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金庸江南纠纷凸显亚文化扩张引关注


    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近日将一部青春小说《此间的少年》作者、畅销作家江南告上法庭,原因是这部小说大量使用金庸武侠小说中乔峰、郭靖、令狐冲、黄蓉、穆念慈等人名。诉称江南及有关出版单位涉嫌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要求立即停止复制、发行小说《此间的少年》,封存并销毁库存图书、公开道歉、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一纸诉状,令“同人小说”这一原本属于青少年亚文化范畴的创作概念浮出水面,引发创作者及法律人士对“同人小说”是否侵犯著作权及如何界定等问题的讨论。
    《此间的少年》是江南2000年在网络上创作后来出版并再版三次的作品,作家在微博回应中承认“仿照”金庸书中人名,称出版前曾进行法律咨询,被告知并不违反相关法规,且表示“没有套用故事,就是个校园小说”。作品述写了“乔峰”“郭靖”“令狐冲”“黄蓉”“穆念慈”等在“汴京大学”的校园生活,稍微了解这部小说不难发现,故事沿用金庸小说人物,而“图书馆”“篮球赛”“舞会”等章节名则显示,其内容和金庸原著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委实说也不是致敬,小透明时代写的,就是为好玩。”江南微博中对《此间的少年》的定位,大致可以概括“同人小说”“衍生作品”这类创作,笔者称之为“反馈式创作”,即以一部知名作品的人物为主人公自创故事,表达作者个人诉求,主要在粉丝群体内部交流,涉及公开出版并再版的例子并不多见。据笔者了解,近十年来为青少年所喜爱的畅销书作家中,许多人的成名作品都是这类小说,比如曾与江南合作的作家今何在,其代表作《悟空传》部分人物及关系来自电影《大话西游》,郭敬明第一部中长篇小说《幻城》部分内容雷同于日本漫画《圣传》。
    在21世纪初,这些青少年亚文化创作,经网络空间或青春杂志连载声名鹊起,而其原作,即金庸小说、《大话西游》等,则占据图书出版、影视发行等主流文化传播渠道,假如“江南们”始终是“小透明”,以粉丝身份从事反馈式创作,其无论在传播渠道还是利益获取上都很难与原作发生冲突。所以金庸与江南之争,表面上是一起著作权纠纷,实质上是由于近些年来,网络成为重要文化传播渠道,资本力量、粉丝因素在图书出版、影视发行等领域成为重要因素,一些原本“小众”的亚文化产物抢滩大众文化视野,与从前的大众文化缔造者形成同台竞技、“平等”角逐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