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群:书写“真实的野生的奋起”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1:11:42 光明日报 吴娜张进中朱伟华 参加讨论
书写“真实的野生的奋起”——东北作家群的抗战文学潮 1933年至1934年,萧军、萧红、金剑啸、白朗、罗烽、舒群、方未艾等进步作家,经常在一栋名为“牵牛坊”的俄式木质平房中从事文艺活动。图中左起为山丁、罗烽、萧军、萧红,1934年初摄于哈尔滨。资料照片 曾经“既僻远又热闹的”的小城呼兰,如今已是哈尔滨市的一个繁华新区。位于此地的萧红故居,不时有游客参观。洁白的作家塑像伫立在宽大的庭院中,静候着每一位来访者。 8月底,在毗邻的萧红纪念馆内,一场“走近萧红·重读《生死场》”的纪念展正紧张筹备。各种版本的《生死场》图书,各种形式的《生死场》演出资料,都被馆里的工作人员精心地收集整理,以待呈现给不久之后到访的观众。 “作为早期创作的巅峰,《生死场》奠定了萧红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鲁迅先生为之作序,胡风撰写后记,都使这部小说成为一个体现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今天我们重读《生死场》,就是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萧红纪念馆馆长高维军的一席话,道出了这部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935年12月,《生死场》收入“奴隶丛书”在上海出版。此前,萧军创作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已作为该丛书作品之一先期面世。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君介绍,这两部作品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不屈抗争,加深了关内民众对沦亡国土上同胞的了解,一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 鲁迅高度评价《生死场》,认为它力透纸背,写出了东北人“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认为《八月的乡村》“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胡风在《生死场》后记中说:“这写的只是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偏辟的村庄,而且是觉醒的最初的阶段,然而这里面是真实的受难的中国农民,是真实的野生的奋起。”周扬也曾在1936年撰文评价道:“通过《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我们第一次在艺术作品中看出了东北民众抗战英雄的光景、人民的力量、‘理智的战术’。” 除“二萧”之外,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哈尔滨,还活跃着一批用文字记录历史、以信念鼓舞民众的热血作家。 “牵牛坊”,一栋看起来并不醒目的俄式木质平房,因房前种满牵牛花而得名。1933年至1934年,这里曾是哈尔滨左翼文化人士聚会的场所,也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的秘密联络点。“二萧”和金剑啸、白朗、罗烽、舒群、方未艾等进步作家,经常在此从事文艺活动。 由于受到日本特务的迫害,这些作家有的被捕入狱,有的被迫离开,后来和“二萧”一样,陆续汇聚于上海。 1935年春,舒群在上海的亭子间里修改完成创作于狱中的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将之发表于1936年5月号的《文学》杂志,一举成名。罗烽也在出狱后偕夫人白朗来到上海,创作了大量反映东北民众不屈抗争的文学作品。罗烽于1936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以及中篇小说集《归来》,白朗发表了《伊瓦鲁河畔》,笔端燃起更加明亮的爱国烈焰。 到1935年夏天,上海已渐渐聚集起了一批东北籍作家。1936年9月,上海书店推出《东北作家近集》,内收罗烽、宇飞、穆木天、舒群、白朗、塞克、李辉英、黑丁等8人的8部作品,大多反映东北沦陷后人民的生活和反抗。 “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关内的东北籍作家第一次以群体的方式亮相上海文坛。这批作家,加上“二萧”以及年初抵达上海的端木蕻良,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东北作家群在文坛的迅速崛起。此外,留在东北的作家山丁,在长春主编《文艺丛刊》《诗季》等,并出版短篇小说集《山风》,在沦亡国土上继续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这是一群令人尊敬的前辈,他们最早感受到国土沦陷的屈辱与艰辛,并自觉开启了一项伟岸的事业。“他们广泛掀起了一股抗战文学的潮流,彰显了作家与抗战的紧密关系。”叶君这样评价。(记者 吴娜 张进中 朱伟华 光明网记者 张士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特德·姜:挑战想象极限
- 下一篇:出版家范用:执着和赤诚的文化寻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