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张宪文:《蓝天蔚年谱长编》,“为四百兆民众奋起而事干戈”


    
    辛亥百年之际,我和几位南京的教授出版了研究辛亥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活动为主的《共和肇始》。我们希望在若干年之后,就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功过是非,给予更客观、真实的判断;同时也期待将来有更为充实的材料出现,补足我们对于辛亥时期历史这一宏大篇章的认知。
    近期,我欣喜地看到一部填补空白的《蓝天蔚年谱长编》问世。作者以无比的毅力完成了这部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其中艰辛,恐不足为外人道也。一部年谱长编可视作从微观入手的“宇宙之简编”(赫胥黎语)。如我们每一个渴望真知的学者,都能从最浅最实处做起,抱着必定完成的决心,成就与贡献将不期而至。
    蓝天蔚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几乎所有的阶段,对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史和军事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作为历史人物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关于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从而导致人们对他了解不多。
    我着重指出一点:1913年《民立报》刊载宋教仁于1910年提出的反清革命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为中央革命,联络北方军队,以东三省为后援,一举而占北京,然后号令全国,如葡、土已事,此策之最善者也;中策在长江流域各省同时大举,设立政府,然后北伐,此策之次者也;下策在边隅之地,设秘密机关于外国领地,进据边隅,以为根据,其地则或东三省,或云南,或两广,此策之又次也。”
    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不到三个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响应。南京光复后,同盟会中部总会对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筹建厥功甚伟,确定了同盟会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的强势地位。
    结合以上,再研读《蓝谱》中的相关史实。我们可以知道,宋教仁所言最善之上策,乃为“士官三杰”吴禄贞、蓝天蔚、张绍曾诸新军将领暗中筹措运行。1911年4月,清廷举行永平秋操,新军限十月上旬集中滦州待命。时任东三省第二混成协协统的蓝天蔚与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密约,乘此秋操,新军实弹射击,先将禁卫军扫清,再整军入京,密约武汉同时举兵,使清廷首尾难顾,一举灭之。及秋操临近,事机泄露,武昌起义业已发动。清廷撤退禁军,停止秋操。吴蓝张三将军通力合谋,对清廷不出一兵一卒,掣其进攻武昌之肘。乃驻滦城一带按兵不动,架浮桥于河,张成据河为阵之势。10月27日,蓝天蔚、张绍曾等联名《奏请立宪折及拟定政纲十二条》递呈清廷,发动“滦州兵谏”,要求实行立宪。滦州兵谏震动京师,清廷立下“罪己诏”,五日后颁布立宪十九信条。11月7日晚,吴禄贞在石家庄急电蓝天蔚、张绍曾,告以与阎锡山的“燕晋联合”已达成,请协同进军京师。此时风云诡谲,时局迭变:吴禄贞随即遭袁世凯暗杀,张绍曾被褫夺兵权。蓝天蔚独木难支,避走大连。
    宋教仁所言反清革命的中策:“在长江流域各省同时大举,设立政府,然后北伐。”此议与蓝天蔚治军桑梓及民元北伐的经历亦相吻合!蓝天蔚数度官派留日,学习军事,回国后,为张之洞挽留于湖北,先后充任湖北陆军第一镇正参谋、湖北陆军第八镇第三十二标统带,并暗中参加日知会等革命组织,以军职掩护党人安全。蓝天蔚离鄂去奉后,其在三十二标培植的部下参与了武昌起义,单道康、许兆龙等五百多人先后电请蓝天蔚来鄂充都督;时蓝天蔚奉天举义失败,避走大连,由同志举为关东大都督,东三省各地党人闻讯,以蓝都督名义四处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5日,蓝天蔚被孙中山委为关外都督兼北伐第二军总司令,节制沪军及海容、海琛、南琛三舰进驻烟台。蓝天蔚驻芝罘海中,与日人斡旋,伺机于中立地带登岸;传檄关外,则豪杰并起,连战皆捷。待清帝退位,蓝天蔚毅然辞职南下。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以“士官三杰”为代表的新军将领群体。这些留日学生中的优秀青年即使已被当时的保守官僚怀疑是革命分子,仍被各省争相延揽,委以重任。他们进入统治阵营后,在清军中大力灌输革命思想,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这一群体有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他们对世界大势、帝国主义扩张和中国严峻的国际处境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国家危机和文明衰亡的感受深切。早在1902年底,蓝天蔚、刘成禹、李书城等湖北籍留日学生创办了首家以省名命名的期刊《湖北学生界》,以宣传革命思想;1903年留日生发起影响深远的拒俄运动。蓝天蔚被公举为队长,发表了激烈的演说。拒俄运动遭清廷猜忌,蓝天蔚被迭电召回,留日学生决定成立军国民教育会,“主张解散形式、不解散精神。”蓝天蔚草拟了章程,但并未列名会员。他自此收敛锋芒,投入运动新军的工作。
    仔细研读拒俄运动中学生军及国民教育会成员的名单,可以知道,留日学生聚集的日本东京是辛亥革命的基地。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员和骨干都来自这一群体。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武昌起义之间发生的十多次起义,留日学生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和主要领导。
    辛亥革命确实是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但如果简单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进行反清革命,则东北、西北、内外蒙古、青藏地区将不复为中国所有,也不符合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大一统国家意识和国家利益,同时,当时统一的国家内部各民族杂居的现实状况也使之无法实施。民国肇建,蓝天蔚经日本游历欧美各国,考察军政。1912年7月9日,蓝天蔚在日本神户与记者谈到他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此次革命,以种族革命始,以政治革命终。故汉人不压迫满蒙两族。满人有才能者,务欲拔擢官职,行事公平。政府有起用为某省都督之议,回首革命之作,虽由汉人对满人之不平,实由对朝廷亲贵政治之不平。朝廷各部大臣之地位,尽为皇族所据。如一时威权赫赫之庆亲王,卖官鬻爵,贪婪无厌,顾一身之得失,而忽国民之福利。满廷腐败达于极点。吾党有志,所以为四百兆民众奋起而事干戈也。”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与“大借款案”的发生,导致“二次革命”爆发。“二次革命”被镇压后,国民党丧失了在北京政治舞台的合法地位。国民党合法政治地位的丧失,致使民主共和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
    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果实,蓝天蔚回国后参与了讨伐张勋复辟及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1921年为护法捐躯。
    探寻蓝天蔚奋斗的一生,必然与辛亥革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晚清与民国之间的延续性问题,学界迄今未能达成共识。蓝天蔚研究的独特性,或许可以开启清末新军研究的热潮,并衔接近些年悄然升温的北洋史研究。对这些学术领域的诸多进展做阶段性的盘点,似乎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
    我们愿意将辛亥革命以来的先驱仁人看作一个整体,将他们的不同政见视作对中国的深远寄望。活化其精神,学习其经验,继续努力改造中国,把中国推向一个新的里程。这样,也是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以实际行动作出恰当的评判。
    《蓝谱》作者蓝薇薇女士,虽非历史学专业出身,然而,她却做出了一个如严谨治学的历史学家的优秀成果。蓝女士在本职工作之余,到处查找史料,考证史实,将一位人们了解甚少的民族民主运动革命家蓝天蔚的真实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诚然,蓝天蔚的人生历史,尚有一些待解之处,我相信蓝薇薇会努力给我们以圆满的答复,也期待着更多学者与其共同努力。
    (本文系作者为《蓝天蔚年谱长编》所作序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