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价值千万的“幸福指南”
http://www.newdu.com 2024/11/16 03:11:58 北京青年报 王维 参加讨论
关键词:《幸福》 从医疗水平、物质标准、人均预期寿命等各方面来看,当下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最适合生活的时期。联合国在“世界幸福日”发布了由盖洛普民意调查进行的《世界幸福报告》,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里,芬兰蝉联第一,阿富汗排最后。高福利、高社会信任度,个人的收入、就业、家庭地位和安全状况无疑是影响国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盖洛普的调查中,也有一项日常体验,这个榜单的冠军是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的排名也在前列,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比北欧国家差远了,但是国民的幸福度却很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幸福到底由什么决定? 研究幸福的学者丹尼尔·M.海布伦曾获得一笔约合人民币3500万的研究经费,用三年时间研究如何在当代世界生活得更加幸福。在此之前,他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邀写了一本简短的小书——《幸福》,深入挖掘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中对幸福的研究,旨在为普通人提供一份幸福生活的建设指南。 幸福需要更清晰的新定义 “你幸福吗?”曾经有记者向路人随机抛出这个问题,调查国民的幸福感,除了收获许多令人发笑的回答,比如,“我不姓福,姓曾。”大多数人在回答时,都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幸福”。这个回答令节目顺利进行,但真的能够反映被问者过着幸福的生活吗? 在丹尼尔·M.海布伦看来,这是“最无效的一类调查”,问这个问题的人,并没有弄清楚幸福到底是什么,或者他们只是简单地将“生活满意度”等同于“幸福”。在解构幸福定义之后,海布伦建议将日常关于幸福的抽象讨论简化,将其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状态,使其涵盖“情绪状态理论”“享乐主义理论”“生活满意度理论”这三个基本理论。 在英语中,“幸福”和“快乐”都用happy这个词,直观地解释了“情绪状态理论”——幸福就是拥有良好的情绪,当一个人表现得精力十足,沉浸在热爱的事物中,没有焦虑,笑口常开,这就是幸福的状态。要获得这种情绪状态,也有三个基本的指标,第一是基础的安全感,而不是对世界充满警惕,用海布伦的话来说,这是“人与自己的人生达成协调”;第二条就是参与生活的程度,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学说能更充分地描述这种状态,即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第三是一个人是否主观上认可自己的人生。 从情绪幸福感的角度来说,只要不是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就获得了幸福。而且,这种幸福并不等同于“享乐主义理论”的短暂快乐体验,而是指一种持续的状态,一种“最理想的存在方式”。生活满意度则是反映个人对生活状态的主观评判,与幸福的标准存在很大的偏差,很多人都表示很满意自己的人生,但却不一定过得幸福。 将享乐式的快乐、主观上对人生的满意程度与幸福进行区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构成,从而寻找更简单的获得幸福的方法。 幸福需要的要素并不复杂 既然海布伦让我们知道了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一种长期可维持的良好心理,那幸福来自何处?基因能决定感知幸福的能力吗?拥有的金钱越多越容易感到幸福吗?我们能够决定自己的幸福吗? 研究幸福的学者们为回答这些问题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和调查。基因决定论已经遭到了摒弃,幸福感的可遗传性可比不了身高或是双眼皮基因,而且人类拥有惊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海布伦整理了幸福研究员们达成共识的五项“幸福来源清单”:安全感、生活态度、自主权、人际关系,以及需要技能、有意义的活动。除此以外,还有第六项——大自然,不过目前尚且缺乏强有力的研究证据支持此项来源。 海布伦指出,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人际关系,这体现了我们作为“社交动物”的本质。我们需要朋友、亲人的陪伴,也需要强大社群的支持。另外则是第五项“需要技能、有意义的活动”,这体现我们作为“执行者”需要做实事的本质。这一条与幸福的定义中“参与感”直接相关,也正好能够说明现代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一份糟糕的工作对人影响深远,如果工作不能给人带来心流体验,无疑会使人成为被动的工资奴隶。一个人只为了金钱而工作,也是难以获得幸福的。从事能给人带来情绪满足感和持续心流体验的工作,才是摆脱工资奴役的正确方法。 由此来看,要获得幸福体验并不是特别复杂的事,只需要对照这份清单检视生活,即可补充不足。 拥有幸福更要超越幸福 在海布伦笔下,幸福从一个抽象、复杂的概念,精简成一种心理学状态,甚至还形成了上述简化的“配方表”,给构建幸福生活的人提供了一份快捷指南。但是,除了获取这种心理上的积极体验,人生中也有更重要的东西,正如海布伦所说的:“美好人生应该由卓越的活动组成,重点在于你实际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你试图达到的状态。” 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假如一个人身上很痒,他可以尽情去挠,一辈子都在挠痒,他这一生算不算是幸福的。”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更是用机器模拟了人类的体验。可是,就算一辈子都能拥有无休止的快乐感觉,这种弄虚作假的生命体验也不令人羡慕。 因此,要获得更圆满的人生,还需要关注幸福的更高层面,去考察体验和活动背后的价值观。这种更高层次的幸福感,被研究者称为“福祉”(well-being),将践行美德和自我实现加入了圆满人生的配方表。关于践行美德,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学说来自亚里士多德,他在《尼可马可伦理学》中列出了11种美德:勇气、节制、慷慨、华丽、大气、耐心、诚实、机智、友善、廉耻、正义。遵照这些美德行事,方可获得蓬勃发展的良好生活。这些卓越品质根植于人性的共通之处,是我们需要表现的典型的人类的优点。海布伦也补充说:“假如一个人的卓越品质体现在擅长收集瓶盖或出售来路不明的资产方面,则不在此列。” 海布伦又用儿童故事“公牛费迪南德”为例讲解了“自我实现”的含义。公牛费迪南德不愿意做其他公牛做的事情,宁可闻闻花香也不参加斗牛表演。对其他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并不对你的自我实现有益,正如重要的不是一般公牛的生活习惯,而是费迪南德的本色。 由此看来,通向美好生活的福祉标准其实也并不难达到,关键在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一个人不一定时刻都能获得情绪上的愉悦感,但在遵行这些美德、努力实现自我本色的过程中,无疑会收获非常积极的满足感。 丹尼尔·M.海布伦在《幸福》的开头就提出:“当今许多国家的人民追求幸福的主要方式不但没有效率,而且具有毁灭性,常常会适得其反。”相信读过这本小书的人,会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幸福感在人生中的位置,也可以根据他所提供的建议,更有目的地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什么叫虚拟感?
- 下一篇:哈罗德•品特:他的作品获得普遍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