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沉浮的题画诗文(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52 文汇报 王文欣 参加讨论
周臣、仇英(1494—1552)等不擅题写的画家是怎样看待题画诗文的呢?很遗憾,他们在艺术史中几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很难对他们的态度一探究竟。不过可以肯定,在拥护画上题写的潮流背面,也有画家和批评家对诗画题文表示疑虑和拒斥。1603年出版的《顾氏画谱》中,杭州人沈朝焕(1592前后)就很直白地贬低苏州地区爱画上题写的习气,为不擅题的画家鸣不平:“吴中以诗字装点画品,务以清丽媚人,而不臻古妙。至姗笑戴文进诸君为浙气。不知文进于古无所不临摹,而于趣无所不涵蓄,其手笔高出吴人远甚。”沈朝焕这番言论意在为早先的“浙派”领军人物戴进(字文进,1388—1462)摇旗呐喊,贬低苏州(吴中)习气之外,不免有地域意识作祟。但是他也有意无意点中题画诗文“合法性”的一个死穴:题画诗文毕竟只是“装点”图像的,是外在于图像的;过分强调文字,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由于晚明董其昌(1555—1636)绘画南北宗之论将苏州的沈周、文徵明等推上比北派更崇高的地位,而清初“四王”接续董其昌的画脉继续积极实践题画,画上题文“合法性”的问题在清代基本搁置。到民国初期,随着“西画东渐”和文人精英对中国画传统的批判反思,中国画与鲜有长篇题跋的西画形成鲜明对比,题画诗文的“正统”地位逐渐变得尴尬起来。1920年代,画家汪亚尘(1884—1983)撰文《国画上的题诗问题》,批判时人对画上文字的关切超过图像,但很多题文实乃敷衍塞责之作。画家丰子恺(1898—1975)也在《中国画的特色》一文中,对用题文把画中诗意讲出来的肤浅行为表示不满。中国最早的美术史学家之一滕固(1901—1941)持类似观点。他注意到,“诗与书常常成为装饰画的必要辅助物”的风气,“自明以来,尤为盛行。于是不能书的画家,题款时要请人代笔;不能诗的画家也要勉强抄几首诗”。他痛斥:“这种颓废的风气,已不是上面所示的诗书画的结合,而是积久弊生的坏习惯。”可见,在世纪之交这一代文人精英看来,画上题写是一种老套的艺术传统,是需要革新的对象。在当时对国民性的反思与建构中,中国画被视为陈陈相因、几个世纪没有进步的艺术,是文化革新的对象,题画诗文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一种无比沉闷古板的艺术形式。 1940年代之后,随着“国画”观念的建立,画上题写,特别是诗体题跋,才又再次得到接纳和承认,乃至进一步在观念层面被树立为中国画的特征和典范。至此,题画诗文经历了从萌芽期到明代中晚期的攀升,抵抗住了中间多方阻力,度过清代的平稳期后,至民国初年地位陡然下降,备受质疑,在上世纪中期才逐渐回升,今日被奉为经典。 (作者为荷兰莱顿大学区域研究所博士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沈从文那支写情书的笔
- 下一篇:孟昭连:“之乎者也”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