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九五六:历史的左拐角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经多年筹划,并组织内地十多位着名历史学者精心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最近已在香港陆续出版。这是当代人书写当代历史的一个成功尝试,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学者利用大量珍贵史料独立撰写的一部国史,值得推荐给所有关心中国历史发展的读者。
    本套丛书共分十卷,第一卷起自新中国成立,第十卷止于改革开放之初,时间跨度30多年,总字数超过500万字。它的写作方法不同于一般的通史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分类,而是以时间为序,每卷涵盖的时间多则四、五年,少则二、三年,重点叙述和分析这一时段内的重大事件。每卷之后列有大事年表,并附详尽的参考文献和索引,以供读者查阅。
    由于作者的写作进度不同,出版时间较难统一(目前已出版六卷,其余四卷即将陆续出版),更由于本套丛书篇幅巨大,笔者无法对全书进行总体评价,这里只将第三卷《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作一简单介绍。
    本书的时间段是1956-1957年,时间虽然很短,但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前进中一个重要的转捩点。此时共和国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抗美援朝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全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存在着隐忧,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知识分子的问题,中共中央显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于1956年1月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也成为本书的开端。
    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在报告中承认,经过“思想改造”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会议结束后中央又号召“向科学进军”,同时毛泽东似乎亦愿意从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一事中吸取教训,提出在言论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表示对待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因此1956年的春天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充满希望的“早春”。然而在这之后相继发生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却让毛泽东受到很大刺激,从而也更加加深了他思想中早已存在的对知识分子的偏见。尽管这一年召开的中共八大确定了扩大民主、加强法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设的方针和路线,可是刚刚到来的“早春天气”骤然消失,而一场被后人称为“引蛇出洞”的巨大悲剧反右派斗争随即便正式开幕了。
    作者在本书中全方位地介绍了这一过程的发展,新知灼见处处可寻。他将本书的主要内容总结为:“在中国,1956年春光洒满大地,1957年阴霾笼罩天空。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国人曾寄予无限希望,而中共虽经历思考,最终却做出了令人失望的选择。”
    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作者善于广泛利用各种史料,特别是第一手的档案资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国内档案资料的开放还存在诸多限制,这也是当代史研究者所遇到的共同难题。但是本书作者却想尽一切方法,采取迂回的方式收集资料,包括前苏联的档案资料以及国内十余个省市档案馆的史料,从而奠定了本书的史料基础,同时也弥补了以往研究当代史的重大缺憾。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国内研究中共党史和当代史的着名学者,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大都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前后,即所谓“新中国的同龄人”,因此他们也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风风雨雨,而本书作者沈志华的经历则更富有传奇色彩。
    沈志华1950年生于北京的一个干部家庭,文革期间参军,退伍后回北京当工人,文革结束后直接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方向为苏联史。正当他的硕士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却以泄露国家机密罪被捕入狱。出狱后他不仅失去了学位,就连工作也都没有了。好在当时国家业已开放,沈志华也就随着改革的大潮投身商海,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商场上游刃有余,短短的几年便积累了一大笔财富。经商成功的他却毅然“离海上岸”,重新开始他热爱的史学研究。当时苏联刚刚解体,沈志华敏锐地发现这一“商机”,前后数次前往莫斯科,专程收集刚刚解密的档案资料,其后他还组织力量,将收集到的大量苏联档案细心加以整理、编辑,最后翻译出版成34卷本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而所有的这一切费用,都是出自他个人的财产。在此基础上,沈志华本人也相继完成了多部苏联史和中苏关系史的着作,成为冷战史研究的专家,本书虽是他研究国史方面的第一部专着,但已显示出不凡的功力,希望作者今后在研究新中国的历史中不断有新作问世。
    
    中国人民共和国史第三卷,沈志华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