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概念叠加的语用动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22 未知 李冬梅 参加讨论
摘 要:概念叠加是指两个及以上同义或近义成分共现的结构。通过对概念叠加的“强调”功能的内涵进行重新探讨,认为“强调”可以分为重要性维度和主观性维度。在重要性维度上,概念叠加使自身或小句获得语义焦点;在主观性维度上,叠加结构强调言者主观态度,并与反预期范畴密切相关。 关键词:叠加;经济性原则;主观化;反预期 作者简介:李冬梅,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方言的变异与变化——黑龙江站话濒危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18YYD398)阶段性成果。 概念叠加也被称作同义连用、同义反复或语义冗余,指同义、近义或具有蕴含义的成分在句法中共现的结构,例如: (1)我是昨天凌晨赶到的,对森达仅仅才做了半天的考察,全面情况还不很了解1。 例(1)中“仅仅”或“才”都表示量少,可以单独删除而不影响句子的逻辑意义或句法合格性,二者形成了概念的叠加。因为叠加成分在句法上和语义上都非必要成分,因此,其作用必须从语用层面探求。一般认为概念叠加表示“强调”[1,2],即通过重复说明相似的意思,以达到强调的效果。但这种强调效果的内涵还有待更加深入细致的挖掘,强调的原因、具体语用效果在研究中实际还未予以充分揭示。本文认为概念叠加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论述,第一是从重要性维度,它强调了自身以及所在小句的信息的重要性,使自己得到表达焦点;与此同时,使得所在小句成为前景句,或者即使是本身是背景小句,也在某种程度上吸引读者注意该背景小句,从而增加该句的前景化权重。其二是从人际功能上看,概念叠加相对于未叠加的表达来说,更加体现了言者的主观情态,表达了言者对于所表述事实的主观看法和态度。 一、概念叠加与前景权重 如上所述,概念叠加成分首先可以加强自身的语义焦点。从语言象似性上看,表述越复杂的成分信息量越大,概念叠加同样如此。形式的叠加带来聚焦功能,调动读者注意该信息,使之成为前景句或者语义重心,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加性成分。叠加成分有时本身就是语义焦点,如在“他仍然还在图书馆”中。“他之前在图书馆”是听者已知成分,这时“仍然还”本身就是焦点性成分,经过叠加之后焦点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而有时它更可能作为一个焦点算子,指明其语义联系成分是焦点。例如“就只有老李没来”中的“就只有”作为焦点敏感算子,指明“老李”是焦点,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有”叠加仍然强调了自身,即强调了“别人都来了,仅仅只有老李没来”的意思,即在指明焦点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了听者的注意。 概念叠加成分使自己得到焦点,进而在语篇上可以使所在小句成为前景小句,或者增加所在小句的前景化的权重。除了其本身即是背景句的标记(例如“如果”),概念叠加很少出现在背景化小句中,即很少出现在定语从句或者因果等附属从句。以“还”为例,未叠加的“还”可以自如地用于定语从句和条件附属从句中,例如: (2)还没走的雪瑛大急,长栓也跺脚埋怨:“你看看,有他什么事,坏了吧!” (3)李云经虽然还是个孩子,可他来到马来西亚一看,才知道像他这种年龄的小商人多得很。 例(2)是“还”用于小句定语,而例(3)用于条件从句,都属于背景从句。因此,虽然在句法上以上两例可以替换为“仍然还”,但是替换以后显得赘余,因此在语料中概念叠加用于背景从句的比例不高2,“仍然还”更常用于前景,如: (4)因此,即使在李庄这样封闭、清苦的环境里,她仍然还能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和丰满。 我们认为本文的“加强前景权重”接近于传统的“强调”说,但汉语中的概念叠加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体现言者强烈的主观态度,即具有较高的主观性,下面具体分析。 二、概念叠加与主观性 两个近义词汇叠加形成叠加结构,如果只追求客观逻辑语义,其中任何一个成分都足以承担表达任务,那么叠加上去的另一个看似完全可以删除的成分所表达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客观语义,而更有可能是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感情和立场。通过对易发生叠加的副词和连词的归纳,可以发现它们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如果进一步明确,可以认为它们多数与某种反预期意味相关。这种反预期意味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和角度进行认识。 (一)具有反预期的成分更具发生叠加可能性 概念叠加尤其是副词的概念叠加结构,其来源副词常常本身就具有某种反预期语气义,叠加以后更加强调了这一含义,表达出超乎言者或听者预料的语气。例如“仅仅才”强调数量少于预期,“仍然还”强调持续时间长于预期,至于“竟然还”“偏偏就”“但却”等则更是本身就是用于意料之外或者转折连词。我们以“仅仅才”为例,首先看“仅仅”的用例: (5)云层里一架超音速战斗轰炸机呼啸而来的声音,它仅仅在云层外露了几秒钟,而后机首上仰又没入了云层,一个小迎角投弹。 从预期角度看,句中并不包含任何预设,只是在客观陈述事件发展过程,这时如果添加“才”显得多余。相反,使用“仅仅才”的语句一般都暗含一个相反性预设,例如: (6)然而,谁又能想到,仅仅才半年时间,这位新闻界的强将便被病魔击倒。 类似例(6)的语境是“仅仅才”使用的典型语境,其中暗含“新闻界的强将被病魔击倒”这样的事件发生时间应该远远超过半年的预期,而事实却与这一预期相反。这当然与“才”本身的意义用法有直接关系,但叠加方式本身也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二)微量叠加与隐性否定 当概念叠加的来源性词汇本身就表达某种弱肯定态度,将两者进行叠加进行强调则更突出这种微弱性,从而有可能使“弱肯定”进一步演化为隐性的否定。下面以“好像X一样”和“如果要是”为例,说明这种隐性否定态度立场。 “好像”表示事物间的比拟,进而表示“不十分确定的推测判断或感觉”[3]261,“一样”表示“相似”[3]610。因此,在比喻、比拟、类比性举例的用法中,“好像X一样”与“好像X”的逻辑意义是等值的,甚至于“好像X一样”可以表达象似度更高。比如“好像鲜血的颜色”和“好像鲜血一样的颜色”,后者更加强调和肯定了其颜色的一致性。但是当表示“不十分确定的推测或感觉”时,“好像X一样”可以表达出反事实意味,而单用“好像”则只表示可能性的推测。例如: (7)总算,宋建平来到他的床前了,“感觉怎么样?”口气是职业的,好像根本不认识他一样。 (8)这般人的面前横着一道深渊,但是他们竟然毫不迟疑地向着它走去,好像不知道一样。 例(7)(8)中的“好像X一样”暗示“他们其实原本知道”,表达“只是表现作不知道的样子”的意义,如果“一样”删除,变为“好像不知道”,就失去了这一意味。 在叠加形式“如果要是”的使用中存在类似的情况。“如果要是”在CCL语料库中只有87例,但所有的“如果要是”都可以变为“如果”或者“要是”的单一形式,二者逻辑语义上没有什么差异。那么语言使用者为什么要使用“如果要是”这样的双重假设形式呢?其中在句法上可以观察到的倾向是“如果要是”本身既可在主语前也可在谓语前,但在87例中只有5例在主语前位置,其余都是位于谓语前或者主语省略。除了这一句法倾向外,如果单从语义的细微差异上去看,我们认为使用“如果要是”的叠加形式往往具有一种对所举假设更加审慎的态度。这种审慎的态度形成了一个假设条件重要性到可能性较小到隐性否定的连续统,例如: (9)如果要是走漏了消息,让他提前有所提防或者畏罪潜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0)如果要是还能了解到作者为了对价格理论进行实证研究而出现于香港街头手持橘子高声叫卖——正所谓“卖橘者言”——的话,读者便不难想象出此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了。 (11)先生,如果要是急着用零钱花,请把这个拿着。 例(9)中的“如果要是”强调走漏消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例(10)的“如果要是”则表达了作者认为该条件具备的可能性较小,句子中“还能”的使用以及较长的描述性条件句已经暗含了作者其实预料到“读者”对这个事实不会太了解,因而使用“如果还是”。正因为“如果还是”暗含微弱的可能性,因而它可以用于某些礼貌性的表达,如例(11),当施舍给别人钱时需要考虑对方面子,由此需要将对方需要钱的可能性调到最小值。因此“如果要是”的叠加在这里使用最为合适。 “如果要是”叠加还可以表示反事实假设,例如: (12)如果要是没有老年人的话,年轻人可能既不知道自己是哪儿来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哪儿去。 进而表达言者对所假设内容主观情感态度上的否定,例如: (13)如果要是有什么人想把这样的一个村主任,跟那些罪恶、黑暗、无耻、虚伪、凶残、暴戾、卑劣、阴险、奸猾、贪婪、奢侈等等恶行联系起来,那是以怨报德,狼心狗肺! 根据对所搜集到的81例“如果要是”进行统计,反事实用法27例,表达言者相反立场的用法22例,二者相加占语例的60%多。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如果”本身也可以表示反事实、反对立场的主观态度。我们在《新结婚时代》搜索“如果”独用50例,其中反事实和反立场用法相加约占50%。我们所强调的只是由“如果要是”表达时,这种态度得到了加强。因此若只是非常自然的假设,只能使用“如果”,使用“如果要是”会显得拖沓多余。如例(14)就很难使用“如果要是”: (14)你上完了课后,顺路去一趟,先感受一下。如果感觉好,我就替你引荐,怎么样? 在连词各意义范畴中,假设连词的形式最为复杂多样,也最容易发生叠加。类似“假使、假如、假若、如若、倘若”等这些词都是叠加后再词汇化。而现代汉语中的“如果、万一、要是”等连词不仅自身可叠加,还可以与助词“的话”以及由“说”虚化而来的假设连词进行叠加。假设连词之所以在形式上频繁地更迭以及叠加出于同一个动因,即假设经常需要强调其假设的条件的重要性以及某种隐性否定意味。 (三)否定叠加与主观否定 否定的概念叠加是汉语中较为引人注意的类别,江蓝生列举了“差点儿没VP、难免不VP、没VP之前、除了X之外”等几种否定叠加结构[4]。我们认为,其中冗余的否定词“没、不”不是逻辑否定,而添加以表达言者的主观负面态度,或者强调对立立场,如“难免不X”中的“X”往往是负面词汇,如“尴尬、难过、伤心”等,其中的“不”的添加实际就是言者负面态度的突显。下面以“差点没”对这种主观否定进行深入分析。 “差点儿”包含两个语义要素:[极其接近X][未X],而“没”的语义就是[未X],吕叔湘[3]112认为“没”是否是冗余性叠加取决于说话人是否希望这一事件的出现,例如: 希望的事情 不希望的事情 a.差点考上了(没考上) c.差点死了(没死) b.差点没考上了(考上了) d.差点没死了(没死) 对于期望发生的事情,如例中a、b的肯定和否定结构都是成分意义规则性加合,因此b句“差点没考上”不是冗余叠加结构。而对于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式即c句是规律性组合,而d句“差点没死了”中“没”没有起到逻辑否定作用,是冗余的,这时的“差点没”是概念叠加结构。那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没”可以作为羡余成分出现呢?江蓝生从认知经验上说明这一现象。她认为对于希望的事情,差一点考上和差一点没考上都有表达的必要,但是对于不希望的事情,差一点死了有表示的必要,而当一个人已经死了,究竟在死之上到底是多少距离其实并没有人关心,因而d句原本的含义本身没有任何表示的必要[4]。但是按江文所说,d句位置的语义无表示的必要,那么这一形式应该缺失,为什么还会出现“差点没死了”这样的冗余表达式来表达与c式完全相同的内容?我们从CCL语料库中随机选择50例“差点没”进行统计,其中有9例是属于a式的情形,“差点没X”=“X了”,这个结果也与范晓蕾统计相符[5]。但我们进一步观察剩余的41例,会发现其中有高达35例的用例中的“差点没”并不用于强调“无限接近X”或者“未X”,而是表达某种夸张意味。例如: (15)民警闪电般地抓获了这四个流氓团伙。群众拍手称快,高兴感激的百姓差点没把派出所门槛踩破。 (16)所有的观众顿时目瞪口呆。答案完全正确。震耳欲聋的掌声差点没有把屋顶掀掉。 (17)他的下巴差点没跟着她的话一起掉下来。 以上例句中的“差点没X”中的“X”是一种反事实的夸张性的表达,掌声不可能把屋顶掀掉,此时的夸张尤其需要借助“没”进行表达,因为夸张本身就违反会话原则真实性准则。而“差点儿”本身尽管蕴涵否定,但是是一种非显性表达,而添加上的“没”才能清晰告诉听者以下将进入虚拟的而非真实的话语空间。听者不需要计较该句子的精确的真实性,只需要体悟其中言者所传递的主观体验和夸张态度。因此,这里的“没”不是客观的否定,而是主观否定标记。进入到虚拟维度的夸张,本身广义上也是一种反预期表达,它必须是非常规经验中的事件。 综上,概念叠加结构的语用动因可以从两个维度说明,一是重要性的维度,二是主观性的维度。从重要性维度来看,概念叠加可以突出语义焦点,进而增加所在小句的前景化权重。从主观性角度来看,概念叠加具有反预期内涵,这表现为具有反预期意味的词更容易发生叠加,同时对微量的强调会导致隐性的否定,而对本来隐性的否定进行显性表达可以使否定更加突显,从而使其变为非逻辑意义上的否定,而是主观强调性的否定。因此强调的内涵可以概括如下: 三、结 语 江蓝生、王姝都认为叠加结构是通过类似合并同类项的操作演化而来的,如“现今+如今”可以生成“现如今”,“差点没VP”也是“差点VP+没VP”整合而来[4][6]。这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整合观。但本文认为大多数概念叠加本身就是句法的合法叠加。例如“还仍然VP”就是“还+仍然VP”。而否定叠加结构较为特殊,它是在原结构基础上由于主观突显的需要而添加否定词形成的。例如“没来之前”,如果从合并同类项角度来看是“没来+来之前”,但实际上,“来之前”和“没来”不具备等义性。“他来之前我们把一切做好”成立,但“他没来我们把一切做好”不成立。因此,说话人头脑中不可能出现“来之前”和“没来”的混淆从而产生合并同类项,我们认为它的产生原因就在于说话人认为“之前”不能体现出“没”这一重点。王灿龙认为“VP之前”强调临近VP的时间点,而“没VP之前”则强调VP之前的时段[7]。这也说明“没”是因为强调才在“来之前”的语法结构上添加的,使其原本不明晰的否定意义得到主观突显。 参考文献 [1]马彪.浅谈同义反复辞格[J].求是学刊,2005(6). [2]张炼强.羡余成分说略[J].语文研究,1990(2).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江蓝生.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J].中国语文,2008(6). [5]范晓蕾.再说“差一点”[J].中国语文,2018(2). [6]王姝,王光全.论叠加结构[J].汉语学习,2014(4). [7]王灿龙.“VP 之前”与“没( 有) VP 之前”[J].中国语文,2004(5). 注释 1除特别说明外,本文其他例句均来自于北大汉语研究中心CCL语料库。 2但是只要是焦点所在,概念叠加也并非完全不能用于定语从句。如“刘果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如此认真地在等待一个仅仅才认识几天的女人”,在本句中“如此认真”和“仅仅才认识几天”形成对比,这时“仅仅才”虽然在定语位置,但也承担表达重心,可见决定是否叠加的关键还在于是否是焦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