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电视剧受众批评模式嬗变初探

内容提要:中国电视剧的受众批评模式,经历了无理论支撑的泛谈式批评的萌芽期,引进接受美学等理论后初步对电视剧文本进行批评解读的探索期,运用多种理论(包括中国传统理论)研究、批评的理论自觉期。本文对其不同时期的受众批评模式进行梳理分析,以探寻其嬗变的规律。
    关 键 词:电视剧/受众批评/嬗变
    作者简介:王黑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吕梦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在接受美学理论出现以前,西方文艺理论一直是以“作者本位论”及“作品本位论”为主导。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的出现,使得人们意识到了受众的重要性,人们的视线从作者和作品转移到了受众。
    受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中国的古代文艺理论中也曾受到肯定和重视,中国传统书画的创作手法之一“留白”、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汉代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等均是与西方接受美学相契合的肯定受众能动作用的美学命题。
    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种人文学术理论被大量翻译并引进中国,作为受众理论之一的接受美学也随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受众批评理论诞生于文学领域,也首先应用于文学领域,之后才应用于影视批评实践。从文献检索看,1979年到2011年关于中国电视剧受众批评模式的各种文献共有100余篇。将这些文献详细解读后,可分析出中国电视剧受众批评模式的大致发展脉络,并将中国电视剧受众批评模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期(1983年至1994年)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最早关于电视剧介绍和描述的8篇文章,此后一直到1982年基本没有涉及电视剧受众、观众的文献。最早从受众角度分析电视剧的文章是1983年谭毅的《把镜头伸进观众的心灵深处——试谈电视剧的题材和人物》①。这篇文章从题材和人物两个方面来分析一部电视剧怎样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认为电视剧的题材和人物应该是人们熟悉的,甚至是人们曾亲身经历过的,或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水平、能引起人们共鸣的人和事。作者以这个观点分析了电视剧《大地深情》以及《好好叔叔》,从观众的喜好新奇、喜好贴近平常生活、容易被真感情打动等心理特点来分析这两部电视剧的人物设计和选材。虽然文章缺乏一定的理论色彩,但毕竟是第一篇站在受众角度分析电视剧文本的文章,在电视剧受众批评史上具有滥觞意义。
    1984年赵群的《电视观众为什么喜欢〈霍元甲〉和〈血疑〉》②、禾苗的《〈霍元甲〉抓住了观众哪根神经》③都认为,《霍元甲》与《血疑》这两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受到观众的追捧,是因为都拥有吸引人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两篇文章也是泛泛而谈地论述观众心理与电视剧文本的关系。
    1988年王云缦的文章《情节和观众接受心理初议》④认为,有些文章对电视剧的情节批评太过于注重电视剧本身,而缺少从观众的接受心理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情节。文章认为,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如今的接受者对情节的要求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主要体现在对情节鉴别力的提高、对情节创造力的要求、对情节延伸性的探求这三方面。尽管此篇文章并未涉及受众理论,却是第一篇明确指出要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电视剧情节问题的文章。这既是一篇电视剧批评文章,同时又包含着对批评文献的再批评,是较早的一篇批评之批评的文章,这在20世纪80年代是弥足珍贵的。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探讨电视剧与受众审美的关系和受众鉴赏心理的文章。张振华的《古装片与观众的审美关系》⑤,分析了古装片之所以层出不穷且备受观众青睐是由于观众渴望了解和把握历史生活经验的一种心理需求。钟晓阳的《试论电视剧观众的鉴赏心理系统》⑥则对观众的审美鉴赏心理与电视剧的魅力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总之,萌芽期的文章数量比较少,也缺少理论支撑,多数文章是有感而发式的泛泛谈论,缺乏严谨的逻辑论证。但这一时期的论文毕竟开辟了受众批评的先河,构筑了受众意识的研究基础。
    二、探索期(1995年至2004年)
    
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文章开始利用接受美学等受众理论来对电视剧进行分析批评。1995年王军的文章《接受美学与电视剧审美价值取向》⑦是第一篇明确使用接受美学对电视剧进行批评的文章。这篇文章运用“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来分析观众对于不同电视剧会有臧否好恶的审美倾向,认为电视剧《情满珠江》描写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经历的现实与认真思考的课题,因此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喜爱。文章还以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为例,指出该电视剧将视角对准了处在改革激荡中的普通民众的心灵,观众通过观看剧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反思自己的命运,领悟到剧中表达的去摧毁封建残余意识这一启示。由此,这部电视剧的意义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同,作品与观众达到“视野融合”。文章还谈到:观众的反应,不仅能决定一部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实现,还会影响到创作者的创作,创作者为了使作品赢得观众的喜爱,会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与观众的期待视野相契合。文章认为电视剧《努尔哈赤》是一部典型的既适应又超越观众期待视野的作品,它并没有拍成流于世俗的通俗电视剧,也没有拍成一部只让一些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观众欣赏的历史纪录片,而使观众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认知历史。
    盘剑在《角色心理与参与意识——电视剧观众审美心理研究》一文中,用接受美学理论对于为什么家庭题材类电视剧往往比其他题材类的电视剧更受观众青睐这个问题作出分析。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去解析才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诉诸于历史的理解。”⑧而所谓的对文学本文的理解的历史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文的效果和意义,取决于作品在当前历史中的读者的阅读经验中具体化的实际过程;再就是各个时代的读者接受和解释一部作品本文的历史过程”⑨。因此,家庭类电视剧大获成功的原因,是观众在以描述日常生活为主的电视剧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所要经历的一些事情,由此对此类电视剧产生心理上的熟悉感。如电视剧《渴望》,一些观众在刘慧芳这个艺术形象上可以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但这部电视剧又不仅仅停留在家长里短的小打小闹中,而是将人生、人性融入到当时那个社会大背景下,超越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因此备受观众青睐。
    秦俊香的文章《从接受心理看电视剧〈大法官〉的成功》⑩认为《大法官》这部片子,选材立意迎合观众的心理,悬念设置吸引观众,制作精良适应观众的观赏习惯:这几点无一不适应观众的接受心理,因此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2002年,柳姗的博士后报告《电视剧受众研究初探——央视〈笑傲江湖〉的编码、解码与大众文化》(11)的最后几个章节整理了网民好感度等投票的数据以及大量网民的评论,以数据和观众评论这种较客观以及直观的方式对电视剧《笑傲江湖》的成败得失做出批评,是一种较客观的批评方式。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文章对热播的电视剧剧种进行了受众心理分析。黄会林的《受众·电视剧·青春偶像剧探析》(12)、李君的《浅论中国电视受众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审美期待》(13)和谢欢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受众心理分析》(14)均属此类。而《受众·电视剧·青春偶像剧探析》特别对青春偶像剧的收视群体做了数据调查,分析受众的收视心理。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从接受美学等理论角度分析电视剧作品的文章,同时还有探讨接受美学与电视剧编剧艺术关系等问题的文章出现。如冯翼的《论接受美学对电视编剧艺术的影响》(15)和叶飙荣的《观众期待视野的当代性对改编电视剧的要求》(16),这两篇文章都要求重视接受美学对电视剧编剧艺术的作用,提出要重视观众的期待视野、重视观众对电视剧作品的意义填补和解读,以提高电视剧编剧水平。
    总之,这时期的文章大多数在尝试用接受美学等受众理论对电视剧进行解读或对电视剧热播背后的受众心理进行探讨。尽管这一时期出现了系统性阐述中国电视剧受众发展历程,并利用数据、网友评论来对电视剧《笑傲江湖》进行受众批评的博士后报告,但这个时期总体来说仍是处于电视剧受众批评模式的探索阶段,并未达到理论的系统性的批评。
    三、理论自觉期(2005年至今)
    
上述两个时期的多数文献都具有主观感受式的批评特点,以数据调查为依据的客观分析较少,在论述受众心理时也缺乏严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作支撑。而理论自觉期出现了显著变化。首先从文献数量上,这一时期远远超过前两个时期数量的总和,仅电视剧受众批评方面的学术论文就有70多篇。同时,在理论体系的运用上也日益呈现出系统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王聪聪的文章《期待视野的唤起、悖离与再融合——从接受美学视角观照〈武林外传〉》(17)认为,《武林外传》对江湖、武功等我们脑海中原有的概念进行了解构,让观众认同这不是江湖,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打破了观众原来的期待视野,制造了一种新鲜感和一种疏离感。在人物设定上,将原来武功盖世的近乎完美的大侠还原成一个个有着小缺点、小毛病,也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小人物;在地点设定中,将观众原来概念中侠客肆意仗剑的江湖改为一家客栈,这些人物、地点上的改变,打破了观众期待。
    袁从洁的《浅谈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叙事与观众的接受心理》(18)认为,由于中国电视剧受众心理及审美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着依循,另一方面又顺应着社会变迁而改变,使得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在叙事上表现出同化和顺应。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观众审美方式的变化,也使得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的人物塑造变得多元化。
    除了西方的受众理论,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对电视剧进行批评的文章。如殷婕的《中国影视剧中的留白艺术研究》(19),首先分析了留白艺术的溯源,指出了留白介入影视艺术的必要性以及影视艺术中留白的体现,接着分析影视叙事与留白的联系。其次,论文在接受美学视野下对留白进行了解读,同时研究了观众接受心理与留白的关系。最后,阐述了留白的功能,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留白的实现策略。
    贾玉春的文章《〈士兵突击〉的留白艺术》(20)也运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留白艺术来分析电视剧《士兵突击》。文章认为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留白首先体现在情节上,如剧中史今与七连长高诚打乒乓这一情节,此处并没有说透,而是使用了留白,让观众去回想、去琢磨。其次,在剪辑上也使用了留白,剪去了火车上史今在厕所嚎啕大哭的场景,剪去了史今确定要复员后,和战友痛哭分别的场景。正是因为在剪辑上也使用了留白,使得观众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想象来填补空白之处,对这部电视剧进行二次创作。总之,利用中国古典文论对电视剧进行批评的文章虽然少,却分析得较为深入,对电视剧的创作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受众对社会热点关注的提升以及受众主体地位的上升,一些拥有时代话语成分的文章出现在这一时期。方亭、单晓颖的《都市房奴的心灵漂泊与身份认同——〈蜗居〉受众深层心理研究》(21)、蔡骐的《社会性文本与粉丝型受众——解析电视剧〈蜗居〉及其粉丝》等指出,从受众的心理机制来看,《蜗居》由于其现实主义风格,以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为描述对象,真实再现了如今年轻一代的生存境遇,暗合了都市年轻人的心理期待与自我认同。同时,蔡骐的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的受众——“粉丝型”(fans pattern)受众。文中认为,“粉丝型”受众较之传统型受众更加积极主动,也更渴望展现自身,对文本有着强烈的感情和高度的认同。“他们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用德赛都的话来说,粉丝可以被看作大众文化工业产品的‘文本盗猎者’,他们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生产,创造出一套具有完整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22)
    在理论自觉期以调查数据为依托的受众批评文章与日俱增,给人以客观扎实的印象。白洁的文章《〈老大的幸福〉收视数据解读》(23)使用该剧的收视走势、观众构成对照表、分城市收视表现以及央视黄金剧场其他剧目的收视这四方面的数据来对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进行评析。而周勇、刘梦逸的《试析央视高收视率电视剧的收视特征与受众需求》(24)以在央视播出的全国收视率排前20名的电视剧为样本,探讨高收视率电视剧的收视特征和受众需求,以期对电视剧创作提供一定的规律性认识。
    这个时期,国内第一部RPG游戏改编剧《仙剑奇侠传》和歌舞剧《丑女无敌》的热播,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电视剧批评文章中也出现了从受众角度对这两种新类型的电视剧进行批评的文章。田丽丽的《电视连续剧〈仙剑奇侠传〉的受众分析》(25)从目标受众定位准确、受众的娱乐心态和怀旧心等三方面解释了《仙》剧高收视的原因。周杰的《从受众心理探析〈丑女无敌〉的热播》(26)认为,《丑女无敌》热播的原因是由于该剧把握了受众的品牌认知心理、身份认同心理和参与性心理。这两篇文章都是对中国电视剧史上新类型的电视剧进行受众批评,但没有针对这两种新类型电视剧各自的特点,如游戏改编的《仙》剧的游戏化叙事,《丑女无敌》中用歌舞方式表达情节等等。
    随着对受众理论关注度的上升,选择受众批评作为研究课题的研究生论文也日益增多。2005年翼星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接受与“接受美学”》(27)中部分章节运用接受美学对电视剧文本进行了解读。李晓的硕士论文《影视剧“大团圆”结局的受众心理分析》(28)针对我国电视剧受众对“大团圆”结局情有独钟这一现象,运用心理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受众的价值观认同和需要心理进行了分析。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利用受众理论对中国影视剧创作进行反思和展望的文章。邵茹波的《接受美学在中国影视艺术中遭遇尴尬》(29),从接受美学的三个角度——效果价值评判、审美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结构出发,认为中国电视剧对观众震撼心灵、激发情感的效果无法达到接受美学的高度,观众的视听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使得接受美学在中国影视艺术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刘德明在《中国当代影视剧审美接受的反思与展望》(30)中则对当下中国影视剧的审美接受心理进行反思,并认为当下的影视剧需要从弘扬先进的价值观念、塑造普通的人物形象两方面,真实反映现实、反映大众心理。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剧的受众批评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嬗变,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批评模式,在中国电视剧批评领域已形成一种批评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对于推动电视剧批评学科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同时亦应看到,中国传统学术理论在批评中的运用屈指可数;许多文章采用简单化的理论加案例的生硬拼合方法论说电视剧;一些文章在没有受众数据支持的前提下表述作者的主观评价……这些问题与中国电视剧批评的整体现实具有内在的联系,也是电视剧批评发展中需要克服的倾向。


    注释:
    
①谭毅:《把镜头伸进观众的心灵深处——试谈电视剧的题材和人物》,《中国电视》,1983年第5期。
    ②赵群:《电视观众为什么喜欢〈霍元甲〉和〈血疑〉》,《电视文艺》,1984年第12期。
    ③禾苗:《〈霍元甲〉抓住了观众哪根神经》,《中国电视》,1984年第12期。
    ④王云缦:《情节和观众接受心理初议》,《中国电视》,1988年第5期。
    ⑤张振华:《古装片与观众的审美关系》,《电影艺术》,1996年第2期。
    ⑥钟晓阳:《试论电视剧观众的鉴赏心理系统》,《戏剧文学》,1987年第1期。
    ⑦王军:《接受美学与电视剧审美价值取向》,《中国电视》,1995年第6期。
    ⑧盘剑:《角色心理与参与意识——电视剧观众审美心理研究》,《当代电影》,1998年第5期。
    ⑨[日]藤竹晓:《电视社会学》,蔡林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⑩秦俊香:《从接受心理看电视剧〈大法官〉的成功》,《当代电视》,2002年第2期。
    (11)柳姗:《电视剧受众研究初探——央视〈笑傲江湖〉的编码、解码与大众文化》,复旦大学,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2年。
    (12)黄会林:《受众·电视剧·青春偶像剧探析》,《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13)李君:《浅论中国电视受众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审美期待》,《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
    (14)谢欢:《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受众心理分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5)冯翼:《论接受美学对电视编剧艺术的影响》,《戏剧艺术》,1995年第1期。
    (16)叶飙荣:《观众期待视野的当代性对改编电视剧的要求》,《视听界》,1997年第6期。
    (17)王聪聪:《期待视野的唤起、悖离与再融合——从接受美学视角观照〈武林外传〉》,《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8)袁从洁:《浅谈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叙事与观众的接受心理》,《科技风》,2008年第9期。
    (19)殷婕:《中国影视剧中的留白艺术研究》,中国传媒大学,Apabi数字资源平台,2009年。
    (20)贾玉春:《〈士兵突击〉的留白艺术》,《电影艺术》,2008年第12期。
    (21)方亭、单晓颖:《都市房奴的心灵漂泊与身份认同——〈蜗居〉受众深层心理研究》,《当代传播》,2011年第3期。
    (22)蔡骐:《社会性文本与粉丝型受众——解析电视剧〈蜗居〉及其粉丝》,《现代传播》,2011年第2期。
    (23)白洁:《〈老大的幸福〉收视数据解读》,《视听界》,2010年第4期。
    (24)周勇、刘梦逸:《试析央视高收视率电视剧的收视特征与受众需求》,《电视研究》,2010年第12期。
    (25)田丽丽:《电视连续剧〈仙剑奇侠传〉的受众分析》,《声屏世界》,2006年第9期。
    (26)周杰:《从受众心理探析〈丑女无敌〉的热播》,《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6期。
    (27)翼星:《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接受与“接受美学”》,北京师范大学,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5年。
    (28)李晓:《影视剧“大团圆”结局的受众心理分析》,中国传媒大学,Apabi数字资源平台,2008年。
    (29)邵茹波:《接受美学在中国影视艺术中遭遇尴尬》,《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0)刘德明:《中国当代影视剧审美接受的反思与展望》,《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