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研究(8)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2:11:13 《当代语言学》 顾曰国 参加讨论
4.2 触觉与新生婴儿的情感依附研究 新生婴儿反射型行为,如哭、吮吸、蹬腿、抓东西等,即皮亚杰所说的感觉—运动行为,在经验建构主义中是作为认知智力发展的早期行为来剖析的,皮亚杰称之为初级“认知手段”。这跟皮亚杰把生命周期视为终生知识构建过程相一致。由于他专心致志研究认知的发展,无视情感的发展,因此他没有看到,反射行为的首要功能未必是认知,而可能是情感,比如哭是受害怕的驱使。早在1950年代,鲍比(Bowlby)就提出“情感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其基本前提是,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依附他人的需要,个体间情感依附关系是首要的,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育。在鲍比看来,个体间的情感依附是个体赖以生存的需要,鲍比晚年集大成之作《心安的基点》(Bowlby 2005)从侧面反映了这个思想。Steele(2003)对鲍比的情感依附理论有简明扼要的评述。 情感依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咨询等领域的显学,文献丰富。跟本文主题直接相关的是触觉模态与情感依附的研究。触觉感官对婴儿情感发展和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胚胎学研究表明,躯体感觉系统(somesthetic system)的发生早于听觉和视觉(Stack 2001:352)。有研究发现母亲对新生婴儿反应特别敏感的是触觉。实验显示,在新生婴儿出生5-79个小时后,母亲通过抚摸新生儿的手就可以辨识自己的孩子(Stack 2001:355)。同样,母亲抚摸婴儿能使哭泣或受惊吓的婴儿很快安静下来。关于触觉与婴儿情感研究的综述,见Stack(2001)。触摸对成年的情感发展和维护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触觉也是盲人学习盲文的模态。手机触摸输入则是触摸研究在科技领域里的应用。 4.3 卡密洛夫—史密斯的“成长理论” 研究人类的动态发展过程,特别是研究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有了许多成果,如Magai和McFadden(1996),Richardson(2000),Berk(2010)等。儿童语言的发展研究是本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本节要介绍的是一项有特殊意义的研究,即卡密洛夫—史密斯的“成长理论”(developmental theory)。卡氏在皮亚杰学术研究的大本营日内瓦大学学习和研究达13年,对其理论可以说是耳濡目染。然而她认为皮亚杰定义的感知一运动智力作为婴儿习得母语的基础尚不充分,需要一定的天赋成分作为补充,但又不能“天赋”到像乔姆斯基和福德所说的那个样子。她根据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自己对婴儿的研究,指出天赋决定论不能成立,因为人脑的可塑性非常大,个体差异及其变化也非常大,决定论无法面对这些事实。她认为福德的模块化过于绝对,没有考虑到模块化的发展过程。退一步说,即使成年人的一些心智功能的确模块化了,也不等于婴儿的心智生下来就模块化。 卡氏对经验建构主义和天赋论的双向批评,使得她能够在天赋论和养育论之间开辟一条中间道路。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观察(主要是观察他自己的三个孩子),这无可非议。但现在看来有个缺陷,即被观察的儿童年龄偏大,没有刚出生的婴儿。后皮亚杰时代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用实验方法研究刚出生婴儿已经为许多实验室采用。胚胎研究也成果斐然。面对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开始放弃天赋决定论,接受天赋偏好(innate predisposition)论。卡氏的研究成果主要见于Karmiloff-Smith(1992)以及Karmiloff和Karmiloff-Smith(2001)。本文考察的是她理论中的婴儿实验基础。 从多模态感知系统的角度看,婴儿实验研究是多模态的,实验用的“刺激集”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或混合的。婴儿作出的反应涉及同一模态或模态转换。涉及同一模态的如:输入为视觉刺激,输出也为视觉反应。涉及模态转换的如:输入为视觉刺激,输出为吮吸(测量其强度或频度);输入为听觉刺激,输出为对视觉反应(测量“看”的时长)等。根据福德的模块化理论,涉及模态转换的实验有很大问题,因为个体模态自身的信息是封装好的。卡氏挑战福德的正是这个封装假设。上文说过,她认为婴儿的多模态感官还处在成长期,还没有封装。然而她自己也承认,支持她的观点的证据也是不充分的。 另外,输入感官模态跟输出感官模态之间的因果关系链含许多臆测成分,比如输出视觉模态的“看”,假如因果关系链牢固的话,那么从输出模态的“看”应该能够顺藤摸瓜,返回到输入模态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许多实验显示,其输出视觉模态都是“看”,而输入模态却多种多样,这种一个输出模态对多个输入模态的关系远没有搞清楚,还有大量的研究要做(见第5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的哲学反思
- 下一篇:英语母语学习者对汉语心理动词的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