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炳银:《大国担当》,与魔鬼博弈


    王锦秋、洪建国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担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用真实的文学记述表现了中国在世界重大事务问题上的担当精神和行为。2014年2月前后,西非地区再次爆发埃博拉疫情,是当时已经直接威胁和对世界人类产生极大危险的重大灾难。灾难导致数百人死亡,也给世界带来恐慌和很大不安。灾难当前,中国政府自觉担当大任,迅速做出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开赴塞拉利昂参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行动。中国政府自2014年9月16日至2015年3月25日,在埃博拉疫情最为猖獗肆虐的5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派出三批124人的医疗队,与这种危害甚烈的重大病毒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胜利,全身而归,创造了人类战胜重大疫情的空前奇迹。报告文学《大国担当》作为人类抗击病毒,置身灾难事件现场的珍贵记述,自然会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具有永久的价值意义。
    “大国担当”是一种国家意志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立场行动的选择表现,清楚地表现着这个国家的价值取舍和是非原则。中国政府的行动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担当精神,表现了伟大无私的国家性格和意志力量。同时,国家的意志和力量是需要通过具体人的行动来落实和体现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担当》,就是来自这些身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最前线的采访和陈述,具有很强的现场感、真实性和惊心动魄的力量。
    王锦秋、洪建国是抗击埃博拉疫情队伍中的一员,他们的经历和直接的观察体验为这部作品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持,让这些纪实文字带有鲜活的生命体温与形象力量。作品从医疗队组建、各方面物资筹集、开赴前沿的直接战斗到当地展开活动的艰难、各个岗位上人们的互助协同、给予患者的真诚关爱与救助,再到在抗击过程中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方法创新、高尚无畏的行动等,给读者提供了近距离、深入、全面了解这次战斗的全景感受。在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个人记忆被两位作者通过书写变成一种集体记忆之后,这样的记忆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记忆,成为了人类战胜病毒疫情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章节。这样的书写因为中国、中国人的直接参与记录而打上了中国印记,成为大国担当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大国担当》采用了开放的资料信息收集发掘方法,将自我因为工作限制而没有接触到的医疗队的人物事迹,给予了全面的描述。作品关注和描述更多的是医疗工作者与怀疑病毒感染者和感染者直接面对的情形,医疗工作者自身的防护,对对方的仔细检测、留观,对每一个对象的科学态度和人道关怀等。通过这些细节,作品非常真实具体地描述了医疗队员们无私高尚的品质、勇敢智慧的作风、珍贵的精神情感。在医疗队组建之初,就有人告别重病艰危的亲人,报名加入;在非常风险的抗击现场,有人不顾风险,冲锋在前;在各种危机事件出现的时候,有沉着智慧、勇于担当的领导等等。作品中,李进、王新华、秦恩强、段惠娟、秦玉玲等的人物事迹,都给人以强烈的触动和感染。可以说,每一位参加医疗队的成员的经历,都构成了一种感人的传奇。作品对这些人物精神和情感的精彩书写,是大国担当最好的注脚,很好地转递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正是在这些能够使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理解得透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在抗击埃博拉疫情的过程中,出色地彰显了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大国担当精神和英勇作风。
    对于一个重大事件的文学记述,时常会使作者处于事实记录和文学表达的两难境地。在事实本身就具有个性力量的时候,对于事实的忽略会是一种失误;可在充分尊重事实的时候,文学的表达又容易受到限制,所以,写实文学写作时常在这些地方表现出书写的困难。《大国担当》虽然也可以见出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的两难情形,但总体上还是获得了平衡。作品中有事件过程,有情节故事,有精神高标,有情感显露,有激烈战斗,有从容节奏,有异国情调,有中国文化表现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需要书写和一定会给历史留下痕迹的有价值的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