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从《小白杨》到“小白young”:阎维文的民歌新玩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张成 参加讨论


    
    阎维文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一首《小白杨》被广为传唱。已届耳顺之年的阎维文却从去年开始,从一个网络“小白” ,变成了玩耍新媒体的行家,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年轻人的话语,希望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更好地跟他们交流,向他们传播民歌” 。很多年轻人正是通过阎维文的民歌普及爱上了民歌,为了深入了解阎维文这十多年来推广传播教授中国民歌的所做所思,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专访了阎维文。
    记者:您是怎样从网络“小白”变成网络达人的?
    阎维文:从2014年开始,我看到一些喜欢歌唱事业的人,在声乐的理念上、方法上,都需要有人给予更直接的指导,虽然我跟音乐学院的老师没法比,但是我有自己的优势,我有很多直接的经验、教训、体会能跟歌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甚至为他们做示范,然后我就办了民族声乐大师班,办了4期,培养了200个学员。这里面有不同民族、不同学历的学员,有初中生,也有博士生,他们因为对民族声乐的爱好聚集到一起。有一次,他们不约而同地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条关于我的微信文章,当时这件事让我很受触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话语都能让我更真切地了解年轻人。同时,我也想到,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也想接触民歌,可能只是没有这个机会,那么我为什么不充分运用互联网呢?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频繁用互联网、手机跟年轻人交朋友,通过新媒体平台把中国民歌传出去。我开了微信公众号,每个星期播出一首由我演唱的中国民歌,唱完之后,我会讲这背后的故事、音乐风格理念。我们也做了大数据的调查,以18 - 22岁的受众居多,我很欣慰。
    这件事让我思考,我们不要一味埋怨年轻人不喜欢民歌,我们首先要反思有没有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传播,所有人都是不拒绝美的。我把我的录音给年轻人听,年轻人都很喜欢,他们表示这跟他们印象中的民歌不一样,里面竟然还有西洋音乐元素,很洋气。
    记者:您已经做了十四年的中国民歌收集整理工作了?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阎维文:从2003年开始,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搜集民歌,做了近20个省份的民歌收集、整理、再创作及录制工作。我把部分挖掘整理新编创的民歌放到了网上。民歌能流传下来一定有流传下来的道理,当我们在当代传唱的时候,需要调整一些带有过去时代特征的词,以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还有很多民歌过去都是歌谣体,可以重新编曲;有的就是一个小调,我们也可以再发展,需要不同的运行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太多好听的歌需要去整理,然后再录音,有的录了不下四五次,当时觉得挺好,像前年录完的一首作品,去年再听觉得仍有遗憾,只好再重新录,希望留给大家的是尽可能完美的作品。
    我希望民歌传承能从娃娃抓起,童年的听觉记忆,就像味觉记忆一样终生难忘。我希望民歌能够走进小学的课堂,举个例子,让山西的老师教湖南的民歌可能有困难,但是起码在山西应该把山西的民歌教给山西的孩子,音乐课堂上,民歌应该占30 %左右才合适,当然这又涉及师资力量的问题,需要国家扶持。
    记者:最近歌唱类综艺节目比较火,您也参与了一些,您怎么看待音乐节目创新呢?
    阎维文:我参加了安徽卫视的《耳畔中国》评选活动,这也算一档娱乐节目,我为什么答应去当评委呢?因为这个节目是以中国风、中国民歌为主的,不同于《歌手》等节目。在这个节目上,我听了不下20多个民族的民歌手的演唱,听完后我大吃一惊,这些都是真正的民间歌手,他们带来的音乐质朴,血液里流淌的东西是我们今天专业从事歌唱的人应该好好学习的,这是民族的。选手中很多人没经过在高等院校的学习,他们从小听爷爷奶奶唱,他们就跟着唱,唱得是原汁原味的,但伴奏形式是现代的、流行的、时尚的,其丰富的旋律让年轻人觉得很好听,听完之后年轻人又想去了解这些音乐背后的文化。
    记者:似乎在年轻人中推广民歌就是您未来的工作重心了?
    阎维文:我马上要退伍了,想想我们刚出道的时候,铺天盖地的都是港台音乐,根本没有民歌的阵地,后来又流行欧美的东西,后来又是韩流。就我个人来讲,我从来不排外,我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是不应该完全丧失了本民族的东西。以前有人跟我说,我爸爸妈妈喜欢你,现在见了我则说我爷爷奶奶喜欢你,我想,民歌的受众可能正在老龄化。其实,我特别想听到的是“我的孩子特别喜欢你” 。我们唱歌不单单是娱乐大家,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是穿军装的人,常年在部队服务,形成了我们的风格、世界观,回到部队之外的平台,我特别想给年轻人唱中国民歌,能像在军营一样受到战士的欢迎,我就知足得不得了。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国民歌的国际推广?
    阎维文:意大利拿波里民歌如果没有帕瓦罗蒂这样的大家在世界的舞台上演唱,大家又怎么知道拿波里民歌呢,从艺术角度看,中国民歌具备能在世界传唱的魅力,但是还未形成这样的品牌。我们每年参加国务院侨办组织的演出团去慰问国外的华人华侨,但没有进入国外的主流社会。我就想,如果我们完全用西方的音乐伴奏来唱中国的民歌,拿到国外的主流市场去演出是个可操作的方法,但是其中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遵循国外的艺术规律,由国外的经纪公司来运作,国外往往需要一年的运作宣传周期,此外,国外喜欢交响乐的伴奏,我们在走出国门的时候,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与炎黄子孙的情感交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审美的交流。如果给西方主流观众演,从表演形式到音乐,整个方式都要有变化才行,只有了解西方人的审美方式,比如交响乐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让他们接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