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范式建构三题(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9:11:33 未知 高楠 参加讨论
注释: ①②③(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伊安·哈金:《导读》,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6页,第15-16页,第15页。 ④哈贝马斯论述社会科学的意义理解,涉及理解结构的规定性问题,规范调节行为问题,亦即范式问题,这类理解结构对于不同的理解者而言,是他们具体理解的先行而在,或者是专门训练获得,或者是以外行身份预先地得于日常生活。他们在理解结构中达成对于对象的理解,这种达成理解,既不属于原本对象,也不属于理解者,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完成。他把由此达成的理解称为“完成行为”,对于这种理解获得的整体规定性(范式),称为参与性行为语境。([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0、182页) ⑤马大康从差异范式的比较角度分析文学创造论与文学生产论的不同,二者的总体性特征被明晰地概括出来。他认为“文学创造论与文学生产论属于两套截然不同的理论话语。创造论张扬主体性,鼓吹创作自由,强调文学自律,以主体地位的绝对优先来抗拒现实束缚,它立足于人这一根基,是在人文主义视野中展开的理论话语。生产论则把文学活动置于生产、传播、消费、再生产的总体过程中,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中来考察,并努力揭示文学生产与意识形态、文学体制、生产机制以及艺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密切关联,强调文学生产的他律性……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相互抵悟的文学观念与理论范式”。(马大康:《从“文学创造”到“文学生产”》,《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0页) ⑥(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第33页。 ⑦蒙塔古概括认识论中最尖锐也最有意义的争论时说:“世界的种种物体和种种属性对于知者或主体发生被知的关系,我们要问,它们的存在对于这种被知关系,若有任何依靠的话,依靠到什么程度”([美]威廉·佩珀雷尔·蒙塔古:《认识的途径》,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页)。这是认识与生存的关系的发问。 ⑧(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9页。 ⑨反映论对于文学的合理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钱中文阐释说:“反映是人的思维的根本特征和功能。文学艺术的创作是意识的一种形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反映”。(《钱中文文集》第一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页。)由此,他对反映论进行了综合性阐释。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孟繁华把他收集的90年代的文艺学与现当代文学博士论文结集命名为“想象的盛宴”,这即是当时文学状况的形象表述,又可以看作是理论状况的形象表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钱中文:《钱中文文集》第二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13页。 (1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18页。 (13)(14)(15)(16)蒋孔阳:《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14页,第113页,第106页,第114页。 (17)蒋孔阳:《人是世界的美》,《蒋孔阳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3页。 (18)童庆炳:《童庆炳谈文学观念》,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20)(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原序第7页注①。 (21)(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 (22)余虹:《白色的文学与文学性》,载《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0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3)畅广元主编:《文学文化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绪论”第1页。 (24)陶东风对当代中国文化批评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阐释了文化批评展开中遇到的三个关系,即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文化批评与文学的自主性关系,文化批评与传统社会学批评的关系,并对这三个关系结合西方相关理论,西方相关理论的影响,中国文化批评的展开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展开的争论进行了条分缕析的阐释。(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59页。) (25)(28)童庆炳:《〈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载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总序第5页,总序第3页。 (2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8页。 (27)郑伟:《罗根泽与古代文论研究新理念》,载童庆炳等编著:《文化与诗学》2013年第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88页。 (29)(英)劳伦斯·格雷斯伯格:《文化研究之罪》,郑飞燕译,载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30)闫嘉曾对有的学者进行的现代文人与传统文化“行为的外在模式”个性差异展开对比,进而又对归入“内心价值认同上的一致性”的研究提出批评,认为文化个性研究的要点是“关注个体差异与集体想象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闫嘉:《马塞克主义: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3年,第225-227页)这是有道理的。 (3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页。 (3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赵静蓉:数字时代中的国家记忆危机及其未来
- 下一篇:柴冬冬:数字技术重构艺术批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