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以“小我”之眼观察“世界”


    ■主持人的话
    小我与大我,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个人化叙事和宏大叙事。批评家的建构和解构都没问题,问题是,对于真正的写作来说,行动才是最重要的,“非虚构”的一个要义其实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特约主持人 杨庆祥
    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重新思考。“真实”是纪实类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因而非虚构写作并非新的写作潮流,更不是新的文学思潮,而是陈年老酒的重新包装上市。
    非虚构写作既要避免宏大叙事的“假大空”,又要避免个人化、私密化叙事造成的格局小、境界低、蕴涵浅等弊病,协调好“非虚构”与“写作”、“真实性”与“文学品质”之间的关系,对个人话语与公共话语进行重新调解,这或许是“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被提出的内在意义。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似乎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上一道景观,吸引了不少眼球。然而事实上,“非虚构写作”并非新的写作思潮、文学思潮,而是早已有之。1965年杜鲁门·卡波特在其小说《在冷血中》(即今译《冷血》)便提出“非虚构小说”一词,称“非虚构写作”是“在新闻事件(人物)的基础上重新(部分)虚构的文艺作品”。在国内,有论者将冰心1919年创作并标注“实事小说”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1926年谢冰莹作为北伐女兵写的《从军日记》、新时期张辛欣和桑晔合著的《北京人:一百个普通中国人的自叙》等作为非虚构小说的前身。文学史上的报告文学、新闻等纪实文学、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写作等亦被一些论者招入“非虚构写作”麾下。一直以来,“非虚构写作”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或定义,这或许是造成“非虚构写作”界限模糊、学界各执一说的内在原因。
    《人民文学》在开设“非虚构写作”专栏时对其与别的文体进行了区分:“它肯定不等于一般所说的‘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所写的那种非虚构小说”、“深入翔实、具有鲜明个人观点和情感的社会调查”“大概都是‘非虚构’”,并以“宗旨”的方式对之进行了界定:“以‘吾土吾民’的情怀,以各种非虚构的体裁和方式,深度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表现中国人在此时代丰富多样的经验。”可见在国内,非虚构写作的内涵与外延均已扩大,而关键词是“吾土吾民”的情怀、“非虚构的体裁和方式”、“深度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与各种经验、要求“作者对真实的忠诚”和“较高的文学品质”。由此可见,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重新思考。而“真实”是纪实类文学创作对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因而非虚构写作并非一个新的写作潮流,更不是新的文学思潮,而是陈年老酒的重新包装上市。 (责任编辑:admin)