单的一堵墙,而是一个家庭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对美和快乐的向往……村事,其实是情感的故事,是作者的生命记忆和情感记忆。有了情感灌注的物与事,也就有了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而谢宗玉尤擅长于对物事和心理细节的刻画,《栀子花》写“我”月夜进山采栀子花,描写花的清香和吸食花蕊中的汁液的细节生动而传神,《拔刺儿》从画展中一幅题为《拔刺儿》的画作入手,详细写出乡村孩子如何拔扎进肉里的刺的过程……能够吸引人并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涂满阳光的村事》中,谢宗玉以大量生动细腻的细节再现了瑶村的生活,也成功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
    散文与诗歌一样,善于营造意境的往往能成就好文章。而意境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谢宗玉的散文善于把“我”放进去,以我观物,所以作家的情绪和思考很容易传递给读者,很容易影响读者,引起阅读的共鸣。从审美表达和阅读接受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如果说还有一点不满足的话,那就是当“我”强大得无处不在时,物的独立性和特性如何得到审美表达的保障?这也是我对谢宗玉散文写作的一点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