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缪恩阴差阳错地成了月亮守护者,然而成为守护者的第一天,他就酿成了大祸——弄丢了月亮。月亮的丢失给世界引来一系列麻烦,还让太阳守护者索宏失去了太阳。 这部动画电影最吸引我的,是它充满想象力和浪漫气息的故事背景设定,以及用画面展现出来的精彩视觉奇观。黑夜与白昼交替,形成了欣欣向荣的世界。而带来日夜更迭的,是由巨型锁链牵引的太阳和由神兽牵引的月亮。太阳和月亮像热气球一样被牵引着,并分别拥有各自的守护者——索宏和缪恩。 在动态影像诞生之初,首先产生的就是一种视觉奇观的制造。1934年,威廉姆·乔治·侯纳发明了西洋镜(Zoetrope)。这种像鼓一样的圆筒在筒壁内包含了一组连续的图像;当圆筒转动时,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筒内原本静止的图片就会按顺序进行播放。这是利用动态影像的呈现原理制造的仪器,而这种视觉幻象的制造与呈现,则是最早的影像视觉奇观。 不过,奇观的展现并非仅存于动态影像作品中。在许多文艺作品当中,都有针对奇观的描写与展现。在动画中,奇观的呈现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动画诞生之初还是现在,由于其本体的特性——即不以记录真实影像为目的的动态影像,动画正在不断地体现着自己最大的特征: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发展出一套属于动画作品内部的奇观。这种奇观既可以来自故事背景架构,也可以来自视觉呈现,更可以来自角色动作。 在《月亮守护者》中,奇观被呈现得淋漓尽致:既来自于整体故事的架构,同时也来自于相应的视觉呈现。太阳和月亮像气球一样被地面上的神兽和巨石人拉动着,这是日月轮回、昼夜交替的方式。这一设定颇具童趣和画面感。而太阳守护者和月亮守护者的存在,则是奇观呈现的另一种体现:守护者代代相传,在守护太阳、月亮百年之后,太阳守护者化作巨石雕像,而月亮守护者则成为夜色下的美丽花朵。 守护者来自星球上的不同种族,他们分别是生存在太阳照耀下的石人和生存在月光抚慰下的精灵。故事中的女主角是另一种族:蜡人。蜡人不能被阳光直接照射,阳光会导致他们融化;同时,蜡人还会在夜晚来临时被冻住。因此,蜡人的出行极为受限,他们只能在阳光下的阴影中奔跑,或是点燃火烛在夜色中边取暖边行走。 《月亮守护者》的故事背景想象力丰富,但是要将如此复杂的世界背景和人物关系交代清楚,势必需要一定的篇幅;而同时产生的弊端是:影片留给故事情节推进和人物情感建立的篇幅就变少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在一个宏大且运转精致的故事背景之下,故事的矛盾展开和情节推进会被挤压,故事因而会变得简单。 在影片最后的大高潮打斗段落中,大反派——堕落的太阳守护者尼库鲁斯在梦境中被缪恩去除心中的邪念——银蛇。之后,反派尼库鲁斯恢复了曾经的太阳守护者形象,魔咒解除,他也化作了一尊巨石雕像。在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叙述中,结尾的段落未免稍显仓促——世界观过于复杂,留给故事叙述的篇幅太小。 此外,缪恩的能力在片中也体现的过于强大。他可以将同伴和对手拉入梦境,同时将对手在梦境中干脆地解决。尽管可以自圆其说,但这一解决方式未免显得过于简单粗暴。 在《月亮守护者》的创作中,导演充分发挥了法国艺术的浪漫特质,并将三维技术与法式浪漫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月亮守护者》在视觉上的奇观呈现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明月照耀下的世界,太阳和月亮的交界处呈现出日月交接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法国动画和法国给人的印象一样,以浪漫和精致著称。2014年的《机械心》同样是法国出品的三维动画片,在美术设计和故事设定上也体现出了别样的法式浪漫。《机械心》中出现了超现实的梦境和幻想段落,这些同样也出现在《月亮守护者》中。不过在本片中,导演使用了二维动画的方式来实现梦境的镜头。 我们经常说三维动画缺少风格或特点,看起来似乎千篇一律。然而正像《机械心》一样,《明月守护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仿佛这就是法国动画,带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去追寻一个未知的奇妙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