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文学的常态危机

一、文学危机的内在逻辑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危机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形成的原因众多,但大体上可以归为如下的讨论:一是“文革”结束后,文学回归其自身的本体,使长期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政治性叙述方式得到弱化,由之产生了所谓的惶惶无主的感觉;二是西方文学思潮与文学理论大量被介绍进中国,西方近百年的各种哲学、文学思潮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在中国轮番上演,使得人们对于文艺认识的已有体系解体;三是所谓“纯文学”的生存困境,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纯文学”的主要标志,但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却受到传统习惯势力的非难,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作品往往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纯文学”陷入生存的困境;四是认为所谓的文学危机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危机与社会危机的体现;五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经济发展所引起的拜金主义对人文精神的腐蚀,人文精神危机成为文学危机的一个重要表征;六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人们对21世纪初的文学终结问题的分析,认为现代传媒对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①,但同时也认为“文学虽然末日将临,却是永恒的、普世的。它能经受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②,这种危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图像表述对语言表述空间的压缩所引起的危机。
    上述所谓的文学危机的几种表现虽然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当代文学的确面临一些不确定性,甚至是面临某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这一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并讨论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们所关注的只是所谓文学危机在当代的一些现象,并没有解决如下的问题:首先,文学危机是当代特有的现象还是在文学发展中都会遇到的?如果是文学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其次,这种现象的发生具有何种普遍根源?其中最为重要的根源是什么?
    文学从媒介来看,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而在这几次大的变化中,每一次的变化都对以前存在的文学形成了挑战与危机。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口述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以口述的方式进行创作,其传播方式必然是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在这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对文学进行了自己的加工与新的创作。因此,此时的文学作品处于不断的创造之中,同时也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各个民族的史诗以及神话,它们的形成就是如此。以帛、羊皮为载体的书面语言的出现,使口口相传的文学创作方式受到了巨大的限制。羊皮与帛固定了以往口述文学的一些内容,但同时也因自身的昂贵使文学与相关知识成为少数人的专利。随着较为便宜的纸的出现,文学知识及文学创作开始走向大众化,文学不再是少数人专利的同时也宣告了口述文学基本上成为历史。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文学进入到人人都能创作的时代。图像表述也因此崛起,成为文学表述的方式之一,并开始与语言争夺文学表述的空间。文学因为载体而引起了变化,甚至这种危机可以被称为文学的媒介危机。
    就文学的具体样式来看,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从四言到五言诗的转化,语言在诗歌中总是随着不同的时代与文学表现要求发生变化。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至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转化,每个时期都有其最具有特征的文学样式,相对于这些具有时代特征意味的文学样式,原先的文学样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危机,有的甚至已经纯粹形式化了。即便是同一种文体的内部也会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重点与特点。因此,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出现,往往意味着以往文学形式危机的产生,这是一种基于文学形式的危机。
    文学载体与文学样式的变化所经历的时间很长,短时期内其效果并不会显著体现出来。但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的,它可以直接导致文学活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文学本身,甚至导致文学危机,这在古代与当代都不乏其例。除了政治因素外,社会精神状态、社会价值取向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进而对文学造成影响,形成所谓的文学危机与挑战。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影响文学的走向,甚至是引起文学危机的因素很多,主要集中于文学载体的变化、文学样式的变化、政治因素的变化、社会精神状态以及社会价值的变化这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也正是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几个最主要的因素,更是人们讨论文学危机的对象。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危机是一个综合性的危机,在较短的时间内几乎把形成文学危机的各种因素都包含在内,这在整个文学的发展史中都是不多见的。不过,尽管危机重重,形成危机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明确地发现,当代文学危机所经历的事件,在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也以相似的方式出现和经历过。因此,当代的文学危机并不只是当代文学所特有,而是文学发展中众多危机的一种较为集中的体现。
    既然当代的文学危机与文学发展中出现的其它的文学危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就不难发现,当代的文学危机实际上是以往文学危机的别样形式的呈现,与整个文学发展中出现的危机具有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这种逻辑上的一致性很显然不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是在社会历史变化之中保持了自身存在的稳定性。这样实际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即形成文学危机的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人们从何种程度上系统地理解形成文学危机的根源?文学的危机是必然的吗?这就使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文学的学科根源。
    二、文学危机:艺术学科的根源
    要讨论文学的艺术学科的根源,有两个方面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方面是,艺术学科天然地具有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另一个方面是,作为一般的艺术大类与文学小类之间的关系。只有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人们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文学的艺术学科根源的全貌,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发现文学危机的深层根源。
    任何艺术作品都一样,具有个人与社会的品性。两者比较来看,基于艺术作品是由个人创作而成,个人因素在说明作品中应该占据主要位置。但是长期以来一个事实说明,从个人方面来说明作品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作家个人的、流动的意识、心理与无法全部收集的资料、观点成为人们从个人角度理解作品的最大障碍。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的角度因其具有普遍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成为人们常常使用的方法,但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往往忽视了个人性的一面。因此,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二者的结合,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格罗塞就指出:“我们既然不能从艺术家个人性格去说明艺术品个体的性格,我们只能将同时代或同地域的艺术品的大集体和整个的民族或整个的时代联合一起来看。艺术科学课题的第一个形式是心理学的,第二个形式却是社会学的。”③不难发现,虽然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个体性与社会性结合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很难把二者完美结合起来,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可能性与实践操作上的不可能性之间的矛盾。由此,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不仅由来已久地存在,而且还将存在下去。
    就文学而言,天然具有上述矛盾。以诗歌为例,诗歌是语言艺术的一种。但是诗歌的存在并不是在有书面语言之后才产生的,在其之前存在着大量的口述文学,这些文学很显然包括一些神话、史诗、寓言的内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今存在的许多神话与史诗大都是从口述的方式转化而来。如被称为“汉民族史诗”的《黑暗传》,就是由当地文艺工作者在人们口述的歌谣中整理出来,并形诸文字的。反映古希腊公元前11世纪至9世纪的社会情况与迈锡尼文明的《荷马史诗》,其最初也是源于古代传说的口述文学以及乐师的背诵流传。在文学或者诗歌从口述向书面语的转化过程中,不难想象,众多的口述文学在这一过程中流失掉了。书面语载体功能的局限只可能使少部分影响巨大的口述文学得以流传。这就很明确地指出一个问题,即语言载体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文学的形态与流传。
    但文学不仅仅是语言艺术这一句话可以完全概括得了的,在这一命题之下还隐藏着文学的审美目的。文学很显然“是为达到一种审美目的,而用有效的审美形式,来表达内心或外界现象的语言表现”④。成熟的文学形式,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其它的文学样式,都必定要遵守一定的形式的审美要求才能达到其表现的需要。这种形式上的要求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形式上的要求使其显示出此类艺术样式是文学样式,而不是属于其它类型的艺术;二是使此类文学样式区别于其它的文学样式;三是每种文学样式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审美目的与要求。如人们要体现出对社会宏大主题的表述,往往采用能在较大层面展示社会状况的小说来实现;而要表现某种情怀,则更多地采用抒情型的诗歌与散文来体现;而要体现某种社会冲突,则更多地采用戏剧这种文学样式。很显然,采用何种文学样式,是与文学的审美目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审美形式与审美目的往往是一体的。文学的这些审美形式现在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样式,如写实型文学中的典型、抒情型文学中的意境、表意型文学中的象征意象。
    在人类最早的诗歌中,抒情诗恐怕是最早出现的,这种最早出现是必然的。因为其涉及关于上述艺术矛盾中的个体性的一面,事实上也是创作者的心理层面。在人面对外物时,最为真切的感受是情感。“没有一件东西对于人类有像他自身的情感那么密切,所以抒情诗是诗的最自然的形式。没有一种表现方式对于人类有像语言的表现那么直接的,所以抒情诗是艺术中最自然的形式。”⑤因此,抒情诗中的情感很显然就是人们面对对象时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抒情诗最开始的审美形式在语言层面上,很显然是不固定的,此时,语言的形式遵从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外在形象层面上,最开始的审美形象可能是模糊的,只是隐喻性或象征性地存在,其目的同样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只是到了后来,人们在抒情诗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情感与形式之间较为固定的模式。但这种较为固定的形式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的矛盾已然弥合,恰恰相反,它只是意味着某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并且有很多文学史实可以告诉人们,这对矛盾之间关系的变化,同样也影响文学的形态与流变。
    涉及艺术两对基本矛盾之一的社会关系方面对文学影响更是显著。在文学产生之初,文学与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从商代到春秋时期出现的各种卜辞、青铜铭文、爻辞、《尚书》《春秋》《诗经》等等可以明显地看出。文学从内容上看与社会现实中的各种关系保持着高度一致的特点。而流传下来的神话则同样真实地保持了人类历史中所经历过的事件,如《女娲补天》的神话就很真实地反映了母系氏族时代人们面对自然灾难并聚集集体力量与之进行斗争的景象。不过,在影响文学发展的社会关系的诸多层面中,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为直接。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对当时诸子散文的影响,魏晋时社会的动荡对文人审美价值的影响,清代的文字狱对文学发展走向的影响,而这种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如果处于社会大变革之时,其效果就更加显著。而某一社会文化思潮的兴起,同样也影响着文学的发展与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只不过没有政治因素来得直接罢了。如黑格尔的所谓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终结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对艺术自律精神的影响。社会关系千差万别,形态各异,它们都会对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差别是影响的大小不同,其中有些因素能直接影响或改变文学发展的整个走向与走势,从而使前面的文学形态处于危机之中,甚至引起前面文学形态的生存危机。
    基于上面论述,以及艺术与文学发展的史实,不难发现,如果从艺术学科与文学的学科根源角度出发,真正对文学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大致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个因素是文学的心理因素,这一点出自于艺术学科的个体因素的演绎,是所有艺术都必然涉及的方面;第二个因素是社会因素,其内涵丰富,因此对文学的影响也就显得异常复杂,它同样是所有艺术种类都必须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第三个因素是文学的审美形式因素,其包括了文体转变以及文学形象的创造,尤其是前者,对文学审美形式的取向显得更加直接;第四个因素则是文学媒介的因素。很显然,这四个因素都不是以单一的状态出现,而是相互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影响。这四个因素并不是在文学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而是在艺术和文学形成之初就形成了,它们才是影响文学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因素,其中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前面的文学形态产生影响,甚至形成所谓的文学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艺术学科与文学发展意义上来看,所谓的文学危机其实是文学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常态。
    三、文学危机:艺术媒介的根源
    在所谓文学危机的四种构成因素中,文学媒介的因素值得人们进一步关注,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这种危机人们正在经历,二是这种危机不经常产生,但其一旦产生就会对文学的存在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这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就形成的一个观念。这个观念确立了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必然依靠语言才得以存在。因此,语言的因素从本质上讲也是文学的因素,是文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文学构成的最为基本的方面。语言的产生很显然有其不同于其它艺术类别的特点,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中所包含的激情。卢梭指出:“需要造就了第一句手语,激情逼出了第一句言语。”⑥在这句朴素的语言中,包含着人们对于艺术媒介深刻的体认。手语就是人的形体样式,固定的手语形式其实就是广义上的图像表述方式。因为在手语里,并不是每一个动作都具有意义的,起作用并传达意义的都是较为固定的那几个样式。手语出自于人们的需要,其目的主要在于说明或陈述,显而易见,复杂的意义并不能很好地通过手语来实现,尤其是心理与情感方面的内容,很难通过手语来进行表达。而言语的出现,则是人们心理、情感或精神上的需要。“语言起源于何处?精神的需要,亦即激情。激情促使人们联合,生存之必然性迫使人们彼此逃避。逼迫着人类说出第一个词的不是饥渴,而是爱、憎、怜悯、愤怒。”⑦因此,语言的本性里就带着表现的成分,尤其是与人的心理、精神、情感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与手语等图像表述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基于文学与语言之间的特殊紧密的关系,以及语言产生之初就具备的重于表现的特点,即“言语的最初发明应归功于激情而不是需要”⑧,从而使语言在表现方面占据优势位置,任何用语言来实现表现以外的功能的做法都必须注意到这一事实。对语言功能认识的变化都会对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必然使人们对于某一时期文学所产生的变化产生疑问,从而使以前的文学置于所谓的危机之中。
    依据布留尔的分析,人们不难发现,在口述文学时代,文学没有固定的物质载体,而都靠口述的代代相传与创造,这是与原始人的思维相一致的。布留尔认为,原始人的思维与智力活动的可分析性很小,因此他们不可能对客体的映象与自己的心象进行脱离于他们自身情感、情绪的分析。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在意识中所呈现出的是“集体表象”。“神话与童话”就是他们“世代相传的集体表象”⑨。不难发现,在他们那里,文学既是个体的,同时也是集体的。换言之,在只以语音而无其它固定物质为文学媒介的时代,个体性与集体性是融为一体的,文学的创作与传播既是个体的,同时也是一种集体行为。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可能无法指出这种集体的创作是出于原始人思维的不可分析性,还是出于语音载体的流动性,抑或是两者的综合效应。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口述文学是与人们主要使用的语音媒介密切联系的。
    本文第一部分曾经指出口述文学被物质媒介传播后文学本身所发生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的文学就完全消失了,它们当中部分重要的内容得以流传。不过,如果单纯从媒介的角度来看,最初文学的表述也许应该不只是口述的,而是口述与图像以及其它的方式的混合表述。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情况得到十分明确的表现。
    可以想象,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或者在文字产生之初,还有众多的文学是以图像的方式得以表述的。只不过脱离了当时的语境,现在人们并不一定就能知道其本意了,现存的许多岩画,也许就是古代文学的表述样式之一。文字的发展印证了人们是如何从图像表述进入到文字的表述,进而使口述文学走向末路。象形文字最初就是图像,但经过不断的发展、抽象,现在绝大多数已经不能看出原始的样子了。作为图像文字的代表,象形文字可以让人们从图像进入到意义的世界,而经过发展的现代文字则大多数看不出文字的图像了。这些经过发展了的文字因其对意义具有固定的作用,有利于意义的传播,从而逐渐取代了十分依赖语境的口头表述与图像表述。传统口述文学以及图像表述文学必然陷于危机之中,并在最终完成了其人类历史使命后基本上寿终正寝。
    文字的出现对口述文学的冲击是彻底的。这是因为,文字必然要求物质载体,人们开始利用文字这样一种书面语言进行表述。但这并不意味着书面语言就可以顺利统治一切,因为语言的载体同样也经历了众多的变化。但是载体要么容易变质,要么太贵,并不十分适合对文学的保存。只有到了纸的出现,这种情况才最终得到解决。如果说口述文学时代是集体进行创作的,所体现的是集体与社会的属性,那么到了书面语言时代,文学开始真正具有个人的属性。纸的广泛运用,使书面语文学得到繁荣与发展。
    语言本身形态的发展对文学发展的作用也不可忽视。20世纪初,文学就经历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文学经典作品都是由文言文写作而成。但是在20世纪之初,由于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需要,文言文最终被弃用,以文言文为主的文学随之面临着灭顶之灾,从而导致文学创作方式与方法的大变革,现代白话文开始一统天下。白话文运动实质上是通过创造新的话语来创造新的文学生态,如鲁迅就认为:“现在的文学家,哲学家,政论家,以及一切普通人,要想表现现在的中国社会已有的新的关系,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就差不多人人都要做‘仓颉’。这就是说,要天天创造新的字眼,新的句法,实际生活的要求就是这样。”⑩
    除了上述语言的表现本性的规定、口述语言的式微、文言文写作的中止所显示的文学因为语言本身的因素而面临的挑战外,20世纪末信息技术发展所形成的图像传播方式也给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信息技术与图像表述的发展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写作方式、阅读方式,改变了作家与作者之间信息传递的传统方式,而且图像表述的兴起使人们对传统文学的表述方式产生了焦虑与担忧,对传统文学表述方式形成了挑战。这种焦虑、挑战同样是艺术媒介的转变所形成的,并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状况将一直存在。
    结论
    如果把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文学危机置于文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当前文学所面临的文学危机只不过是文学常态危机的一种表现。文学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文学的个体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审美形式因素以及文学媒介因素从艺术学科和文学本性两个方面决定了文学在其发展中必然要面临诸多的挑战与困难。当代文学所面临的人文精神困惑、经济社会思潮、异种文化、新媒介的影响,都可以从上述因素的变化中找到缘由。从艺术学科与文学的发展来看,当代文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其中当然包含着“危”,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更是新的形态文学发展的“机”。情况正如希利斯·米勒所说,文学是普世的,它能经受一切历史与技术变革。
    注释:
    ①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②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亡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③④⑤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页,第175页,第176页。
    ⑥⑦⑧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第15页,第14页。
    ⑨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页。
    ⑩鲁迅:《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58页。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