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实证研究纵观:显性与隐性学习、知识、教学(2)


    二、显性与隐性认知研究的历史背景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认知心理学领域就开始关注显性、隐性学习和显性、隐性知识,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早的研究要从Reber(1967)这一力作算起。此后,心理学界、脑神经科学界、二语习得领域就开始对人类的认知系统展开了一场争执不下的辩论。辩论的焦点之一是人类的认知学习系统到底是由单一系统还是双重系统组成。有的学者使用人为创造的序列规则让被试学习,以便证实系统的存在。在实验第一阶段记忆学习后,如学习字母序列XXRTRXV与QQWMWQP,实验第二阶段要求被试从中总结出规则,并判断新的序列是否符合规则。结果发现,被试可以对序列正确归类,错误率在50%以下。有的研究使用专门的技术测量被试总结序列规则所用的反应时。这类反应时的测量一般在两种条件下进行:一种是测量可预测性序列的反应时,另一种是测量突然中断序列的反应时。有研究者利用反应时之差来证明:在突然中断之前的序列判断是一种隐性学习,其他则是显性学习。但在当时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多重或双重学习系统的提法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无法为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在功能上和神经元区域上的区分提供相应证据。到本世纪初,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执仍然僵持不下。
    在心理学界,以Shanks(2003)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源自一个单一学习系统。他指出,坚持多重系统(显性+隐性)的研究者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来证实不同系统的存在。实验中过半以上的正确序列判断不一定等于非意识行为,因为测试的方法仅来自单一的辨识(recognition)测试,并无其他测试结果相佐。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如Baars(2003)、Wallach & Lebiere(2003)等,利用不同的研究结果来为双重系统辩护。例如:Wallach & Lebiere(2003)利用Anderson & Lebiere(1998)的ACT-R①认知模型提出,双重系统的内容包括两种记忆和知识:陈述性和程序性记忆系统。陈述性记忆系统保存事实性知识,保存方式往往以组块形式,用大单位图式(schema)或事物脉络建立记忆框架,如:故事的开头、情节发展、结尾,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陈述性记忆系统是一种有意识、可控制的认知加工过程,而程序性记忆系统则是一种条件反射系统。这种系统的条件一旦满足,行为就可以发生。因此,以上研究者认为,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系统可以用来解释显性与隐性认知/学习的过程及区别。
    在脑神经学界,也有诸如Hazeltine & Ivry(2003)利用脑神经心理学证据来支持双重系统理论。他们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完成任务时,不同的大脑神经区域得到激活。如:当任务条件是单一任务时,脑前区运动皮层被激活;当任务条件是双重要求时,脑中区的后部运动肌、脑后区、基底核等区同时被激活,这些区域通常都与隐性学习相关。
    在二语习得领域,相同辩论也激烈展开,焦点主要集中在Krashen(1977、1980、1981)提出的两个二语习得概念上:“习得”(acquisition)与“学习”(learning)。Krashen认为,前者为下意识的行为,后者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许多学者对Krashen的两个系统的分类提出质疑,主要原因是无法用科学数据证实该系统的存在。例如,McLaughlin(1978)曾指出,现有的研究很难证实二语学习过程是“习得”还是“学习”过程,因为很难确定某一过程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的过程。但另一方面,Schmidt(1990、1994、2001)从九十年代起就开始据理证实,学习的有意识性(consciousness)对于研究学习过程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细分为几个独立的子系统,如意图/目的性(intentionality)、意识性(awareness)、注意(attention)、控制性(control)等。例如,意图性这一子系统,还可进一步分为顺便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与有意/有目的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注意可分为投入注意与非投入注意学习(attended and unattended learning),控制性可分为机械化与自动化控制(mechanical and automatic control)。Baars(2003)也指出,意识过程可以转换为可区分、可操作(operationalized)的测量单位。这一单位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可以观察行为或可以使用语言表达,二是有一定的测量准确度,三是有一定语言陈述的框架/条件,四是陈述须为有意识的过程。以上的新“意识”界定及新测量单位为研究二语与汉语的习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方法,极大地影响了近几十年来理论研究的框架、范围及实验方法的革新。在此基础上,N.Ellis(1994)提出了区分界限清晰的显性与隐性认知界定(详见下节)。此后,二语与汉语界的专业学者开始对显性与隐性两个处理系统进行科学探究,涉及问题包括:哪些因素影响两个认知系统,不同的学习过程如何交叉、接轨,如何对这两个系统进行外部教学调控等。这些核心问题将在以下几节详细讨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