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一个有过盗窃行为的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教育,只有当他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继续保持住他的良好品德时,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 王淼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形形色色的行为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即使是富有经验的教师,也感到十分棘手。那么,如何科学地解决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呢?《好心态成就好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剖析与对症教育》一书给了我们启发。作者明确地提出“授业”更要解“心惑”的见解,把师者“解惑”的使命与意义格外鲜明地标示出来,这对指导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起来富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学生的种种“心惑”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是,究竟怎样去解这个“心惑”,怎样行之有效地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好心态成就好学生》以案例解析为主,对家庭、社会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以及因学习、交往、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作了探讨。该书从这五个方面聚焦学生常见的33个心理问题,每个问题从生动活泼的案例引入,对每个案例又进行了解析和教育延伸,提出了具体的调整策略。 我们知道,青少年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思想、品德方面的原因,也有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青少年心理承受力低、调节能力差、人格尚不健全,这些因素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学生行为问题时,必须深刻认识影响学生成长的种种复杂因素,抓住其中的关键,才能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现实中,我们总是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往往急于解决问题,忽略了沟通最重要的一点——倾听。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烦恼或喜悦时都会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向人倾诉,希望倾听者能给予理解抑或分享。倾听需要耐心,倾诉需要信任。只有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充分信赖关系的时候,倾听与倾诉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疑处在主导地位。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必然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多进行一些换位思考。也许,导致学生发生“心惑”的困难与障碍在教师看来微不足道,甚至像个玩笑,轻而易举就可越过,但对学生来说却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眼前。他们是多么渴望得到帮助和理解啊!特别是深层次的烦恼,如果得不到舒缓,可能会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师生情感的和谐融洽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特级教师李镇西也说过:“我以为,心中有爱当是教师人格的制高点,唯此,教师才能做到以爱育爱”。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打破学生的心理防线,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就会实现。有了这种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师生间自然就会和谐相处。老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倾诉,并对学生的种种奇思怪想和异端行为抱着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在对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的同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该书作者在面对学生的自私自利、考试作弊、责任缺失、偷窃、撒谎、早恋、暴力、敌对等极端行为问题的时候,采用的做法不是粗暴训斥、歧视、当众揭短、变相体罚或者放任自流,而是多一些关爱、尊重与理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感情。它促使学生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书中对学生偷窃行为的矫正案例告诉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和一片苦心,哪怕他是犯了错误的学生。 充满爱心的尊重、理解、倾听是解开学生种种“心惑”的重要环节,但却不是“解惑”的最终目的。良好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其关键在于它能够把有限的引导转化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心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谐发展的人格,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好心态成就好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剖析与对症教育》,李韦遴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