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燕霞的中篇小说《磷火》,从一开篇就将我们的视野带入了一片葱郁的热带雨林。在运用绚丽、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一番美丽的热带丛林美景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用这句“捏住蝴蝶的正是我的手指,确切地说,是我的尸骨”,于平静的景色描写之处,掀起一阵思绪的波澜之后,自然而然地将我们带入了七十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重大抗战历史事件中——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七十年之后,我们依然保持着当年严阵以待的姿势”,就这么写实而平淡的一段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七十多年前那场壮丽、凄美的战争场景。是啊,正是因为我们无数的抗日先烈们,在抗日战场上严阵以待,浴血拼搏,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才换来七十年后的今天,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和国际地位。 作者的构思比较巧妙。故事的叙述和展开,是在两具尸骨的对话中,铺陈开来的。全文在回忆中,追思了战士们生前的美好生活,也向我们展现了七十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详细介绍了这支远征军队伍在缅甸战斗发生的全部过程,交代了这几十具远征军战士牺牲在这片热带雨林之中的全过程。王栋梁,钱释伽上尉,詹姆斯等等,一个个在这场战斗中闪现出来的普通远征军战士,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当年远征军战士出国作战的精神面貌,让我们能够真实地去感受到当时这些来自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家庭的远征军战士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而不是仅仅是流于形式地让我们看到几个为了文学作品而构设出来的文学人物形象。 七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留在了那片不知名的热带雨林中的某个地方。至死,在他们的沉寂和孤独中,依旧流露着对故乡的思念,对父母亲人的挂牵,深深地怀念着那些曾经幸福美好的时光。然而,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了保卫家园和亲人,他们不远千里,入缅作战,以致最后只能默默地将自己的生命留在异国他乡。 这眼眶之中,一丛一丛,长角带棱的,也许不是蓝水晶,却胜似蓝水晶。因为这蓝蓝的淡幽之光中,闪烁着的不只是磷火的微亮,更是一份希望,一份希冀父母亲人幸福安康,自己能早日魂归故土的期望。他们的尸骨会疏松、风化乃至消逝。然而燃烧在他们战斗之处的那一堆堆磷火,却会永远点亮着他们心中不死不灭的希望之光。 这闪现着磷火的蓝水晶里,历经七十年的风雨洗礼,凝结着远征军战士们的伟大精魂,传递着永恒未变的对祖国和民族的一片挚挚忠诚。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不畏强暴、奋力反抗的精神源泉。鼓舞和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奋力进取。在一代又一代追逐强国梦想的道路上,前赴后继,永不停止,前进、前进。 这磷火,点亮的不灭之光,在已逝的战士们心中,亦在我们心中。 在这个举国庆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伟大日子里,谨以此文向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远征军战士们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获《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银奖 中篇小说《磷火》刊发于《人民文学》2015年8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