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女儿》演出剧照。 资料图片 日前,国家京剧院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排的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在京上演,一时间好评如潮。《党的女儿》以江西为故事发生地,描写长征期间,在白色恐怖下,普通共产党员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下建立基层党组织、坚持顽强斗争的故事,讴歌了年轻的女共产党员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坚守革命信仰而献身的精神。 开国元帅贺龙之女贺捷生少将今年已经81岁了,她一分钟不落地看完了《党的女儿》,被整部戏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深深吸引和感动。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昊苏笑称贺捷生是“经历过长征的最小战士”,他说,当时红军的形势十分严峻,而之所以我们最后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依靠的正是《党的女儿》所表现的每一位普通战士不屈的信念。 贺捷生讲了个小故事:“1981年,一个美国前高官不远万里,带领全家来到中国,重走长征路。这个美国前高官叫布热津斯基,曾担任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在他看来,长征隐藏着新中国执政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还有其稳步治理的这个东方大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是的,理解了长征,就理解了我们一路走来的精神密码。那一段艰苦卓绝的远征,对于后来者而言,是一部永远的革命圣典。”贺捷生动情地说,《党的女儿》深入地展现了普通共产党员坚守信仰、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每一代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都需要的。 不仅立意高、信念真,《党的女儿》更力求演得好,让观众爱听爱看、受到感染和感动。 歌剧《党的女儿》作者、著名剧作家阎肃是该剧的总策划之一。国家京剧院院长张凯华回忆,去年,阎老对剧本改编和剧目排演提出了要求,他说,“现在要求最多的就是要有信念、有灵魂,这个戏讲的就是当时形势恶劣,还咬牙坚持。你们创作中要把最基层党员的形象刻画准确,将党的理想信念表现出来。”他建议发挥京剧的长处:“京剧中有各种行当,还有念白,唱腔上要活泛一点,唱段一定要感人,要让观众听着过瘾。可以加武戏,加点群众演员,场面要热闹起来,别太‘素’了。” 如何准确地刻画革命时期基层党员的形象?如何让现代京剧“感人”又“过瘾”? 考察革命旧址、寻访红军遗迹、同博物馆里的文物对话、采访当地百姓、与党史研究人员座谈、收集历史文献和口述史录音录像等资料、现场聆听原生态民歌……为了从生活中寻找艺术源泉,《党的女儿》主创团队赴江西南昌、瑞金、兴国、井冈山等实地采风,在聆听苏区故事、感受苏区精神的同时,收集了丰富的素材,为本剧的二次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女儿》的音乐创作吸收了不少此次采集的民歌,这一做法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音乐总监张顺翔回忆,“我在基层采风中采集、学习了不少民歌小调,也惊叹于民间艺人的技艺和创造。同样一段旋律,老艺人以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了不同的情感。他们不懂转调、移调等专业知识,但他们的演唱朴实而有质感。如此种种,都让我受益匪浅。” “当下,凡是以呼唤对理想有追求、对信仰要坚守为题材的舞台剧,首先要真实,才能打动观众,这是我导演该剧的出发点。”导演杨小青表示,这出戏挖掘了一些让人感动的细节,从而展现人性的深度和复杂性,这样更能打动观众,也能让整部戏更有思想性和张力。 在剧中扮演田玉梅的付佳谈道,“田玉梅首先具备一个党员应有的赤诚和坚贞,而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她又是个爱生活、爱孩子、爱丈夫的女人,她内心的情感是丰富的、细腻的。所以我在揣摩角色时,更多的是用心感受她内心情感的方方面面,让人物更真实、丰满,避免符号化。” 杨小青对此表示赞同,“《党的女儿》是个主旋律的革命题材作品,又是展现人性、充满情感的,所以既要有力量,又必须细腻。”她说,“现在的社会存在信仰缺失、思想浅薄等问题,国民素质有待提升,所以我们要让观众看到人的精神层面能够达到的高度,让大家把做人的底线找回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这也给京剧现代戏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田玉梅的另一名扮演者郭霄回忆,她刚开始塑造角色时,不太容易进入状态,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传统戏中的程式;同时,虽然是现代题材,但也要与以往现代戏的表演方式区分开——要动情、要自然的同时还要有样板戏的力度。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排演之后,郭霄对现代京剧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剧组全体同仁怀着对红军无比崇敬之情,在排练场战酷暑,挥汗如雨,不分日夜,这种集体创作的精神不正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精神吗?大家每每排练到动情之处都会暗自落泪,我想这不仅说明了演员认真的排练状态,更说明故事本身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教育——珍惜今天的生活,不忘初心——因为我们都是党的儿女。”谈及导演这部戏的感受,徐孟珂动情地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