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趣玩小西游记》:始于敬畏,终于艺术


    


    传统文学经典的改编一直是儿童文学出版界讨论的重要议题。名著《西游记》老少咸宜,受众群体最广泛,因而《西游记》的改编还涉及从成人读物到少儿读物、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化问题。
    当下图书市场上充斥着海量的文字被割裂、篡改、简化、误读,图画粗制滥造的《西游记》改编本,致使原著的人文和审美双双沦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毛虫童书”策划推出了《趣玩小西游记》系列。《趣玩小西游记》的文字脱胎于深受儿童欢迎的1986年版《小西游记》,由儿童文学作家鲁兵亲自执笔,图画由长期从事儿童书刊美编的吴儆芦精心绘制。此书由儿童图书界难得一见的两位大师级老先生联袂创作,是名副其实的名著名编名绘版。
    首先,此书彰显了现代的儿童本位观。鲁兵对读者群体有明确定位,即学龄前到小学中低年级的儿童,并针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做如下调整:一是结构上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孩子更喜颇有儿童心性的悟空,于是删去唐僧的前尘往事;孩子爱看善恶对决,于是删去和师徒四人战胜妖魔关系不大的内容。二是内容上强化冲突,制造波澜。原著本来就极富传奇性,鲁兵进一步删去枝节使其更具戏剧冲突。这既符合低幼儿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生理特点,又暗合儿童故事思维的心理特征。三是语言上既明白晓畅,又纯正规范。真正做到“既美听,又可读”。
    其次,此书坚守了原著的人文精神。原著最具文化普适性的主题是不畏艰难的取经精神。儿童的身体和精神皆需成长,成长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历程。“学以成人”既是儒家的修身目标,也是取得真经的隐喻。最初猴王在花果山上整天吃喝玩乐反生厌倦,故而鲁兵把猴王离开花果山的起因界定为外出拜师学艺。离家是儿童成长的经典姿态,也是英雄成长的起点。猴王陷入困境、离家历险、愿望满足、重返家乡的叙事模式便是儿童将要经历的人生之路的象征,而且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完美体现。
    最后,此书关注儿童视觉素养的培育。这主要来自于吴儆芦的用心。他手绘400余幅图画,仅草图的修订就不下3次,绘制历时4年,刻画的近200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吴儆芦深厚的艺术功力也使此书的审美趣味上乘。比如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就深得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精妙,吴儆芦的初心就是“要尝试让孩子窥见中国的艺术的宝库,比如戏曲中的动作、古画里的意境、历代人物造型、不同地域的传统服饰、古代壁画的元素……这些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
    透过此书可以看到,传统文学经典的儿童文学改编不因受众年幼而轻视,应有敬畏之心,文字缩写但不能矮化,图画趣味但不失高贵,同时不放弃对人文精神的守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