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先求真 “这是我的第一部个人著作。作为一个一辈子做学问的人,年逾七十,为什么此前从没有出过一本书,这才是第一部呢?客观原因是由于:各个时期都有一些比写书更迫切需要应付的业务……”在谭其骧《长水集》自序中,他这样总结道。 一生忙于学问,而不忙写书出书,这与当下似乎迥异。“多少年来,我读季龙师的文章,有一个总的印象,就是可写可不写的文章,先生从来不写;没有充分把握的问题,先生也从来不写,写文章就是为了要解决问题。”一位学者回忆说。 寥寥几言,一位求真求实的学者之风跃然。 正如谭其骧自己所说:“求是师求真,要求是求真,必先辨是非真假。要明辨是非真假,关键首在能虚衷体察,弃绝成见,才能舍各宗各派之非之假,集各宗各派之是之真。学术之趋向可变,求是之精神不可变。” “先生治学,是一向主张求实求真的。”葛剑雄说,“在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过程中,他更是坚持这种精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修订,从1955年起,前后历经30年。“在‘文革’期间,难免受到‘左’的影响,他不止一次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他坚持画一幅吐蕃极盛时的疆域地图,有人生怕地图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争论一直打到了胡乔木那里,再请示才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 “先生治学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有他匡正旧说、提出新见,突破前人的创新精神。”葛剑雄说,“他说,不创新学术如何进步?他曾对我们说,我要超过钱大昕、王国维,你们要超过我。” 这种超越,是在尊重而不迷信权威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以先生研究黄河最为明显。”葛剑雄说,过去学者皆认为黄河在东汉后长期安流是东汉水利家王景治河的结果,但谭先生却在综合考察历史文献后,全新论证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恢复天然植被。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有关环境保护的案例之一。 “先生对集体优势很是强调与重视。”葛剑雄说,为了研究,谭其骧曾几年没有一篇论文发表,我们劝先生写点东西,他却不以为然。自己不写书,但他看一篇博士论文要看几个星期。“如此治学态度,在我们面对当下的重大学术问题时,也是弥足珍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