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霍金大战董小宛


    【读趣书】
    一本不大不小的书,名字很直白———《陈寅恪与柳如是》,蓝底封面除了书名,还有朵小白莲。如果不知道两个主角的关系,还真像本言情小说呢。可是随手翻开,确是一个剧本,而且出场人物个个都是让你如雷贯耳的主儿:从胡适、溥仪、王国维、鲁迅、陈寅恪到钱谦益、柳如是、黄宗羲,乃至吴宓、陆小曼、董小宛,甚至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霍金,等等。以前听过相声“关公战秦琼”,呵呵一笑而已;看完眼前这本书,却不由得让人掩卷而思。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出七幕话剧,从王国维之死说到《桃花扇》的年代,才子佳人映着破碎山河,讲到陈寅恪与柳如是、与吴宓的精神相惜,还讲到科学家霍金与中国文人历史与科学的论争。人物的出场,看似天马行空,实际又是无一句无来历,严谨得紧。
    从第一幕来看,场景都是不连贯的。主人翁们从王国维的追悼会陆续登场,但话题往往从互相间的轶事说开而后由性发挥。这种好似我们的QQ、MSN之类的聊天记录。不过作者可不是纯粹编故事,人物所处的时空和话语场固然是虚构的,但每个人物的对白都来自各自的文集传记书信录。很多事件被一个特定的中间人或一个转折话题串在一起,读来就像在一个沙龙上进行着的话题车轮战。这样的文字回避了(至少是让读者不觉察到)历史书的繁复臃肿,趣味的跳跃让史料展现故事,同时也不忘展现不同人物的视角给读者独立思考评价的机会。
    《陈寅恪与柳如是》:名字奇特,内容奇特,整本书从头到尾看不到作者简介,除了内容,无序无跋,只是文后,几行小字交待。惟有的附录是《王观堂先生挽词》心解,词一句一句列,作者一句一句地注释,注解详细得差不多可以单独成书。“独为神州惜大儒”,你只有认真读完了,才可以掩卷体会,这满篇文字,都是一个心沉在中国文化深处的中国文人的心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啊。
    (《陈寅恪与柳如是》,徐迅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版)
    □桃自夭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