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与“沉浸”: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复合审美经验(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20 未知 陆晓芳 参加讨论
引用作品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旭光 吴言动:《关于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问题的思考》,《当代电影》11(2012):98—101。 胡智锋 雷盛廷:《技术驱动下的审美、媒介、接受——对8K超高清电视的观察与思考》,《编辑之友》4(2020):53—59。 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贾磊磊:《重构中国主流电影的经典模式与价值体系》,《当代电影》1(2008):21—25。 居伊·德波:《奇观社会》,《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78页。 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920—1989)(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马宁:《新主流电影:对国产电影的一个建议》,《当代电影》4(1999):4—16。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孙道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饶曙光:《构建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甘肃日报》2019年10月23日第10版。 ——:《<我和我的祖国>:全民记忆、共同体美学和献礼片的3.0时代》,《中国电影报》2019年10月23日第2版。 单小曦:《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邵瑜莲:《国产主流电影:一个原则,三个问题》,《电影艺术》2(2008):52—55。 田亦洲石小溪:《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影美学观念之重思》,《当代电影》1(2015):8—12。 王乃华:《新主流电影:缝合机制与意识言说》,《当代电影》6(2007):138—39。 王传领:《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王志敏:《电影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斌宁:《类型意识、视觉系与工业标准:青年导演乌尔善的电影三棱镜》,《浙江传媒学院学报》5(2013):83—88。 张玉能 张弓:《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欣赏——深层审美心理与“视界融合”》,《文艺理论研究》3(2013):55—63。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严家炎:文学研究应有历史责任感
- 下一篇:苇航:钱锺书修订半世纪的《中国诗与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