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西方后现代思潮中国接受四十年:历程及其问题(2)


    注释:
    1DouweW.Fokkema,LiteraryHistory,Modernism,andPostmodernism,Amsterdamand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B.V.,1984,pp.55-56.
    2如王宁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研究》1989年第4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接受与变形: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韩雪临的《飞越迷雾——论中国当代文坛后现代主义之有无》(《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肖四新的《后现代派小说在中国的位移与变形》(《求索》2010年第3期),等等。
    3张晓红:《佛克马研究笔记》,《批评理论》2017年第2期。
    4DouweW.Fokkema,LiteraryHistory,Modernism,andPostmodernism,pp.55-56.
    5正如阿甘本所说的,“真正同时代的人,真正属于其时代的人,也是那些既不与时代完全一致,也不让自己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们就是不相关的。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状况,正是通过这种断裂与时代错位,他们比其他人更能够感知和把握他们自己的时代。”(吉奥乔·阿甘本:《裸体》,黄晓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9—20页)
    6詹明信在北京大学讲演的时间是1985年9—12月,讲演录以他亲自命名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出版;10月14—29日,在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与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在深圳大学联合举办的比较文学讲习班上,詹明信又做了三场讲座(《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德国批评的传统》《法国批评的传统》)。
    7朱立元:《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思潮论稿》(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753页。
    8韩斌:《解构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错位——兼论后现代建筑在中国的错接》,《新建筑》1991年第4期。
    9袁可嘉:《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11期。
    10吴焕加:《西方建筑艺术潮流的转变与后现代主义》,《文艺研究》1982年第1期。
    11乐黛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序”,第2页。
    12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13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129页。
    14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427页。
    15参见王逢振编著:《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十四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
    16参见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其中德国的哈贝马斯并不能算做“后现代主义”学者,瑞士的汉斯·昆属于“后现代神学”,保罗·德·曼是美国学者,书中误认作法国学者了。
    17参见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8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后现代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19参见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20这一年,《国外社会科学》第5期翻译了美国的H.西尔弗曼的《美国哲学的大陆特征》一文,将利奥塔(译名为“利奥塔尔”)放在“后结构主义”中进行了介绍;同样是《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编译了日本学者宇波彰的《后结构主义现状》一文,其中介绍了“利奥塔尔”和他的《知识人的坟墓及其论文》,仍然是《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11期发表了《关于“后现代”一词的正确用法——J.F.利奥塔尔答记者问》,这是第一次直接翻译介绍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也是在1987年,周彦的贡布里希研究系列论文(《视觉艺术心理的历史性考察——冈布里奇〈艺术与幻觉〉研究》《视觉艺术心理的经验描述——贡布里希〈艺术与幻觉〉研究》)、王逢振的《“耶鲁四人帮”之一:希利斯·米勒》(《外国文学》1987年第11期)和周熙龄的《美梦还是噩梦(上)——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遐想》(《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也都同时提到了利奥塔的思想。
    21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引言”,第2页。
    22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第1页。
    23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引言”,第1—2页。
    24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第14页。
    25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第82—83页。
    26中国学界对“法国理论”的自觉也受到了美国学者弗朗索瓦·库塞写于2003年的《法国理论: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公司怎样改造了美国的知识生活》一书的影响,但是关注的法国理论家的范围要更为宽泛,比如中国学界对列维纳斯、保罗·利科、布朗肖以及列斐伏尔等的研究明显体现出“假道美国,回溯法国”的特点。
    27陆扬:《“法国理论”在中国》,《学术月刊》2012年第2期。
    28D.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与后现代社会》,谢文郁译,《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11期。
    29如2010年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6月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教育改革”、2012年6月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6月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与生态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7月的“战后历史进程与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学术研讨会”以及2013年5月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30分别是:张颐武的《我的批评观——〈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前言》(《艺术广角》1997年第3期)和《后现代性与“后新时期”》(《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
    31如《外国经济与管理》1984年第3期就刊登了美国西奥多·莱维特的《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介绍了西方国家正在发生的“商品标准化的趋势”“全球公司的目标与发展前景”等。
    32王宁:《后现代性与全球化》,《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33王治河:《论后现代的全球意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4期。
    34当时《社会科学报》从2002年9月起在半年内以4期整版的篇幅组织了讨论。如9月19日王岳川的《西方文化霸权的逻辑》、肖鹰的《梦里不知身是客》;11月7日陆扬的《是西方霸权还是“现代”迷思》、王一川的《是后现代激活了现代》、曾军的《中国学者为何“背叛师门”?》;12月26日,张旭东的《杰姆逊:尚未打开就已合上的书?》、胡亚敏的《杰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钟鲲的《面对杰姆逊的“震惊”》、杨厚均的《被误读的与被戏耍的》;2003年3月13日王逢振的《我的观点》、李琳的《杰姆逊的“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性建设》;等等。
    35尹鸿:《告别了普罗米修斯之后——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1994年第2期。
    36朱立元:《关注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现象》,《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37曾艳兵:《东方后现代景观一瞥》,《当代文坛》1996年第6期;同年,其所著《东方后现代》一书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8苗东升:《后现代:现代之后,还是后期现代?——中国需要怎样的后现代主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9贺奕:《不幸的类比:“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中国市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5期。
    40陶东风:《当代庄学与文化研究的“后现代”误区》,《学术研究》1994年第2期。
    41陶东风:《后现代,一个过早地游荡在中国大地上的幽灵》,《学术月刊》1993年第1期。
    42季广茂:《从辉煌到没落——后现代主义的中国命运》,《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43刘耘华:《后现代及其中国版本》,《湘潭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44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8页。
    45佛克马、伯顿斯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中译本序”,第2页。
    46DouweFokkema,“ChinesePostmodernistFiction,”ModernLanguageQuarterly,vol.69,no.1,March2008.值得注意的是,本期专刊就是由王宁组织的。同期论文作者包括中国学者王宁、何成洲、陈永国,华裔学者顾明栋以及西方学者佛克马、柏右铭(YomiBraester)、希利斯·米勒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