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团扇里的风骨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未知 北京日报贺疆 参加讨论


    
    
    
    
    一把扇,一摇千年。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中秋刚过,依旧炎热,手执团扇,细细赏玩。扇面是梁建平的罗汉作品,浅绛的纸色,带着丝丝的秋凉。没骨的水墨,晕开散淡的禅意。扇面上的罗汉,或坐、或站、或沉思静穆、或拈指微笑……有着乾坤机杼尽在平素的了然。
    扇子融合了日常实用和艺术雅尚两种功能,既能送风清凉,又能笔墨寄情。三千年的历史,就在一把纸扇里道尽世间风流、红尘传说。小众的雅玩,透着大千的世界。
    团扇,因其形制似满月冰轮,而又称宫扇、纨扇。团扇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礼仪工具。西汉后走入生活,成其纳凉功能。魏晋唐宋时期,扇面书画成为上流社会的荣宠。元明清是扇面艺术的辉煌时期,时文人墨客鲜有不能作书扇者。仕女、山水、罗汉、花鸟鱼虫以及诗文名句等等,无几不入扇面,充满雅趣。扇,也从地位和权利的象征转变成为纳凉、娱乐、欣赏等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在中国文化里,扇面艺术成功地将生活用品上升为审美层面的艺术。
    方寸之间乾坤宇域,半圆之内云山千叠。相较于鸿篇巨制,玲珑小巧的扇面,更是小中见大,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内心世界的细微传达。作为扇面艺术,写出错落有致疏密闲逸的意味,并非易事,是对艺术家构图章法、行气运笔、点线经营的功力考校,更是对其文化修养内涵的审视。扇面虽小,文章却大。有限的形制,涵盖了花鸟、山水、人物三大门类,诗书画印无一不彰,写意、工笔、工带写、没骨种种技法各显精神。笼天地于形内,携万物于笔端,半轮风月摇曳于一握,作为收藏一个独立的门派,扇子是傲娇的。
    因风而来、为风而去的扇子,在这渐次秋凉时节,因着一份与生俱来的浅浅凉意,掠过三千年风尘,在丹青碎影里撩起寥落的风情,引得一片悠长……
    与光阴对话,从班婕妤“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的顾影自怜,到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惆怅情怀;从杜牧的“轻罗小扇捕流萤,坐看牵牛织女星”的孤寂,到翟佑的“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夜凉”的惬意;从李商隐的“若道团团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的意象,到苏轼的“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团扇之中”大赞唐太宗的文德……托物兴寄,无论清丽婉约,还是襟怀长抒,一把扇子,摇起无限的风情。
    不由想起一张老照片,上世纪三十年代,卢沟桥事变当日,北平记者采访时任宛平县长王冷斋(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第一届北京文史馆馆员),王一袭长衫,手执一把纸扇,坦然侃侃,揭露卢沟桥事变真相。民族危亡之际,强敌压境之时,仍不失书生风度。一袭长衫,一把纸扇,却风骨毕现。至此,一把扇子,含蓄的不只是风情,更是风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