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是铁路作家王雄探秘中国高铁的拓荒之作、奠基之作,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了中国高铁艰辛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高铁发展的中国经验,向世人展示出中国高铁的亮丽名片,是“中国速度”的深刻表达。 细心阅读这部作品,不难发现其既有“史”的价值,又有“传”的特征。它记录历史,讲述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引领的全过程,其中不乏珍贵的史料;同时它文采斐然,笔锋富有情感,叙述有情节、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作者既有严谨态度,又有人文情怀,举重若轻,娓娓道来。 作者记述中国高铁的发展,并不是将其当作一件孤立事情来写,而是把它放入历史、国际大视野中,加以考察和挖掘。作品以1978年的金秋为开篇,推出珍贵的历史镜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乘坐时速210公里的高速列车。邓小平感慨说:“我们现在很需要跑。”“需要跑”的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迈开了奔跑的步伐。中国铁路也随着改革开放加快了发展的脚步,跑进了高铁时代。 其次,把中国高铁发展放在更为纵深的历史脉络中呈现。作者以简洁的笔法描绘了京沪间的千年交通史。从公元前486年京杭大运河开始挖掘到2011年京沪高铁全线贯通。在这沧海桑田般的时空对比中,速度如何改变中国,如何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就更为清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中国高铁的历史选择,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 再次,把中国高铁发展放入全球的国际大视野中来展现。这里有日本新干线的传奇,也有欧洲之星的高速;这里有当年华工参与美国西部铁路建设的辛酸史,更有当今中国高铁的豪迈气派。作品写道,19世纪的美国铁路史,“是一部华工长篇血泪史。太平洋铁路大约每一英里就埋葬着一个华人的尸骨”。今天,中国向美国输出高铁先进技术,这不仅是历史性的巨大反差,也展示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派。 作者没有拘泥于中国高铁,而是把中国高铁发展放在国际大背景中,放入全球化的视野中。由此,中国高铁在时空的坐标系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中国高铁的意义也就凸显出来。可以说,站位的高度、视野的广阔,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和表达深度。 作品首次提出了“中国高铁发展模式”,通过对中国高铁发展路径的梳理,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其他国家能够借鉴的高铁发展模式,“中国高铁模式,实际上采取的是一个综合的、取各家之长的模式,是一个建立在自我发展基础上的,实现众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依靠这种发展模式,中国高铁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中国引领了高铁的这一波世界潮流。 由此,作者有理有据地对中国高铁技术现状进行阐释,以肯定的口气回答了世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即中国高铁技术状况。作品写道:“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高铁技术正在全面走向成熟。” 解疑释惑,是作者很注重的一种表达手法。作品中,回答了一系列读者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中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占居世界什么位置?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是中国制造的吗?中国高铁走出去前景如何?中国高铁投资到底值不值……这些问题都是中国高铁最关键和最敏感的问题,是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现在让作者客观精准地回答出来,这种作用和意义已经超过了文学和作家本身。更为关键的是,一部作品为一个大国技术进行了提炼与概括,明确了中国高铁在世界铁路格局中的定位与定义,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有了文本上的依据。 《中国速度》的深刻表达在于:既有在纵向轴上对中国高铁历史的梳理,又有在横向轴上对中国高铁和国外高铁的对比;既有宏观层面大事件的记录,又有微观层面小细节的描写。作品在对中国故事高铁篇的庞大叙事中,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铁的无穷魅力。 作者并非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写中国高铁,而是饱含感情。这种感情,有对中国高铁建设成就的自豪,有对中国高铁开拓者的崇敬,也有对中国高铁默默奉献者的敬意。然而,这种感情在作品中的体现,并非是张扬的和外露的,而是蕴藉的和节制的。这种中国表达,给人一种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 作品整体上是一个大故事,其中又蕴含着不少情节曲折的小故事。如高铁“试验田”秦沈客专的故事,国产动车组“中原之星”的故事,德、法、日抢占中国高铁市场“三国演义”的故事,还有引进高铁技术谈判桌上的故事等。读者很容易置身其中,跟随故事的展开,或紧张、或扼腕、或击节、或振奋。这些故事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比如几代国家领导人坐高铁的场景:1978年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2002年朱镕基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共同乘坐磁悬浮列车,2011年温家宝乘坐京沪高铁首发列车。在回顾高铁论战的历史中,作品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两位执著的老人”、“香山论战”、“三院士鼎力抗争”等故事,扣人心弦,如临其境。 作品见细节、见感情,呈现出立体而丰满的叙述效果。此外,书中还配备了大量有关中国高铁的精美图片,与优美的文字相得益彰。这些图片兼具资料性和艺术性,汇聚在一本书中,是一次完美的展示。与此同时,作者力求要写出中国高铁发展的真正历史,并不讳言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争论,不回避中国高铁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写作姿态。 书中追记了中国高铁尚处于研讨之时的“另一种声音”。他们或反对中国建高铁,或反对选择轮轨技术,或质疑以市场换技术等等。作者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站在科学精神和民主决策的高度,肯定了各方的观点和争论,对反对方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和批判,而是带着一种敬意,肯定了他们追求科学的执著精神,肯定他们为中国高铁民主决策做出的贡献。让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另一种声音”、“另一面”留下一席之地,这正是一种史家的公正态度。 与此同时,作者对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并不回避。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发生动车组追尾事故,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的“污点”。作者不忌讳“污点”,而是对“7·23”事故如实记述,称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悲剧”,从而反思和吸取教训,直面问题,冷静分析,客观地记述了中国高铁理性回归的举措和成效。作者写道,这次事故促使中国高铁“补课”,让中国高铁走上了稳健和理性的发展道路。不讳言、不虚美,这让本书有了真诚的品格,让人信服。 能写出这样一部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的中国高铁发展史,跟作者的身份是分不开的。王雄是一名铁路作家,还是一位铁路报人。作为一名铁路人,他对铁路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熟悉;作为一名报人,他具备对历史、对“内幕”的敏感和热衷。他潜心写作,查阅研究了大量高铁资料,跟踪采访许多中国高铁人物,三年艰辛,终于写出了这部记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的拓荒之作和奠基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