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民国先生》书评:与“先生”的“亲密接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0 人民网-读书频道 林文斌 参加讨论

    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徐志摩、胡适等的一次雅集到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的终身友谊,许多文人往事娓娓道来,使读者能够穿越时空,与“先生”近距离接触——马建强今年4月新鲜上架的新著《民国先生》,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鲜为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
    在波诡云谲、烽火连天的民国岁月,一大批有思想、有胆识,有激情、有理性的先生们,以其独有的风骨和凛然的大义,忧心着社稷江山,推动着社会改良。不管当时的中国因他们改变了多与少,不管历史尘埃落在他们身上厚与薄,作为学界柱梁和人生导师,他们的形象与品格,是每个正视历史的人都会钦佩与向往的。随着人们对先生们的往事及其思想、情怀、人格、风骨的深入了解,他们在时局动荡、世事变幻的大背景下,始终持有不坠青云之志、勇于引领风气之先、献身社会改良征程的形象愈加清晰而崇高。
    读完此书,愈加体会到:先生,不只是一个谦恭礼贤的敬称,更代表着一种血肉丰满的精神。真正的先生,莫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现实的奋斗与自我的修养中体现出风骨与风度。民国的先生们正处于大变革、大时代的激流之中,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翘楚,他们都怀抱着教育救国的共同理想,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付诸行动:蔡元培坚信“只要培养一大批学者,国家就有希望”;陶行知奉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陈寅恪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非但是国民之教育,在更为关键和根本的政治取向和社会改良方面,先生们也站在了时代的潮头。“五四运动”前夕,陈独秀通过《新青年》引进了象征民主和科学的“德先生”“赛先生”,为教育界带来了一片光明;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其所著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少年中国说》等更是影响了几代人。他们跨出三尺讲台,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着大国民的风范。他们用“找一个支点撬动地球”的魄力,提振国家的精神面貌;甚至连他们的高徒,也同样星光璀璨、惠泽社会,为改变中国的国家命运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因为有坚实的学识、坚韧的脊梁、坚定的信念,所以纵然身处险境、命运多舛,依然淡定从容、矢志不渝——这是先生们身上所彰显的独特气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同的时代,都会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与难题;不同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对青年人都会提出不同的期望与要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为后生,都有必要向先辈特别是其中的中流砥柱和优秀分子学习,少一点虚浮躁郁、多一点恬静深刻,少一点蝇营狗苟、多一点君子之风,少一点退缩抱怨、多一点责任担当。如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认同并努力追求这些,必将有益于这个社会,也有益于心灵的充盈。倘若如此,先生们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作者单位:空军后勤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