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杨旭:语言学研究中的跨学科隐喻


    【摘要】约翰·霍兰说,隐喻之运用是创造活动的中心。文章结合薛定谔的猫、雕塑的故事、背景错觉和盲人摸象四个隐喻,探讨了它们可以为语言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在此基础上倡导语言学家应有意识地和其它学科建立跨学科隐喻,从其它学科中汲取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营养。
    【关键词】隐喻 语言 言语 词类 语言学
        【作者简介】杨旭,男,复旦大学中文系2017级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语法理论和现代汉语语法。
    引言
    感知系统大部分是由隐喻定义的(Lakoff & Johnson,1980),它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既然隐喻大量地、根本地存在于科学文本中,作为一门领先科学的语言学(Greenberg,1973)当然也不例外。例如王士元(2008)曾把语言演化比作“马赛克镶嵌”(mosaic),强调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把各种成分拼凑起来,以便支援新的认知功能,亦即语言。[1]有学者把这种科学共同体所使用、具有重要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的隐喻称之为“科学隐喻”(metaphor in science),它在科学活动中的合法性地位和重要意义正在得到科学哲学界的普遍承认(郭贵春,2007)。Holland(1998)曾指出,“隐喻和模型的运用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当作为目标的问题在已存在的学科中无法解释时,熟悉一些‘相近’学科的知识,非常有助于从源到目标的转换。” [2]此时,隐喻所涉及的认知域来自不同的学科。如果这些学科之间单向、双向乃至多向的投射非常多的话,我们便可以有意识地在它们之间寻找投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建立一种“跨学科隐喻”。站在语言学的立场来探讨跨学科隐喻,可以是从语言学到其它学科的投射,例如结构主义方法被应用到了语言学之外的其它领域;也可以是其它学科到语言学的投射,例如上面所举的王士元(2008)的例子。下面我们重点关注后者,也就是从其它学科到语言学的单向投射。正文分享的几则隐喻包括“薛定谔的猫”、“雕塑的故事”、“背景错觉”和“盲人摸象”,分别来自物理学、文艺领域、心理学和佛教经典。许多语言学家或多或少地引用过这些隐喻,笔者在此汇总有两个动机:一是系统地呈现给大家,因为这些经典“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卡尔维诺语),相信它们还会继续给语言学研究带来启示;其次,笔者也想结合个人的研究,阐述对一些问题的尚不成熟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大方之家的批评和指正。
    [1]1965年诺贝尔奖得主Jacob曾把演化比喻为一个东修西补的工匠,这和王士元(2008)的比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中文版参见陈禹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版第215、219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