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上声的听感范畴(10)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20 《中国语文》(京)2014年4期 王萍 石锋 荣蓉 陈 参加讨论
7.讨论 7.1上声是低平调 本文的考察表明,上声在二字组前字和后字时可以为低平调。Maddieson(1978)提出:平调是一种以水平音高为其可接受的变体的声调。而且该定义不考虑那些由于和邻接声调及音段联合发音、跟语调模式重叠,以及因边界现象而产生的音高变体。根据Maddieson(1978)关于平调的定义,并结合本文的结果,上声可以定为低平调,又有低降调、以及其他保留低特征的变体。 7.2对角测试法 “对角测试法”(石锋等,待刊)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据此可以得到普通话各个声调的听感空间,进而得到普通话声调的整体听觉空间。对角测试具有极值特性,即通过它得到的是边界的极值,而不是中间值。有时候这种极值会得不到,从而出现“边缘界限”,要通过顶点的移动才能得出来交点位置。此方法还可以应用在不同方言、以及其他声调语言的听感研究中,并且不断丰富发展。 本文初稿曾在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第20届年会(2012.8,香港)上宣读。美国堪萨斯大学张杰教授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注释: ①陈曦丹(2012)关于上声和阴平的听辨实验结果材料、李舒(2012)关于上声和去声的听辨实验结果材料、王秀秀(待刊)关于上声和阳平的听辨实验结果材料均已分别出现在所引用的文献中,我们将其结果再整合进本文,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分析。 ②虽然指责-职责、军法-军阀两词对的辨认曲线无交点,但它们的辨认曲线分别在19St、9St处已经非常接近,所以暂且将19St、9St作为二者的边界位置。 【参考文献】 [l]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1985《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曹文2010《汉语平调的声调感知研究》,《中国语文》第6期。 [3]陈曦丹2012《普通话阴平和上声之间的听感分界》,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 [4]邓丹2007《普通话多音节韵律词的实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 [5]李舒2012《普通话上声与去声的听感分界》,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 [6]林焘王士元1984《声调感知问题》,《中国语言学报》第2期。 [7]刘娟2004Perceiving boundary between the lexical rising tone and the falling-rising tone.石锋、沈钟伟(编),《乐在其中——王士元教授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8]平井胜利1982Zhōngguó huà,采华书林。 [9]荣蓉2012《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听感分界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2期。 [10]沈炯1999《汉语音高载信系统模型》,《中国语言学的新进展——庆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华诞》,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11]石锋王萍2006《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中国语文》第1期。 [12]石锋冉启斌2011《普通话上声的本质是低平调—对〈汉语平调的声调感知研究〉的再分析》,《中国语文》第6期。 [13]石锋王萍荣蓉梁磊待刊《汉语普通话阴平调的听感范畴》。 [14]王力1979《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 [15]王大佐2012《阳平和上声的听感分界》,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 [16]王萍石林石锋2012《普通话陈述句中的音高下倾和降阶》,《中国语音学报》第3辑。 [17]王秀秀待刊《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听感分界初探》。 [18]王韫佳李美京2010《调型和调阶对阳平和上声知觉的作用》,《心理学报》42卷第9期。 [19]王韫佳1993《北京话声调微观变化的实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 [20]吴宗济1981《普通话语调的实验研究——兼论现代汉语语调规则问题》,中国语言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改定稿《普通话语句中的声调变化》,《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 [21]伊藤敬一1986《在日本汉语教学上的两个问题》,《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2]余霭芹1986《声调教法的商榷》,《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3]曾金金2008《华语语音资料库及数位学习应用》,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24]张洪明2012《跟形态句法相关的韵律问题》,南开大学学术报告。 [25]赵元任1933《汉语的字调跟语调》,载《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 [26]Chao, Yuen Ren(赵元任)193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nglish intonation(with American variants)and its Chinese equivalent,《中研院史语所集刊》外编(《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 [27]Howie, John Metcalf 1970 The Vowels and Tones of Mandarin Chinese: Acoustical Measurements and Experiments. Ph. D. Thesis at Indiana University. [28]Lin, Mao Can and Yan Jing Zhu 1991 Tonal coarticulation patterns in quadrisyllabic words and phrases of Mandarin.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Aix-en-Provence,France. [29]Maddieson, Ian 1978 Universals of tone. In Joseph H. Greenberg (ed.),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Vol. 2: Phonolog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0]Shen, Xiaonan(沈晓楠)and Maocan Lin(林茂灿)1991 A perceptual study of Mandarin Tone 2 and 3, Language and Speech, 34(2). [31]Wong, Patrick C. M. and Randy L. Diehl 2003 Perceptual Normalization for Inter-and Intratalker Variation in Cantonese Level Tone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6. [32]Xu, Yi 1994 Production and perception of coarticulated ton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5. [33]Xu, Yi 1997 Contextual tonal variations in Mandarin. Journal of Phonetics, 25. [34]Zhu, Xiaonong(朱晓农)2012 A Classification of falling Tones.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