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姜嘉锵:演唱古诗词的声乐大师(4)


    专家访谈
    古诗词演唱接续文人文化传统
    ——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田青
    “搞声乐的人恐怕要具备三样东西才能把歌唱好,一个是嗓子,一个是脑子,一个是心,三者缺一不可。而姜嘉锵先生三者皆具备,我们批判‘千人一声’,而姜先生是‘一人千声’。”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田青说。
    田青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研究,弘扬传统文化。他将自己这些年所作的工作归结为一个主题:在面对现代化、社会急速转型时候,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的时候,如何使传统文化不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文汇报:您曾经评价,“现代民族声乐是‘千人一声’,而姜先生是‘一人千声’”,“一人千声”体现在何处?
    田青:姜嘉锵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脍炙人口的民歌,更是古诗词演唱的专家,他的演唱在声乐细节处理各方面都非常到位。我赞扬姜嘉锵,他一辈子都在努力地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所谓“千人一声”是过去学院派教育造成的结果,比如所谓的现代民歌唱法,学生根据教科书一板一眼地学,只有形式而非内涵,学生们唱得千篇一律,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样。这就是我们反对的违反艺术本质的现象。
    文汇报:姜嘉锵先生是在国内音乐界“土洋之争”的背景下开始接触古诗词演唱的,基于此,演唱古诗词有何重要意义?
    田青:“土洋之争”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声乐界的一种争论。所谓“土”,就是我们的民族、民间唱法,比如王昆唱的民间小调,她同时也受过京剧训练。“土唱法”随着全国解放从地方进入城市舞台,这种接地气的、淳朴的民间演唱方式与大城市初步建立起来的西方美声唱法学院派之间产生碰撞。后来也有人尝试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但由于其只适用于西方语言,“转码”成中国歌就出现了咬字不清、有声无字的问题,且无法表现中文的四声。其实质是面对现代化、面对西方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的问题。
    就唱法而言,音乐界长期以来是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三足鼎立,从第11届央视青歌赛开始,在我的提议下,重新将原生态唱法纳入其中,就成为四分天下。歌唱的内容也有所区分,美声唱法实际上也是西方古诗词,比如咏叹调之类;通俗唱法是现代人的生活;而民族唱法的内容则大多围绕长江、黄河、祖国母亲一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古诗词在其中是缺位的,古诗词属于文人文化,而文人阶层在近代日渐衰弱,从这方面来说,姜嘉锵可谓接续了文人文化的传统。
    文汇报:请您介绍下古诗词演唱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如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田青:中国古诗词最早都是通过“唱”流传的,从《诗经》始,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在流传过程中歌词被记载下来,曲谱却逐渐失传,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谈的古诗词都是抽离了音乐的歌词,古诗词也因此从音乐领域划分到了文学。
    姜嘉锵先生早期曲谱来自古曲琴歌,流传至今的数量很少,像南宋姜夔的《白石道人自度曲》等,他基本上把能找到的都唱过了,后来一些现代作曲家从古诗词中汲取灵感重新创作,逐渐出现了以现代作曲重新演绎古诗词的歌曲,姜嘉锵先生也在不遗余力地传唱,演唱中也汲取了很多传统戏剧、曲艺中的元素。他以毕生的精力坚持唱古诗词,这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
    古诗词对人的吸引力是它永恒的美。我认为,以现代音乐方式演唱古诗词其实没有规矩和限制。
    文汇报:您曾指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主题之下,音乐方面缺乏主动性、有深度地与之相联系,能否详细阐释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田青:民族音乐、原生态民歌等,是不是传统文化?答案是肯定的。我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希望学音乐的人自己先要明白,同时要有主动、积极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音乐在传统文化中有何不可替代性?荀子在《乐论》中指出:乐合同,礼别异。“乐”就是让人群有向心力、凝聚力。
    举个例子,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的“融冰之旅”,带去一场全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演出《守望家园》,以此拉开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序幕。
    我当时是艺术总监,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以古琴独奏作为开幕表演,演出前我向观众讲解,古琴在中国被称为“圣人之器”,请弹奏者展示琴的背面,龙池凤沼里写着这张琴制作于唐至德丙申年。这张被称为“九霄环佩”的古琴,制作于公元756年,那一年诗仙李白55岁,杜甫44岁,这张琴问世之后三年,高僧鉴真在奈良建造唐招提寺……演奏《流水》时,台下鸦雀无声,面对这样古老历史和伟大传统,人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尊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