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两脚踏东西 一心评文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3:11:28 现代教育报 周力军 参加讨论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核心提示:今年10月10日是林语堂诞辰121周年,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散文涉猎广泛,文字自然流畅,幽默风趣。 我第一次读林语堂的作品是《京华烟云》,开始是新鲜,随后是惊异,中国居然有这样的作家: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一切都是信手拈来。可以感受到在“民主与科学”“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旗帜下,林语堂所特有的那份“近情”的性格。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可谓宇宙诸事、无所不谈。他熟悉中西文化,常常于文中海阔天空地谈开去,所摘取的事例亦中亦西、或大或小,都饶有趣味,文化含量很高。他的文章虽也讲要直面人生,不过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潇洒自在,并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林语堂的成长史可与其文学创造历程并驾而论,林语堂在文化学术领域涉足范围很广,他在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和时代激流中加以论述,用或清新,或畅达,或舒缓,或激越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在自然流畅的表达中凸显有深度的见解。林语堂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在民主与科学、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旗帜下充满着悖论的心灵图画,林语堂以心灵的透视为镜,为知识分子的双重启蒙作出新的选择。 林语堂在文化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融贯了中西文化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没有一个作家可以超过他的功绩。由于他中西文化底蕴湛深,特别是英文的写作水平,其美妙流畅,已超过了英美籍作家的水平。所有用中文或英文写的书籍、文章都能脍炙人口,饮誉世界。林语堂早期的代表作有两本:《吾国与吾民》风格幽默,笔调轻松,赞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当年就在美国名列首位畅销书。《京华烟云》通过曾、姚、中、孔四个家庭几代人的错综关系与复杂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四十年间的历史变迁,充满了抗敌御侮,爱国爱乡的精神,欧美汉学家们称此书为中国的第二部《红楼梦》,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可知其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如果没有高度中西文化的修养,是不可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的。 学问的实质,像天国一样,在于本身,必须出自内心。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 相关链接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节选自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焦元溥:“乐读”莎士比亚
- 下一篇:奥兹:阅读一部小说就是参与一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