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篇中的插叙标记及其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19 未知 董秀芳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篇中的插叙标记及其演变。上古时期,语篇中的插叙标记是“初”,近代汉语中的插叙标记主要是“原来”(最初写作“元来”)。这两个插叙标记原本都是指示过去时间的,而且指示的是起始时间。“原来”从插叙标记用法中获得了解释功能,并逐渐句法化,变为一个句子层面的副词。本文还讨论了“初”与“昔”的差异,指出词汇语义相近的成分可能发展出不同的篇章功能。 关键词:话语标记;插叙;叙事语篇;句法化;副词 作者简介:董秀芳,女,河北沧州人,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词汇、句法。 基金: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5JJD7400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B098)的资助。 〇 引言 在叙事语篇中,除了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通常做法之外,还有插叙和倒叙等叙述方式。本文的关注对象是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交代背景材料或一些细节,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插叙和倒叙有时容易发生混淆。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插叙和倒叙的共同之处都在于时间回到当前叙述时间之前,不同之处在于插叙的部分一般不太长,不会占据篇章的主体部分,而倒叙可以很长,可以占据篇章的主体部分。插叙结束后,可以继续按时间顺序叙述下去,而倒叙结束之后,不一定再继续叙述下去。 本文主要对引进插叙的手段进行研究。我们把一些常用于表示开启插叙的语言形式称为“插叙标记”。本文对汉语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插叙标记进行研究,描述其使用特点和语义演变,考察从篇章层面的插叙标记到句子层面的副词的演变,并对这种演变的机制加以解释。 一 上古汉语中的插叙标记“初” 1.1“初”的插叙标记功能 上古汉语中很常用的一个插叙标记是“初”(杨华2015)。“初”原本是时间名词,义为“以前、最初”,比较常见的是做宾语和状语(包括句内状语和句首状语)。请看: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2)宾之初筵,温温其恭。(《诗·小雅·甫田之什》) (3)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辞·离骚》) 以下例子中,“初”用作插叙标记(引入的插叙内容用下划线标出,下同): (4)十八年,王黜狄后。狄人来诛杀谭伯。富辰曰:“昔吾骤谏王,王弗从,以及此难。若我不出,王其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其党启狄人。狄人遂入,周王乃出居于郑,晋文公纳之。(《国语·周语中》) 上例中,“初”引入的插叙内容不长,只有两个小句,补充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当叙述到狄人来以及富辰死难时,“初”引入插叙,叙述时间回到之前,交代了狄人来袭的原因,然后又接着当前叙述往下讲,讲狄人入周之后的事。 下面一个例子中,“初”引入的插叙补充交代背景材料。请看: (5)丁末,入绛,即位于武宫。戊申,刺怀公于高梁。初,献公使寺人勃鞮伐公于蒲城,文公逾垣,勃鞮斩其祛。及入,勃鞮求见,公辞焉,曰:“骊姬之谗,尔射余于屏内,困余于蒲城,斩余衣祛。又为惠公从余于渭滨,命曰三日,若宿而至。若干二命,以求杀余。余于伯楚屡困,何旧怨也?退而思之,异日见我。”(《国语·晋语四》) 此例中,当叙述到晋文公回到晋国即位并杀死晋怀公之后,用“初”将叙述时间推到之前,交代了勃鞮与晋文公之前的过节,从而提供背景材料,表明了勃鞮与晋文公之间的关系,为理解下文勃鞮求见晋文公时晋文公的态度做好了铺垫。这一段插叙也很短,只有三个小句。 下例中,“初”引入的插叙也是补充交代历史背景,表明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有一定解释作用,便于读者理解后续发生的事件。请看: (6)夏,郑庄公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左传·桓公十一年》) “初”作为插叙标记,不是指时间回到最初,只要是相对于当前的叙述来说处于之前的某个时间就可以,不管是一个月前还是十年前。可见,“初”作为插叙标记的语义与其词汇语义已经有了一定距离。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初”的使用明确标出了插叙的起点位置,但在插叙结束的位置却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标记,需要结合文意来具体判断。不过,我们注意到,在插叙结束的地方,经常会出现连词,如例(4)中的“遂”、例(5)中的“及”、例(6)中的“故”。 除了作插叙标记之外,“初”也可以用于故事开端,即用于讲述一长段发生在以前的事情,相当于“以前”或“从前”。如: (7)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左传》中的这一段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历史,是对经文内容的补充。 “初”作为插叙标记,在中古时仍继续使用。如: (8)诏以陈留人邯郸商为雍州刺史,别典四郡。时武威太守缺,诏又以猛父昔在河西有威名,乃以猛补之。商、猛俱西。初,猛与商同岁,每相戏侮。及共之官,行道更相责望。暨到,商欲诛猛。(《三国志·魏志·庞淯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1.2“初”与“昔”的语篇功能分工 与“初”词汇语义相近的“昔”也是一个表示过去的时间词。如: (9)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庄子·齐物论》) 已有的研究表明,词汇语义相近的词往往有类似的功能引申(江蓝生2000;Traugott&Dasher 2002;董秀芳2005等),但是与“初”词汇语义接近的“昔”却并没有作为插叙标记的用法。“昔”经常用在议论语篇里,很多时候是用在对话中,叙述以前发生的事,只是单纯地表示与今天相对的过去,经常与“今”相对出现,提及过去的事实,主要是为了充当论据。如: (10)楚人城州来,沈尹戌曰:“楚人必败。昔吴灭州来,子旗请伐之。王曰:‘吾未抚吾民。’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11)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槁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劳天下也如此。”(《庄子·天下》) (12)伯阳父曰:“周将亡矣!……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国语·周语上》) “初”经常出现在叙述语篇中,“昔”经常出现在议论语篇中,二者的语篇功能泾渭分明,说明在上古汉语中这两个词有明确的语篇功能的分工。 1.3“初”的后代双音化形式“当初” 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大趋势,“初”发展出了双音形式“当初”,在近代汉语中有引入插叙的功能。1如: (13)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於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水浒传》第九回) 上例中,在插叙结束的地方,出现了时间词“今日”,明确表示叙述时间又回到了当下。 “当初”可以引入插叙,但用得不如“原来”普遍。 另外,汉代以后还有一个可以用于插叙的形式“先是”,2使用也不十分普遍,我们这里不详述。 “原来”是近代汉语中出现的主要的插叙标记。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原来”的插叙用法及其演变。 二 近代汉语中的插叙标记“原来”(“元来”) 2.1从“元”到“元来”再到“原来” 作为时间词的“原来”最早见于唐代,字作“元来”,表示过去。最初单用“元”即可表示时间,有“开始、起端”之义。如: (14)干,元亨利贞。3(《易·干》) (15)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来”是中古以来的时间词后缀(志村良治1984;董秀芳2011),“元来”作为双音节派生词与“元”表义基本相同。如: (16)又别敕除左金吾卫大将军———是国亲,今帝之阿舅。元来贫穷,去年行于坊寺,担罗葡、柴等卖。(《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开成六年正月六日》) (17)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唐张《游仙窟》) 宋代出现“原来”。如: (18)初来是知事物合着如此;到知命,却是和个原来都知了。(《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为什么“元”变成了“原”?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有一个解释:“元者,本也。本官曰元官,本籍曰元籍,本来曰元来。唐宋人多此语,后人‘原’字代之,不知何解。……或以为洪武中,臣下有称‘元任官’者,嫌于元朝之官,故改此字。”蒋绍愚(2015)认为如果的确是这个原因,“原来”代替“元来”那是一种因避讳而发生的变化。我们认为,“原”和“元”语义有接近之处,“原”是“源”的古字,指水源,引申来表示“本原、根本”;“元”本义是“头”,引申指“开始”或“根源”,可见二者在表示“本原,开端”上语义是相通的,因此发生替代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2.2“原来”的插叙标记用法 在宋代,“原来”就出现了作为插叙标记的用法,以下是两个较早的用例: (19)崔宁听得说浑家是鬼,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相觑,走出门,看着清湖河里扑通地都跳下水去了。当下叫救人打捞,便不见了尸首。原来当时打杀秀秀时,两个老的听得说,便跳在河里,已自死了。这两个也是鬼。崔宁到家中,没情没绪,走进房中,只见浑家坐在床上。(南宋话本《碾玉观音》) 此例中“原来”引入的插叙交代以前发生的事,解释当下出现的情况的原因。 (20)不两月,捉将两个来,解到府中,报与郡王得知,即时陛厅。原来郡王杀番人时,左手使一口刀,叫做“小青”;右手使一口刀,叫做“大青”∶这两口刀不知杀了多少番人。那两口刀鞘内藏着,挂在壁上。郡王升厅,众人声喏,即将这两个人押来跪下。(南宋话本《碾玉观音》) 此例中“原来”引入的插叙主要是为了提供背景知识。 近代白话小说中,“原来”作为插叙标记使用频率非常高,在插叙结束处有的是有标记的,一般用“今”“当下”作为标记。如: (21)却说袁术大宴将士于寿春。人报孙策征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术唤策至,策拜于堂下。问劳已毕,便令侍坐饮宴。原来孙策自父丧之后,退居江南,礼贤下士;后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自己却投袁术。术甚爱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因使为怀义校尉,引兵攻泾县大帅祖郎得胜。术见策勇,复使攻陆康,今又得胜而回。(《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22)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原来孙坚讨董卓之时,移家舒城,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密,因结为昆仲。策长瑜两月,瑜以兄事策。瑜叔周尚,为丹阳太守;今往省亲,到此与策相遇。策见瑜大喜,诉以衷情。(《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23)布入谋于妻严氏。原来吕布有二妻一妾:先娶严氏为正妻,后娶貂蝉为妾;及居小沛时,又娶曹豹之女为次妻。曹氏先亡无出,貂蝉亦无所出,惟严氏生一女,布最钟爱。当下严氏对布曰:……(《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近代汉语中“原来”代替了“初”发挥插叙标记的作用,这正与汉语词汇逐渐走向双音化的大趋势相适应。 2.3“原来”的功能引申 2.3.1从插叙到解释 “原来”引入的插叙很多都在叙述之前发生的事情的同时对当前的事件具有解释原因的作用。如: (24)布怒曰:“吾必杀此贼!”急驱马至小沛。只见小沛城上尽插曹兵旗号。原来曹操已令曹仁袭了城池,引军守把。吕布于城下大骂陈登。(《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此例中的插叙是解释原来属于吕布地盘的小沛城上尽插曹兵旗号的原因。 (25)好太子,夹一夹马,撞入里面,忽至锦香亭下,只见那正宫娘娘坐在锦香亭上,两边有数十个嫔妃掌扇,那娘娘倚雕栏儿流泪哩。你道他流泪怎的?原来他四更时也做了一梦,记得一半,含糊了一半,沉沉思想。这太子下马,跪于亭下,叫:“母亲!”(《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此例中,插叙出现之前有一个设问句“你道他流泪怎的?”,更能表明其后插叙的目的是为了解释娘娘流泪的原因。 有时,在插叙结束的地方会出现连词“故”,更能表明插叙的功能是对事件原因的解释。如: (26)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27)玄德自守南门,孙乾守北门,云长守西门,张飞守东门,令糜竺与其弟糜芳守护中军。原来糜竺有一妹,嫁与玄德为次妻。玄德与他兄弟有郎舅之亲,故令其守中军保护妻小。高顺军至,……(《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插叙标记的功能原本是表示叙述时间点的转换,这种插入的对以往事件的叙述有可能对当前的事件起到解释作用,因此插叙标记就有可能获得解释功能。这种演变符合从时间到原因的演变路径:发生在前的事件很可能成为发生在后的事件的原因。插叙标记所伴随的解释功能往往是隐含的,标志叙述时间转移的功能是凸显的。不过,这两种功能的地位可能慢慢发生变化,当解释功能由于经常出现而逐渐变得凸显,其突显地位慢慢超越了原有的时间功能,直到最后时间功能完全隐去时,“原来”就从插叙标记演变为了解释标记,类似于一个表示原因的连词。这时“原来”引入的部分与上文的叙述只剩下了因果逻辑关系。如: (28)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西游记》第一回) 此例中,“原来”后面引入的是对悟空的容貌的描写,并不是发生在前的事件,只是通过对悟空容貌的描写来解释祖师说那句话的原因。因此,这里的“原来”不能再看作插叙标记,而成了一个解释标记。 (29)不期竹中钻出两个人来,各拿一把钢叉,张俭、张韬措手不及,被两个拿叉戳翻,直捉下山来。原来戳翻张俭、张韬的,是解珍、解宝。卢先锋见拿二人到来,大喜。(《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五回) 此例中,“原来”后面引入的是一个判断句,不是事件性的,因此这里的“原来”也不是插叙此前发生的事情,而是对当前的事件进行解释说明。 (30)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西游记》第二回) 在此例中,“原来”与“所以”配合使用,更能表明“原来”的使用是为了解释原因。 2.3.2从解释到说明 有些“原来”的后面是文本中人物的观察所得或是叙述者的说明。这种功能可以看作是在解释功能上的进一步引申,在解释中取消了因果逻辑关系即成了单纯的说明。解释是满足人们对事情之间的因果关联的认知需要,对一个现象的说明是满足对事物本身认知的需要,都是在人们有认识需要时发生。从这一点上看,解释和说明的功能有相通之处。解释必然也是一种说明,可以说,解释蕴含说明。从解释到说明,是语义范围变宽的一种演变。“原来”的这种说明用法在《西游记》中多见。如: (31)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西游记》第二回) (32)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大吃了一惊道:……(《西游记》第七回) 这两例中,“原来”后面引入的都是一段描写,是文本中的叙述对象孙悟空的观察所见。“原来”后面的描写没有解释的功能,不涉及与先前叙述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但是这种说明正是文中人物所期待了解和认知的。用了“原来”比不用“原来”有更多的探究意味,这种探究意味来自其原先具有的解释功能。张谊生(1996)将“原来”的这种功能称为“补证性解说”。 在以下例子中,“原来”引入的是文本叙述者的说明(李明2017): (33)王保跟张员外到家,要了他五百贯赏钱去了。原来王保就是王秀,浑名“病猫儿”,他走得楼阁没赛。(《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34)这个俊俏后生是谁?原来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县人氏;姓陈,名商……(《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文本中所有的叙述实际上都是文本叙述者做出的说明,专门用“原来”标记出的说明实际上是那些文本叙述者认为有必要提请读者注意的信息,叙述者认为这些信息可能是说话者没有预料到的,如例(33);或者是很想知道究竟的,如例(34)。 当“原来”表达解释功能和说明功能时,“原来”已经不能再看作时间词,而可以看作具有关联功能的副词,在篇章中还可充当话语标记,引入解释内容或说明内容,其关联的范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 2.3.3反预期意味 不管是解释功能还是说明功能,都往往是先前预料之外的,因此,这两种功能都可以伴有反预期的意味。表现在“原来”的前面可以出现表示转折的副词“却”。如: (35)高太尉新船,缘何得漏?却原来是张顺引领一班儿高手水军,都把锤凿在船底下凿透船底,四下里滚入水来。高太尉爬去舵楼上,叫后船救应。(《水浒传》第八十回) 此例中“原来”既是插叙标记,又同时有解释的功能,“却”明示了反预期的意味,因为插叙的内容往往是预料之外的。 (36)三藏道:“此间正是。”行者仔细观之,却原来是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后有一株丹枫。再看崖那边,还有一株老杏,二株腊梅,二株丹桂。行者笑道:“你可曾看见妖怪?”(《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此例中,“原来”引入的是一个说明,是文中叙述对象的观察所见,与“却”的共现也显示了这一所见是叙述对象始料未及的。 三 现代汉语中“原来”的义项 经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现在可以对“原来”的语义进行一番梳理了。我们先看一下词典中的释义。“原来”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中有三个义项:(1)名词。开始的时候;从前:现在的日子比原来好多了。(2)形容词。起初的;没有经过改变的:按原来的计划执行。(3)副词,表示发现真实情况:原来是你|我说夜里怎么这么冷,原来是下雪了。 《现汉》中第一个义项是“原来”最早的义项,延用至今。第二个义项显然来自第一个义项,是第一个义项经转类而形成的。第三个义项值得注意,一方面因为这个义项是虚词义项;另一个方面是这个义项与最初的名词义项之间的关联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需要考察。 实际上,《现汉》对“原来”的副词义项的解释不是太精准。仔细分析,“原来”做副词用时的语义功能可以分为两类:(1)关联副词,解释原因;(2)语气副词,表示意外和惊讶的语气,语义与“竟然”接近。《现汉》中举的两例正好对应这两种功能。“原来是你”中的“原来”是语气副词;“我说夜里怎么这么冷,原来是下雪了”中的“原来”是关联副词。 再看两个关联副词的例子: (37)我好几年没见到他,原来他出国了。(自拟) (38)他不吃鱼,原来是怕刺。(自拟) 在以上两例中,“原来”作为关联副词,引入对前一句所述事态的解释。“原来”的这种功能与引入原因的连词(比如“因为”)相比,带有起先不知道后来才弄清楚的意味,这与“原来”在做插叙标记时反预期的意味是有关联的。 做关联副词时,“原来”一般出现在小句首,属于句首副词。 在现代汉语中,“原来”在表示解释说明时,也可以引入比较长的一段话语,超出句子的范围,这时可以看作话语标记,其后可以出现语气词“呀”,经常出现在口语中。4如: (39)这流星雨哪里来的?原来呀,我们的地球这个时候正好从比拉彗星运动的那个轨道那儿穿过,我们的地球的吸引力把这些粉碎了的比拉彗星的这些小碎片吸引下来,闯入地球大气和空气摩擦生热发光,不摩擦生不了光。(CCL语料库) 下面是“原来”做语气副词的用例: (40)我才知道,原来他不爱她呀!(自拟) (41)女儿没有想到,选择专业原来是这么复杂的问题,有这么多的因素要考虑。(CCL语料库) 做语气副词时,“原来”有反预期的意味。顺便指出,“原来”的反预期意味就是《现汉》解释为“发现真实情况”的原因,但“发现真实情况”其实是“原来”使用的语用条件,不能算作“原来”的语义,直接用此来给“原来”释义不妥。建议将释义改为“表达惊讶的语气,用在发现真实情况不符合以前的预期的情况下”。 做语气副词时,“原来”既可以出现在小句首,如例(40);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如例(41)。 四 语义演变路径:从话语标记到副词 对于“原来”的语法功能及演变,已经有一些研究,如唐为群(2006)、张婧(2006)、严艺(2011)等。但我们认为,对于“原来”副词功能的产生还没有足够好的解释。本文将“原来”在语篇中的功能与其作为副词的功能联系起来,从语用法的语法化的角度来解释“原来”作为副词的功能的产生。 “原来”最初是时间词,其时间词功能与其副词功能之间乍看起来好像联系不大。如果联系到“原来”在语篇中做插叙标记的功能,从时间词到副词之间演变的逻辑就能怡然理顺。“原来”作为关联副词的功能实际上与其充当插叙标记的用法关系密切。上一节我们谈到从插叙标记可以发展出解释功能,在现代汉语中,“原来”仍可以在话语层面作为解释标记,变为解释原因的关联副词是这种功能的句法化。而且,“原来”在做插叙标记时蕴含的反预期意味也仍然被其关联副词用法所继承,在解释原因时同时表明这样的原因是始料未及的,从而与其他因果连词区分开来。从分布位置上看,关联副词“原来”引入的小句总是在后,需要解释的现象总是出现在前一小句,这正与“原来”作为插叙标记时的位置分布相一致。 关联副词“原来”的演变路径可以表示如下: 语篇中的插叙标记(时间名词)5→解释标记/说明标记→关联副词 关联副词“原来”的语义演变提供了一个句法化(从语用到句法)的例证:一个形式在语篇中获得的功能逐渐规约化之后,就可以脱离上下文语境而成为这个形式本身的句法功能。 另外,“原来”的语义虽然经历了不少演变,但其最初的意义即作为时间名词的意义仍然保留了下来。这说明,一个成分承担某种语篇功能之后,其原有的概念功能可以同时并存(在特定语篇中发挥语篇功能,在其他场合继续显现其原有的词汇语义),并可以长期保留。 那么,“原来”的语气副词用法是否也源于插叙标记用法呢?从逻辑上看是说得通的。由于引入的插叙事件通常是听话人/读者意料之外的,而且当插叙标记演变为解释标记并进一步变为说明标记之后,原来蕴含的时间和因果逻辑关系也淡去了,所以有可能发展为语气副词。但是从材料上看,“原来”做语气副词的用例实际出现得很早,在唐末字形还作“元来”时既已出现。如: (42)大彦叹曰:“我将谓天下无人,元来有老大虫在。”(《祖堂集》第七卷) 宋代“原来”出现之后,也可以用为语气副词。如: (43)雪窦颂到这里,更有妙处云,“南北东西无处讨”,尔道在什么处,“忽然突出拄杖头”,原来只在这里,尔不可便向拄杖头上作活计去也。(北宋《碧岩录》第三卷) (44)当时殿前太尉是阳和王,见了这词,好伤感:“原来刘两府直恁孤寒!”(南宋话本《碾玉观音》)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实际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语气副词用法可能是从时间名词用法直接发展出来的,没有经过插叙标记用法的过渡。而且,这样的演变也有平行的例证,比如,“本来”最初也是表示时间的,后来也发展出语气副词的用法,《现汉》释为“表示理所当然”,举例如:“本来就该这样办。”但是问题是从时间词“原来”到语气副词“原来”找不到明显的二义共存的过渡阶段(李明2017)。6另外一种可能性是语气副词“原来”也是经由插叙标记用法而产生的,只是在文献上分不出先后。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可能性,因为这种演变途径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语气副词“原来”所表达的意外和惊讶语气的来源问题。“原来”作为插叙标记引入的对过去事件或状态的叙述正好与当下的情况形成对照,提供了一个产生意外和惊讶语气的合适的语境。通常来讲,文献用法总是滞后的,“原来”的插叙用法可能在口语中已经出现了很多,但不一定能在最早期就被文献记录下来,因此并不能因为“原来”的语气副词用法与“原来”的插叙标记用法分不出时间上的先后而完全排除掉前者来源于后者的可能性。 五 结论 汉语语篇的插叙标记可以由时间词充当,如“初”“原来”等。这些时间词的共同特点是表示起始点,具有表示过去时间的特征。方梅(2017)指出,表时间的饰句副词具有标记情节节点的篇章功能。我们认为,叙事语体的本质特征就是叙述在时间中展开的情节,因此,表示时间的成分在叙事语体中标记情节节点是很自然的事情。具有合适的语义是一个形式承担某种语篇功能的基础,“初”“原来”所具有的时间义使其适合用作插叙标记,把叙述时间往前推。 说话人选择某种成分来完成某种语篇功能也是说话人的语用策略。这就是说,话语标记的形成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类似语义功能的形式也可能不被选择完成某种语篇功能。以前我们较多地看到具有相近词汇语义的成分沿着相同的路径发生语法化,但在本文中我们也发现词汇语义接近的成分也可能在语篇功能上产生差异,即被语言使用者选择来实现不同的分工。比如“初”和“昔”,词汇语义非常接近,但是其中一个被选择用在叙事语篇中充当插叙标记而另一个则没有。 有时存在一系列可选的对象来完成某种语篇功能,其中有一种使用频率较高,慢慢规约化,就成为实现某种语篇功能的首选成分或默认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些表示过去的时间名词或短语,如“昨天”“去年”“三年前”“当……的时候”等,也可以引入插叙,但这些具体的时间指示语不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因此不能算专用的插叙标记。可见,使用频率是鉴定话语标记的一个重要标准。 话语标记的形成可能有这样一个过程:语义上存在一系列可选的对象来完成某种语篇功能,其中有一种成分形式简洁,语义比较宽泛,受限制小,使用频率较高,慢慢规约化,最终成为实现这种语篇功能的标记性成分。 具有语篇功能的话语标记可能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发生句法化,在语篇中获得的一些功能可能固定为句法层面的语义。比如,“原来”从由时间词充当的话语标记演变为副词,在篇章中获得的连接功能固定为副词的语法功能,并继承了在语篇中形成的反预期语气。这表明句法规则可以来源于话语策略的反复运用。因此,对语篇的探究不仅可以弄清话语的组织原则,也可以为句法的研究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董秀芳2005《语义演变的规律性及语义演变中保留义素的选择》,《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董秀芳2011《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梅1994《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第5期。 方梅2017《饰句副词及相关篇章问题》,《汉语学习》第6期。 江蓝生2000《相关语词的类同引申》,《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2015《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明2017《“本”“元”类副词的演变》,语言演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中山大学。 唐为群2006《副词“原来”的多角度研究》,《长江学术》第4期。 严艺2011《“原来”的多视角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华2015《从叙事时间看〈左传〉的篇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9期。 张婧2006《“本来”和“原来”的用法比较》,《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张谊生1996《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 志村良治1984《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 Traugott,Elizabeth C.and Richard B.Dasher 2002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注释 1方梅(2017)论述了韵律独立与篇章功能之间的关系,认为韵律独立的饰句副词比韵律不独立的具有更强的篇章功能。在双音化趋势出现之后,单音成分在韵律上变得不独立,因而“初”不再用作插叙标记,而双音成分则在韵律上可以独立,更适合用以实现篇章连接功能。 2“先是”用于标记插叙的例子如:公玉丹徒隶之中,而道之谄佞,甚矣!闵王不觉,追而善之,以辱为荣,以忧为乐,其亡晚矣,而卒见杀。先是,靖郭君残贼其百姓,害伤其群臣,国人将背叛共逐之,其御知之,豫装赍食,及乱作,靖郭君出亡,至于野而饥,其御出所装食进之。靖郭君曰:“何以知之而赍食?”对曰:“君之暴虐,其臣下之谋久矣。”靖郭君怒,不食。曰:“以吾贤至闻也,何谓暴虐?”其御惧曰:“臣言过也,君实贤,唯群臣不肖共害贤。”然后靖郭君悦,然后食。故齐闵王、靖郭君,虽至死亡,终身不谕者也。悲夫!(汉·刘向《新序》卷五) 3孔颖达疏:“子夏传云,元,始也。” 4关于副词后加语气词的探讨可参看方梅(1994)。 5“原来”用作插叙标记,可以说是语用化,是说话人征用了时间词“原来”在叙事语篇中来完成插叙的功能,“原来”最初的时间词功能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原来”在作为时间词的同时在叙事语篇中又承担了一个引入插叙的功能,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在单位获得了一个新职务。时间词用法与插叙标记用法之间的关系严格来讲并不能算语义演变,只是功能的语用分化。但是,作为插叙标记与在小句中做时间名词使用时,还是有一些差别。作为插叙标记时,辖域变大了:从小句变为了语段。正是作为插叙标记的这一语篇功能使得“原来”获得了表示解释的关联功能。 6李明(2017)认为语气副词“原来”来自表示过去情况与当前情况不一致从而蕴含对比的时间词“原来”,机制是隐喻:表“原本”义的“原来”表示之前的情况与后来不一致,属客观域;但表新发现的“原来”(即语气副词“原来”)表示之前的想法与现在的新发现不一致,属认知域。但是实际上,李明(2017)的这个判断也是基于逻辑,无法提供演变的具体环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