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的中篇小说《乌云之光》(原载2024年第2期《十月》)或可看作是对少年时光的一次回顾和审视。小说按寻找回望谛视这个线索,串起了从少年到青年的时光。 老沈、程浩及“我”...
张战的散文集《雨梯上》日前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雨梯上》这个书名颇有意味,看似散漫随意,却蕴涵有度,意象丰沛,余味悠长。闭上眼睛,念出声来,顿觉心明眼亮,豁然开...
一名文学接受者或文学评论家,从数以万计的作家作品里,挑选其中的一部散文集进行细细品读,并能够从中读出点儿什么,原因是特色鲜明的题材选择和主旨凸显,还是内蕴深沉的社...
拖雷的《破雾者》以1941年8月8日为故事讲述起点,以归绥城这一日控北部城市为发生地,展现了谍战题材惯常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谍战密局,在日军、伪蒙军、蒙政会(伪蒙疆...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盛大荣光。姜明长篇散文《八千年的凝视》通过细细描摹成都博物馆举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盛会,如数家珍般解读了汉字何时生成,汉字构造...
概述舒颖的新短篇《爆破游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小说里出现的许多事物和场景,被赋予不同层次的黑色,我们难以辨认它们的轮廓,只能听到它们在幽暗处交响和鸣。叙述者...
汪曾祺走南闯北,美食为先,春韭秋葵、时蔬野菜、高邮咸鸭蛋、昆明汽锅鸡,从家园小食到地方名吃,穿透文字,四溢飘香。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
正如小说的标题所明确显示出的那样,王忆的短篇小说《渡》(载《钟山》2024年第3期)所集中讲述的,是一个如何超度人生苦厄的故事。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者“我...
《登春台》(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3月推荐书目)是格非写下的第十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步入“耳顺之年”的这位小...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大量乡村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追逐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村落正在消失,那些走出乡村的人离故乡越来越远,这既是地理上...
用细腻文字和温暖笔触写就的《幸福的香气》,是作家毕淑敏的随笔集。全书以清新朴实的文笔,满含关切的意蕴,解读着一个个有关幸福的话题,灵动而意味深长的文字,传递出春风...
人至中年,如果有一个好友即将离你而去,你会选择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告别?这是读完《拼图之城》后,我的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在匆忙的日常中,晓航的写作总能带来关于人类...
我们以文学的、小说的形式编织起我们的生活,使其环环相扣、因果连贯。唯有此,我们才能发觉自己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要干什么,并连缀成目的、意义与方法。 我又通读了一遍广奈...
张炜的长篇小说《去老万玉家》(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4月推荐书目),是一部酝酿了四十余年的砥砺之作。作品讲述青年舒莞屏受恩师重托“去老万玉家”...
王莫之的中篇小说《忘不了的你》(《上海文学》2024年第6期)讲述了20世纪上海音乐人徐伟升、梁曼音的“时代曲”故事。怀揣歌星梦想的徐伟升和音乐人李柒、老言等人结识,因自己...
透过《淑女》,我几乎介入到唐颖笔下的故事场域,这缘于作品对当下的深刻关联。同样是捕捉时代变革中跨文化语境下中国人的精神轨迹,作家通过小米和黎朶构建的“双姝”模式,...
中国西藏作家沙冒智化的作品中展现了一个敏感的灵魂和一种非凡的思想深度。他的诗作中有很多关于大自然、自然的象征以及由此产生的与人类社会相互融合的描述,从某种程度上而...
在阅读《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的过程中,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不得不停下来,到作者的自序里去确认,这真的是一本小说集吗? 似乎在制造间离效果,《安南...
记忆是缪斯的母亲谟涅摩叙涅的礼物,死亡则是文学的永恒命题。《猎人之死》用关于死亡的记忆串联起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城市与大垭村、老皇猫和江媛的两个故事,带着读者...
一个人与世界的尺度应该怎样去丈量,张国云的长篇纪实文学《山海情》(浙江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范例。作者通过呈现浙江和全国其他地区三十年援藏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