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作家印象 >

降边嘉措:为藏族的进步发展鼓与呼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12岁参加解放军,17岁开始先后担任十四世达赖喇嘛与十世班禅大师的藏语翻译,数次面见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是我国第一位藏族博士生导师,也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研究的泰斗——他就是著名藏族学者降边嘉措。
    1938年10月,降边嘉措出生于四川巴塘。父亲在外谋生,母亲带着兄妹7人租着地主的房和地,艰难地生活。7岁那年,降边嘉措遇到了一件让他因祸得福 的事——为了帮妈妈挣钱养家,他作为头人的“学差”被送到巴安小学去读书。所谓“学差”就是当地头人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政府开办的学校去学习,因此雇人 代替入学。
    1949年12月,巴塘县宣布和平解放。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巴塘县,这一年恰逢降边嘉措小学毕业。当时,降边嘉措的哥哥已是中共巴塘地下党外围组织成员,哥哥告诉他,解放军比国民党好,跟着共产党、解放军才有出路。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年幼的降边嘉措见过三种军队:一种是经常挑起部落战争的旧西藏地方政府军队,一种是只为拉壮丁的国民党军队,还有一种是和蔼可亲的解 放军。解放军称乡亲们为“藏族同胞”,从不抢老百姓的东西。降边嘉措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有解放军战士在吃花生米,生平第一次闻到花生米香味的他很惊讶,便 问这是什么,能不能给他也尝尝。这位战士的花生米并不多,但还是给了他一把。“我想,跟着这样的人走是可信的。”降边嘉措说。
    于是,还 没步枪高的12岁的降边嘉措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8军53师157团文工队工作。1951年,他随部队抵达拉萨,之后被派往西藏军区干部学校学习藏 文。降边嘉措虽然会说藏语,但出身贫寒的他并不会读写藏文。当时,学校每月给教藏文的西藏贵族、高僧支付几十个大洋作为酬劳,而解放军战士的津贴是2个大 洋,军长、政委才8个大洋。凭着一股子拼劲,1953年学校举行藏文考试时,年仅15岁的降边嘉措考了94分,是当时800多名学生中的第一名。
    1954年,成绩优异的降边嘉措被选派到西南民族学院(今西南民族大学)政治系学习。1955年5月,参加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达赖喇 嘛返回拉萨途中经过四川,17岁的降边嘉措被派去担任他的生活翻译达两个月。这期间,他见证了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达赖喇嘛会谈的历史瞬间。
    1956年,大学毕业后的降边嘉措进入中央民委翻译局(今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工作,后又调入民族出版社。他在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场合中担任翻译,见证了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实践和西藏社会历史进步的进程。
    1959年,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十世班禅大师作长篇发言,降边嘉措担任翻译,并参与了周总理与十世班禅大师的会面;在其后周总理接见10个藏族自治州州长时,他又承担了翻译工作。
    在党的八大至十一大及全国“两会”期间,降边嘉措多次担任大会翻译。他曾为李维汉、乌兰夫、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喜饶嘉措大师、阿沛·阿旺晋美等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担任翻译。
    此外,降边嘉措还参与了藏文版《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毛泽东选集》(1~5卷)、《毛主席诗词》和《红旗》杂志等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翻译出版工作。
    1980年,降边嘉措发表反映解放军进藏、解放西藏光辉历程的长篇小说《格桑梅朵》(汉文版),这是藏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后,他考入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为我国第一位藏族研究员。
    在贾芝、周扬等文艺界前辈的鼓励下,降边嘉措开始投身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研究。作为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降边嘉措对 《格萨尔》及藏族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主持了历时30年完成的《格萨尔》精选本大型文化工程,从而将藏族人民优秀的文化遗产《格萨尔》研究推向前所 未有的高度。
    几十年来,降边嘉措著作等身,除了大量翻译作品和学术著作外,他还创作出版了《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 (合著)、《周恩来与西藏的和平解放》、《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雪山名将谭冠三》、《李觉传》、《藏族老红军天宝传》、《最后的女土 司》、《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第二次长征——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纪实》、《阳光下的布达拉》、《环绕喜马拉雅山的旅行》等一批反映西藏历史和建设的 作品。
    如今,年近八旬的降边嘉措虽满头银发,但仍精神矍铄、思想活跃。他与时俱进,经常在网络上发表有关西藏和藏族历史文化的文章,为藏族的进步和发展不遗余力地鼓与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