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汉语语法化诱因新探


        原文作者:
        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原文标题:
        《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汉语语法化诱因新探》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2016年第5期(总第374期)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事实中多个个案的研究总结,提出常规结构式的超常组合是语法化的深层次的诱因。同时,作者把组合成分语义复指、语义部分重合和语义同指三种情况概括为语义羡余,认为语义羡余是语法化的特殊诱因,并列举了大量实例进行阐述说明。
    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并讨论了相关的研究;第二部分讨论了常规结构式的超常组合的情况,及组合变异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讨论了语法化的特殊诱因,即结构式的语义羡余;第四部分为总结。
    文章开篇先厘清了三个相关概念:动因、先决条件、诱因,并指出文中所指的诱因,不仅包括语义和结构上的先决条件、必要条件,更主要指向语法化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s),是指引发语法化的深层次的结构和语义上的条件。接着,作者回顾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如解惠全(1987)、贝罗贝(1991)、刘坚等(1995)。作者认为前人的研究已颇具启发性,但还不够精准到位,谈必要条件较多,而较少涉及充分条件,因而尚有可进一步阐发补充的余地。由此,作者提出对汉语语法化诱因的新思考:语义相宜性和一定的句法结构、句法位置是前提,非典型组合和特殊的语义关系是诱因,重新分析是机制。
    句法结构的变异和特殊语义关系的产生是纠结在一起的,为方便叙述,文中分为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阐述了常规结构式超常组合的多种情况,包括组合成分的词类变异、义类变异、词义变异以及组合成分的省略、添加、紧缩、叠合等,并就前三类超常组合情况进行举例说明。(1)组合成分的词类变异。如否定副词“不成”的来源,据杨永龙(2000)考察,否定副词“不成”是经历了“不+成+NP”—“不+成+VP”—“不成+VP”(VP为复杂形式或小句)的过程发展来的,词类的变异引起了重新分析。(2)组合成分的义类变异。如伴随动词“将”的语法化。当连动句中的V词义为[-位移]时,就容易诱发动词“将”发生语法化。(3)组合成分的词义变异。常规连动式中,如果V的词义发生变化,演变为前轻后重的状中式,“将”随之演变为工具介词。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结构的语法化:连动式>状中式,也发生了词汇的语法化:动词>介词。此外,还有组合成分多次变异的情况。总之,如果一个结构式为典型的常规结构,是不足以启动语法化的程序的,它必须要借助于超常的组合以及由此引起的语义关系的变化才有可能引起语法化。
    关于组合成分发生变异的原因,作者从两方面给出解释:一,一种语言的句型总是有限的,为表达表达无限丰富的语义要求,就需要突破常规句式规范的束缚,在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作用下,用一些超常的组合来提高结构式的表达功用和效率,即从典型组合扩大到非典型组合。二,这种变异组合能成立,根本上也是由于汉语的某些特点。如汉语的动词可以比较自由地占据名词位置等。
    文章第三部分讨论了语法化的特殊诱因,结构式的语义羡余。语义复指(或叫回指)的典型实例是王力(1958)所指出的“是”由复指的指示代词演变为系词(判断词)的例子。语义部分重合的例子,如贝罗贝(1991)所讨论的,《史记》中的双宾句“厚分与其女财”“分予文君僮百人”中,“分”的词义跟“与/予”部分重合,“与/予”不是非要不可的成分。语义同指的例子,如江蓝生(2004)指出,话题标记“的话”依托的句法结构是“说X的话”,在语义上,当“X”与“话”语义同指时,引发“的话”的虚化。如“且莫说那位姑娘的话”(《儿女英雄传》)就等于“且莫说那位姑娘”,“话”与“姑娘”语义同指,“的话”语义空灵;当“X的话”摆脱“说”类动词的支配,位移至话题主语位置时,引发“的话”语法化为话题标记。总之,语言中的某一成分如果是羡余的,那它的语义就容易空灵化、虚化,如果羡余成分恰好处于汉语句法的某个功能词的位置,它就可能语法化为该相应的虚词。其实,语义羡余从根本上说属于非典型组合,也是一种组合变异,跟常规结构式组合关系变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最后,作者对所讨论的常规结构式的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现象进行总结,认为许多语义羡余现象是由超常组合形成的,所以本质上语义羡余是超常组合的衍生现象。实词语法化的具体诱因有许多,但归根结底是常规结构式组合关系发生了各种变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