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作家印象 >

叶梅:对少数民族的关注,体现了中华大家庭的温暖《根河之恋》成为今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材


    “《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做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这是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中,3个微作文中的第一个题目。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够入选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根河之恋》的作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的第一个感觉,便是欣喜。
    “这种欣喜的心态,既是对少数民族文学和少数民族生活的书写进入到更广泛视野的欣喜,也是对孩子们能够读到反映鄂温克族等多民族文化散文的欣喜。”叶梅分析说,作为祖国首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心脏,北京关注遥远边疆人口较少民族的命运变化,以及鄂温克这个守护森林、保护生态的民族,从视野上看,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叶梅在中国文学界尤其是民族文学界享有盛名。她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创作出了《花灯,像她那双眼睛》《撒忧的龙船河》《五月飞蛾》《回到恩施》等优秀作品。她的小说曾多次获奖,被译为英、法等多种文字,有的还被改编为电影。她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出版过散文集《我的西兰卡普》《穿过拉梦的河流》《朝发苍梧》《大翔凤》等。2016年4月,她的长篇纪实文学《美卿:一个中国女子的创业奇迹》正式出版,再次引起轰动。如今,这位身兼多职的土家族女作家,仍然笔耕不辍,为传承中国民族文化不懈努力着。
    高考结束不久,叶梅在出席某个活动时,人民大学附中一位高三毕业生拿着她的散文集《穿过拉梦的河流》请她签名。这本集子里收录了她的散文《根河之恋》。从这位学生口中,叶梅得知自己的作品《根河之恋》成为了今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材。随后,这个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得到证实——根河市文联作了专题推荐,并全文刊出了《根河之恋》作品。
    谈起《根河之恋》的创作过程,叶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2013年6月,她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委、市政府和呼伦贝尔文联主办的“走进根河名家采风活动”。她看到大兴安岭森林的苍翠浩瀚、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古老神秘后,情动于中,发诸笔端,写成了散文《根河之恋》。文章首发在《光明日报》副刊上,并被多家刊物转载。当年底,该文收入散文集《穿过拉梦的河流》。
    “呼伦贝尔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包括鄂温克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鄂温克这个人口较少民族是新时代变化的缩影——他们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从最初的狩猎民族变成了大森林的守护者,从砍伐人变成了守林人,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坚守大森林的民族。这些都非常让人敬佩。”叶梅说。
    《根河之恋》中,叶梅重点塑造了老祖母这个人物——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敬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老人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文章中,叶梅这样描述了这位老奶奶——
    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慈祥温暖,柔和坚强,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下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玛丽亚·索是一个能生养的母亲,她为她的民族养下了7个孩子。鄂温克族对人丁的繁衍几近崇拜,历史上因为气候、疾病、饮酒过度,使得人口极少的鄂温克族发展缓慢。她的7个孩子个个活泼健康,她就是一条生命之河。她的部落人丁兴旺,鹿群生气勃勃,她的名字就是守护森林的敖鲁古雅的象征。
    叶梅说,鄂温克人对生活的感知,对历史、对自然的尊重,是自己写作的动力;他们的性格和气质,与山林为伴的宁静与坚韧,给了自己写作的力量,“我创作这篇散文时,内心的情感很饱满。”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叶梅多年来十分关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她深入民族地区采访、采风,体验和感受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并将搜集的故事付诸笔端,同时,融入自己对这个民族的观察与思考。比如,她关注过家乡湖北的神农架,写出了《云朵之上》;她关注过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创作出了《三朵》。
    叶梅说,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关系的方法和故事。对于这些有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民族,“中国作家应该有担当,应该发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