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名家与书 >

张抗抗:文学,新世纪的“互动”新空间(3)


    作品与批评界的互动——这其实是“互动”最核心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界对那些有创意的新作品,往往反应迟缓犹疑不决。它排斥、鄙视读者的趣味,漠视市场的动态。因而学界的褒贬常常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引发读者对批评的“反动”、对学者的反批评。一旦进入到这个层面,“互动”才有深度的震撼。
    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译成各种外文,开始向世界各地移动,进入国际图书市场。
    因此,新世纪文学与社会的互动之新,具有以下特征:由纸面的显性反应,转为网络的匿名交流和隐性反馈;由习惯性的集体思维和集体意志,变为个体的、深层的思考独立;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与个人,选择各自钟情的文学作品,各行其是,各有各的互动对象与互动方式;作家由高高在上的“导师”,变为平起平坐的“同学”,读写关系变得平等。
    在今天这个时代,若是偶有一部作品,受到了中国各阶层读者的强烈关注,多半是因为作品切中了当下中国现实的“命脉”,它表现个人尊严、价值、权利、梦想、创造力、爱与责任……
    然而,在这个通讯与交流越来越便捷的信息时代,我却时常感到迷茫和无奈。有人说,当下的文学现状是:“有文学没社会,有社会不文学”——意即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与社会影响力不可兼得。那么,“互动”在当下究竟还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那些引起强烈社会共鸣的作品,是否必然以损伤文学品质为代价?我们究竟如何选择个人的文学理想?尽管如今我早已跨越了热衷于“互动”的年龄段,折返到超然物外、听其自然的状态。然而,一个写作者,是否真能对读者的“不动”无动于衷?面对这个天灾频发、人祸潜行的时代,我们是否真能沉醉于编织美妙的文学词句,而对复杂的社会转型“我心岿然不动”?这也许是今天的中外写作者所共同面临的尴尬境遇。
    在这个意义上,我愿意呼应哈金的理念:一个写作者,若是能够获得更多的“理想读者”,那是我们的福分。
    其实,在东西方的历史和版图上,文学从未有过固定的领地。在不断漂移和重组的大陆板块挤压下,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块栖息地——它藏身于人的心灵深处,仅占据一个很小的角落。问题在于,我们这些写作者,还有没有为他者“动心”、“动情”的动力和能力。
    (作者张抗抗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