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音学 >

汉语普通话上声的听感范畴(6)


    上声与阴平的边界位置、峰值位置、区分峰值在不同条件下差异显著。前字对比组,边界位置的平均值为15.9St,峰值位置的分布区间为[14-19]st之间,区分峰值的平均值为79%。后字对比组,边界位置的平均值为11.3St,峰值位置的分布区间为[10-13]st之间,区分峰值 
    的平均值为59%。所以,二者的边界位置相差达 4.6St,峰值位置的分布区间相差6St,区分峰值相差20%。 
    声调听感范:目标字为前字时,上声范围为69%;目标字为后字时,上声范围为23%。目标字在前时,感知为上声的范围远远大于阴平;而目标字在后时,感知为阴平的范围远远大 于上声。 
    
    前字对比组比后字对比组“边界位置”显著后移偏大:阴平前字(16.4St)>阴平后字(10.4St)6St,阳平前字(17St)>阳平后字(11.8St)5.2St,去声前字(14.4St)>去声后字(11.7St)2.7St。 
    前字对比组,参照字是阴平、阳平、去声的词对,它们的分界位置的半音值都显著增大,这 表明,相对于词首,高调在词末有更强的参照作用,能够提高上声的感知阈值,扩大上声的感知范围。 
    以上分析说明,参照字的位置对于目标字声调的辨认和区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上声是低平调,214的尾音4起对偶支撑作用,是边界调的表现。目标字在前时,后面有参 照字,可以起到同样的尾音支撑作用,凸显低平调的对比,更容易感知为上声;目标字在后时,缺少尾音的参照,更容易感知为阴平(石锋等,待刊)。 
    上声和阴平是调阶的区分,二者的边界位置随目标字的前/后位置,变化幅度很大。具体来说,目标字在前的边界位置(69%)比目标字在后时(23%)提高了46%,已将近调域的一半,因此上声和阴平属于动态边界。 
    3.2上声和去声的听辨实验(李舒,2012) 
    经过实验结果的测算,得到“上声—去声”的辨认边界位置、区分峰值和峰值位置,见表6。 
    
    上声和去声是调型的区分,这个实验的意义是确定了上声跟去声的起点分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