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语言学研究中的跨学科隐喻(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59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杨旭 参加讨论
雕塑的故事 一位雕刻家正在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刻逐渐成形,头部、肩膀、手臂、身躯、眼镜、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笔者初读这个故事是在高中的语文题中,它被拿来作为作文材料,要求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如今重读这个小故事,仍然惊叹于小男孩的美妙想象力,也为雕塑家的诗意回答所折服。那么它跟语言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语言学背景下,乔姆斯基就是那个小男孩:他假设大脑里存在一个语言获得装置(LAD),犹如小男孩认为雕像藏在了石头里。这种想法美丽而富有启发,但却把雕塑家的作用给忽视了。雕塑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忽视了石头里毕竟有石头的存在。只有石头和雕塑家的匠心相结合,才可能产生出“可爱的小女孩”。 我们可以用“划分词类的目的”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正如郭锐(2002:61)所言,划分词类的目的涉及到对整个语言结构的态度。郭锐仿照Householder(1952)把结构主义语语言学家划分为“变戏法派”(Hocuspocus group)和“上帝真理派”(God’s truth School),把汉语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分成了这两派。“变戏法派”是为了讲语法的方便(王力,1955;吕叔湘,1955;吕叔湘、朱德熙,1951;袁毓林2010),其表述如:“词类作为一种认识和描述语言结构的概念系统,应该追求简单、好用等实用的目标,而不必斤斤计较于‘客观存在’等形而上学的教条。”(袁毓林,2010:408)上帝真理派是为了揭示语言结构的客观存在(文炼、胡附,1954;陆宗达,1953;郭锐,2002),其表述如:“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把语法性质相同或相似的词归在一起。”(郭锐,2011)按照我们的隐喻,“变戏法派”就是雕塑家,“上帝真理派”便是小男孩。结论不严自明,两者都是片面的。 犹如雕塑涉及主观(雕塑家)和客观(石头)两个因素,划分词类也是一个主客互动的过程,兼具“上帝真理派”所宣称的客观性和“变戏法派”所宣称的主观性。首先,词类范畴化具有客观基础。因人类都处于客观空间之中,都会有事体(Thing)和关系(Relation)的区分,所以名动区分也许是语言的共性(沈家煊,2015)。此外,Croft(1991,2000)提出普遍语法可通过类型学所发现的跨语言变异模式得到揭示,词类的类型学标记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变异模式,认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些句法范畴属于类型共性,说明词类范畴化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其次,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的心智过程,所以词类范畴化也带有主观性。词类范畴化属于一种命名过程,而“命名活动多用转喻”(王寅,2009),故符合“命名转喻论”(王寅,2014)的命名机制。假如说词类是一头大象,那么我们都在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地确定词类。这种词类的不同可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突显”和“转喻”等概念予以解释。这种兼具主客、主客互动的解释才更符合词类范畴化的实际。 这种态度影响到了对语言和言语关系的认识。上面一节只涉及从语言到言语的单向关系,即自上而下,这也是最容易注意到的一个方向。但“意义潜势”又来自哪里呢?假如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话,会发现,如同理论究根到底来自实践,意义潜势其实来自语言使用。语法化的研究表明,语言变化多依赖于重复或使用频率,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语法的本质,从而诞生了基于使用的语法(主张语法受语言使用影响)(Bybee,2010)[6] 。受该语法观的启示,我们主张:语言和言语存在双向互动,语言从根本上来自言语,即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甚至可以仿照高中背过的“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把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总结如下(虽然比较笼统): (1)言语是语言的基础,即言语对语言具有决定作用。言语是语言的来源、语言发展的动力、语言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语言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语言对言语有反作用,规范的语言对言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不规范的语言则有阻碍作用; (3)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但是语言和言语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韩礼德利用“气候”和“天气”的类比来说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也是一种隐喻),就符合这种辨认关系: 我再次使用关于天气的类比:实例观察者是气象员,它们的语篇是每天的天气模式,显示气温、湿度、气压、方向等方面的变化。这些数据都可以观察、记录和测量。系统观察者是气候学家,他从整体概率方面为某一指定气候区域的整体潜势构建模式。在前者看来长期的天气模式成为后者的一个限定的气象系统。这里只有一组现象:雨量、大气团运动等天气过程,详细观察的话是语篇,深度观察的话是系统。但是有件事情非常明确:我们作为实例观察者,观察的天气越多,解释气候时(作为系统观察者)的表现则越好(韩礼德,2015:74)。 [6]可参考笔者拙译: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1c7e6b0102x96k.html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