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语法与汉语研究》简介 研究理念及重要概念详解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2:11:34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雅静 参加讨论
论文作者简介: 方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篇章语法与汉语研究》一文是对篇章语法理论的简要介绍,以及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文章分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包括:一、研究理念;二、信息流;三、篇章结构;四、互动因素;五、语法的连续性。下文我们简要介绍篇章语法的研究理念以及文中出现的重要概念。 篇章语言学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研究,关注交际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言谈过程的制约和对语言产品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门类:一是会话分析,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言谈过程的制约;二是篇章语法,关注交际—社会因素对语言产品产生的影响。篇章语法分析是以语法范畴为出发点针对跨句语法现象的分析,它关注不同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在语篇当中的地位和功能,关注交际互动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乃至语法手段的塑造。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文献中,话语分析和篇章语法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术语。 以篇章—功能为导向的语法研究有两个目标,一是描写,说明使用者如何运用语言形式;二是解释,回答“语言结构形式何以如此”的问题。解释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认知视角,二是社会或互动视角,三是历时视角。基于这样的理念,篇章语法研究者特别强调研究对象的自然性,研究自然发生的语言材料。 汉语方面篇章语法研究的专著有屈承熹的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研究范围包括小句的某些部分、复句以及段落。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作者重点介绍了篇章语法研究的一些主要概念。我们把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和解释。 信息流:功能主义语言学家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在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概念在人大脑中的认知状态是不同的,信息的传达必然涉及言者与听者的动态认知状态。从言者的角度说,为了使听者关注重要的内容,在处理旧信息(即言者认为听者已知的信息)与处理信息(即言者认为听者未知的信息)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一般来说,言者认为听者已知的信息,编码方式简单;言者认为听者未知的信息,编码方式繁复。 这里涉及到认知状态的概念,认知状态中除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中间还有易推信息,指的是受话人可以通过背景知识推知它的所指,处于半活动状态,可以在言谈过程中被激活的信息。 轻主语限制:句子的主语倾向于一个轻形式。就名词性成分来说,轻形式也是一个连续的概念,代词相对较轻,关系从句相对较重。各类成分的顺序可以描述为: 代词>光杆名词>代词/指示词+名词>限制性定语+名词> 修饰性定语+名词>关系小句 线性增量原则:指的是对一个陈述形式而言,无标记模式(默认的顺序)是从旧信息流向新信息。主语以旧信息为常,宾语以新信息为常。说话的自然顺序是从旧信息说到新信息。 轻主语限制和线性增量原则都是针对无标记句类的(一般认为无标记句是叙述句),疑问句、使命句等句类更多地受到互动交际模式的影响,在其他语用因素的影响下,有可能突破这两个原则,而把重要的内容先说出来。 单一新信息限制:指的是一个语调单位所能传达的新信息通常不超过一个,也就是说,“一次一个新信息”。语调单位就是任何一个自然语调框架内所发出的言语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韵律单位,同时也是一个基本的表达单位。 在口语中,单一新信息限制是制约表达单位繁简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话人要传达两个或更多的新信息,就会把它们拆开,使之成为各自独立的语调单位,也就是口语中常见的添加现象。在句法上的表现为,小句的题元结构倾向于只出现一个词汇形式的题元名词。 偏爱的题元结构:言谈当中,一个韵律单位与一个小句大体上是对应的。Du Bois发现,一个小句内部倾向于只出现一个真正的名词形式的题元。这种“一次一个词汇题元”的格局是高频的小句题元结构,被称为“偏爱的题元结构”。由于每次所能传达的新信息的量受到一定限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题元出现在同一个语调单位内部的情形极少。因此这个结论可以看作是对单一新信息限制的句法诠释。这个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汉语语调单位与句法结构类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复杂动态理论视角下的隐喻新释
- 下一篇:语法构式的事件结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