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性在语义构建和识解中的地位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4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马玉红 参加讨论
语义在不同时代的差异几乎是世界上所有语言历时演变的通性,这一点类型学作过比较,在汉语中也体现颇多,说明“时代性”——这一语言外在因素在语义构建和语义识解中非常重要。语义的构建离不开人们的观念,而人们的观念又是具有时代性的,作为观念“背景”的时代性会作为一种语义信息进入语言编码,随基本语义一并激活,呈现出浮现意义。 以“吃食堂”和“下馆子”为例,说明在时代背景下的语义构建和识解。 笔者按“吃食堂”和“下馆子”出现时间及其语义发展,将其所处的时代分为:“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及市场经济建立时期”、“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及经济转型时期”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这三个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吃食堂”和“下馆子”由于其特殊的浮现意义及结构上的半凝固性,介于“词”和“语”之间,其整体的浮现意义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即:浮现意义随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微妙变化。“吃”和“下”这两个动词的主体论元也跟随时代,具有变动性。 “吃食堂”词语源于人民公社食堂,承载了中国人“同吃一锅饭”的集体主义理想,在那个特殊时期,“吃食堂”隐约体现的某种社会大同的乌托邦精神是时代性在语言中的一个标记;改革开放后,食堂的经营走向市场但又同时保持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供应体系,“吃食堂”的论元主体发生变化,由全民性缩减到国企及机关工作人员,且开放搞活后的自由感及人们对于物质丰富性的追求摊薄了“吃食堂”的集体主义情感,人们的追求不再满足于吃饱,开始追求享受、追求口感、体验饭菜品种的丰富性以及附加的服务,等等。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热词“下馆子”,这个半凝固的词语隐含了“生活条件好”、“饭菜品种多样、口感丰富”、“时髦”等这些时代性元素,直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立,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下馆子”的浮现意义相对弱化。此后,中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和经济转型时期,这是一个思想发生巨变的时期,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语言中再一次高频出现“吃食堂”,但是此时“吃食堂”蕴含的主体论元明显地有了分化,主要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公司白领、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等,这些人普遍较忙、时间的规划和利用非常精细,三餐基本依赖食堂解决,即便有条件做饭,也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基本上自己不开伙。时间久了,有条件做饭而长期依赖食堂的家庭或个体难免在吃饭方面有凑合的嫌疑,此时的“吃食堂”转而具有了“忙碌而生活品质并不高、幸福感不强、生活节奏快、凑合的生活态度”等这样的浮现意义。而此时的“下馆子”已经被“搓一顿儿”、“腐败”等冒着时代热气的高能量新词新语所“挤兑”,鲜有年轻人使用,“下馆子”词语自带了“过时、陈旧”等时代性标签,且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下馆子”再也不是生活中的稀罕事了,反而与“吃食堂”一样,具有了“生活节凑快,收入提高但幸福感不强,凑合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浮现意义。至此,贯穿了大半个世纪的“吃食堂”和“下馆子”的语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语言的浮现意义是经济社会、人们的观念在语言层面的镜像反映。一个不能很好地跨越时代背景、获得语义通达的读者是不能精准识解语义的。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诗歌语法的“深层语法”
- 下一篇:让步义回声拷贝结构:“X是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