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高度,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是习近平文艺思想为当代中国文艺举起的思想旗帜,也是我们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指路明灯。它让我们充满了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进的动力,给予了我们心灵的启迪和美好的愿景。 纵观人类文明进程,任何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都是以文艺复兴文化启蒙为开端,以人民大众的社会理想作为精神力量来推动改革和发展,同时也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 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人民,而人民精神的讴歌者是文艺家。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的本质。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文艺思想的诞生,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规律。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并把这个核心思想提升到“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文艺创作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体系。 习近平文艺思想传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描绘了新时代文艺思想的蓝图,规划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未来,成为繁荣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 1942年,中国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一批批热血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运动。这些年轻人存在着创作思想和文艺观念的模糊,所以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关键”的判断,指导广大文艺青年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从1942年到1949年,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讲话精神还指引了社会主义文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了一批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大量少数民族歌曲、电影,这些作品直到今天还在传唱和热播。 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习近平文艺思想又一次为文艺创作校正了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和中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艺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某些以娱乐精神为主旨的文艺现状,是一个时代的警醒,让文艺界重新回归到“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上来,并由此坚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信心,鼓舞起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激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族文艺工作者从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中,获得创作的激情和新的视野,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从1942年到1949年,仅7年时间,革命文艺迎来了“新时代”;而从2017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近30年时间,这是一个成长与创造的宏大空间,也因此充满机遇与挑战、充满坎坷与希望。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创作,要创新内容、创新载体,为促进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贡献出新的文艺作品。 作为一个白族作家,我要用自己的作品践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要投身到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大潮中去。就在党的十九大闭幕这一天,我完成了历时两年创作的35集电视剧《都是一家人》的剧本。这是一部反映少数民族走进沿海开放城市创业生活的故事,也是在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过程中完成的一部作品。当我把来自不同民族地区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大文化环境中的时候,共同的文化环境不但没有淹没他们的民族性格,反而激活了他们民族性格中鲜活的文化元素。它体现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变迁中顽强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创造中去,努力担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重任,讲述新时代的新故事。 (作者系白族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