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叙事篇章中由话题控制的省略模式》简介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2:11:52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参加讨论
研究语篇整体结构与特点对于研究汉语句法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汉语是语段取向的语言,很多句法现象要在语篇层次上才能得到较好的说明,研究语篇组织规律对于汉语句法问题的解决有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对上古汉语的叙事篇章进行考察,研究其中的省略模式与规律,总结了四种上古汉语的省略模式。 语段话题控制下的与其同指的小句主语的省略,文章通过对比现代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语段话题对与其同指的主语省略的控制力度,认为上古汉语中当中间插入主语和语段话题不同的小句时,语段话题依然可以控制后续小句中与其同指的主语省略,也就是主语可以在后续小句中以零形式出现,而现代汉语则要用代词来复指或重提名词形式。 至于语段话题控制下的与其同指的兼语的省略,通过对比,文章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兼语成分多不能省,可以用代词形式复指,而上古汉语的兼语则可以省略。另外,宾语在上古汉语中一般是不能承前省略的,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如果宾语是在话语中具有较高可及性的已知信息时,就可以零形式出现,而且在某些结构中还必须采取零形式。 文章认为,对比上古汉语的不同省略模式,宾语不能承前省略,而兼语可以承前省略,因此上古汉语中的兼语与主语更接近。文章认为,语段话题控制下的与其不同指的小句主语的省略,当小句的主语与语段话题不同指时,小句的主语就成为了离题主语,这种主语如果所指对于话语来讲不太重要的话,那么在上古汉语中就会受到压制,以零形式出现,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话语的主题之上。 相比之下,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类省略,但不太普遍,其对于离题主语的压制,主要是采取被动句的手段。文章在讨论离题主语压制这一现象时,进一步讨论了语段话题对离题主语的压制策略可能对句法带来的影响。文章假设受事主语句的形成可能就是由语段话题对离题主语的压制策略这一语篇组织原则导致的。 文章认为,受事主语句从古至今都存在,属于汉语构成中的“基因”,反映了汉语自古的本质特点。受事主语句很有可能是由“话题,零形主语+动词谓语”结构经由句法化而来,其句法化的基本过程是,语段话题对离题主语的压制策略使得一个主动结构中的施事缺位,此时动词的语义解释有可能从主动意义变为被动意义,施事缺位使得受事话题极有可能直接位于动词的前面,与动词的关系变得紧密,从而最终导致受事主语句的产生,而受事主语句会不断地句法化,原本松散的话题和述题形成为一个结构紧密的小句,其后果和特点是上古汉语时期述题部分复指话题的“之”不能出现了。 双线话题控制下的省略模式,文章认为,上古汉语中会出现双线话题,也就是两个主体都可以控制后续小句与其同指主语的省略。这种双线话题的主要特点是省略主语的具体所指都可以由谓语动词的语义推断出来,在对话语篇中,甚至连言说主体都可以被省略,只留下言说动词“曰”。文章指出,双线主体的省略模式一直沿用到现代,同时汉语中句子的语义解释对语篇上下文的依赖自上古汉语就有。 参考文献: [1]董秀芳. 上古汉语叙事语篇中由话题控制的省略模式[J]. 中国语文,2015,04:306-314+38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