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汤(报告文学)(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1:11:22 人民日报 徐锦庚 参加讨论
二 光靠赚刀钱,糊不了口,临时工也不稳当。爹辗转托人,把他弄去学开车。那时,司机吃香,受人尊敬。程安国开货车,走南闯北。他有个嗜好:每到一地,必点特色菜,吃得可口,就给厨师敬根烟,讨教技法。几年下来,攒了一本菜谱。 1982年,程安国在街道开车,改革风刮来,鼓励经商。街道书记说,国子,你头脑活络,别开车了,做生意吧。程安国摇身一变,成商场经理,干得财源广进。 有一天,程安国遇邻区街道领导,聊起创收任务。程安国说,我们百八十万。对方嗫嚅,我们……十二万。程安国忍俊不禁,哈哈,我俩月就完成! 就为这句话,程安国被撬走。本来是树挪死、人挪活,程安国却挪出不少周折来。这些周折放下不提,不过最后倒是“成全”了憋屈的程安国。 他决定换种活法,开饭店! 老街道领导念旧情,朝他招手:国子,到咱这租门头房。 程安国疑惑,您那儿是商业街,别人一店难求,能租给我吗? 对方反问,你是别人吗? 良言一句三冬暖,程安国从头暖到脚。 门头房在文化路。程安国请顾叔取店名。顾叔沉吟,店名得有文化味儿,这儿过去叫“泺”,济南是泉源之地,就叫“鑫泺源”吧。 1989年5月,鑫泺源酒店开张,店面不大,六七张桌子。程安国起早摸黑,使出浑身解数。小店天天爆满,须提前三天预约。 到年底,程安国一盘算,净赚好几万!他长吁一口气:这个钱,虽然赚得辛苦,但赚得舒心,不用提心吊胆,不怕半夜敲门。 程安国有规矩:开饭店,菜品第一,赚钱第二。他精烹细烩,不敷衍,不懈怠。客人登门,垂头征询,闻过则喜。客人离席,若是光盘,如获褒奖;若有剩菜,琢磨改进。有了创新菜,请来友朋品评。所以,他的鲁菜,推陈出新,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比如,他的“元鱼泡馍”,借鉴鲁西南羊肉泡馍、鲫鱼泡馍技法,颜色酱红,口感嫩滑,既甜且酸,还有肉香。“爆炒腰花”是济南名菜,刀功为要。他顺应口味变化,引进川菜的椒麻,口感焕然一新。“炖青鱼”是济南家常菜,价格实惠,但火候难控,腥味难除。他改变调料,小火慢炖,味道极鲜,馋得客人余兴未了,总要加盘。“葱烧海参”是老鲁菜,他琢磨出“双吃海参”,成为新鲁菜招牌。 “溜黄菜”,久已失传,徒留其名,六旬老人仅存记忆。他苦思冥想不得法,某日半夜,忽然灵光一闪,赶紧窸窣起床。老伴吓醒,以为进了贼,嗔怪他,冰天雪地的,明天不行吗?他应道,明天忘了咋办!一路滑跌到饭店,忙到天明。几位老人尝后击节,就是这味儿!妻子取笑他,哪是厨师,十足厨痴! 鲁菜讲究制汤,汤分四类:高汤,鸡和猪肘骨合煮,当配料;奶汤,面粉加葱姜烩制,是成品菜;全汤,老母鸡、猪蹄、猪肘骨、火腿、鱿鱼、鲍鱼、虾仁、鲫鱼、干贝合炖,催奶佳品;老汤,乃卤制扒蹄、扒鸡、酱牛肉之汤,接续使用。 程安国精于制汤,高汤色纯而鲜,奶汤色白而香,全汤色浓而醇。然而,最上心的,还是老汤。初入道时,痴迷皮大爷老汤,拜师四年,尽得真传,仍不知足,穿巷陌,踏乡野,遍访名厨名方。 制汤需调料。济南普利街,有一调料市场,全国闻名。程安国混迹其中,买一问十。厮混久了,摊贩成朋友,知无不言。 老玉记扒鸡,济南百年老字号,张家所创,“文革”熄火。传人张大爷暗藏老汤,不敢示人。落魄时,程安国常串门,老少遂成莫逆。一个求知若渴,一个悉心传授。改革开放后,“老玉记”重现江湖,购者排队数十米。程安国常去帮衬,大爷欣然,赠以老汤。 程安国广尝调料,博采众家,终于自成一家。调料均为常物,妙在比例搭配。鑫泺源开张日,程安国沐浴焚香,以五大香料(花椒、八角、丁香、桂皮、小茴香)担纲,辅以数十种调料,炖出首锅扒蹄。尝之,鲜味尚可,醇厚不足。他明白,新汤底子薄,若无老汤托底,如酿酒之缺酒曲,而汤之醇厚,尚需时日。 程安国卤制扒蹄,工艺复杂:每天早上4点起煮,6点出锅,入汤卤制八小时,味入骨髓。存汤之法考究:禁入冰箱,以防渗入异味;每晚须加热,寒冬两天一热,以防产生异味。 开张仨月,老汤成色渐足,程安国面露喜色。 这天,热不可耐。收工时,程安国反复叮咛,记住喽,晚上10点热汤。 嗯哪。徒弟小刘年轻贪玩,嘴上应着,心不在焉,晚上出门纳凉,竟忘了。 次日凌晨,程安国一进门,劈头就问,汤热过没? 嗯……嗯……小刘脸色大变,低头蹭地。 程安国睚眦欲裂,一脚踹翻小刘,你个败家子,我仨月的心血啊,全让你毁了! 另一小徒凑到汤桶前,嗅了嗅,欢天喜地,师父,汤没变味,热热就行…… 程安国暴跳如雷,死孩子,你懂啥?这三伏天,没变味也走味了,这是打底老汤,容不得半点不纯。重新做! 程安国洗净锅,重新配方制汤,叫来众人,立下规矩:从今儿起,这汤是我命根子,啥时添水,啥时加料,啥时加热,我自个儿办,谁也不许沾手,谁坏规矩,我敲谁脑袋!记住了? 记住了!众人战战兢兢,唯唯诺诺。 又仨月,老汤渐醇。程安国拿捏到位,多一勺水味淡,少一勺水胶浓。所卤扒蹄,观之色艳,嗅之垂涎,入口即化,渐成招牌,老宾新客,进店必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乡土的冷酷与温情
- 下一篇:字里行间的轻描淡写是对时代最忠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